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2018-03-23 02:10郝立新
党建 2018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

郝立新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提升党员的政治文化素养,强壮我们党的肌体,增强执政能力。

要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列宁曾在强调文化建设之于执政党建设的紧迫性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政治权力是完全够了。……主要经济力量操在我们手里。……究竟缺少什么呢?缺什么是很清楚的: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虽然列宁当时强调的是急需用科学文化来武装党员头脑,提高经济建设的本领,但是他对党内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至今仍有启发意义。如今,有着近97年建党历史和近70年执政历史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种种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不仅继续需要提升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迫切需要提升党员的政治文化素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薄弱,一些消极或不健康的文化侵蚀了党的肌体,一些党员的政治素质、理想信念、理论思维、文化修养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弱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

要正确理解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它既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也规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基因和滋养土壤,党内政治文化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革命文化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密码。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党起始,但其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党内政治文化具有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凝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性,秉持了敢于斗争、勇于变革的革命性,蕴含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顾名思义,政治文化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它的政治性,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体现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政治要求;另一个是它的文化性,它具有文化的一般特点或共性。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大众性、生活性、亲和性,以及教化功能、傳承功能等。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带有政治取向的价值观。

要牢牢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其一,加强文化自信的教育,培育广大党员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政治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其二,加强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系统而深入的教育,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水平,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其三,加强革命文化的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把革命精神同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起来,把革命精神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其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及传统美德进行深入梳理、研学和继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其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进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党员确立正确的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最后,要积极探索进行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努力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接地气、见成效,深入细致,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的出行革命
党员标准是什么?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