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技术

2018-03-23 10:55李爱玲张永花吴愉敬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荒山植树造林

李爱玲 张永花 吴愉敬

摘要 荒山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莒南县环保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荒山造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绿化面积、减缓水土流失,而且对莒南县林业发展具有深远的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荒山造林技术,包括土地整理、树种选择、造林前准备工作、造林时间、植树造林方法、造林技术、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莒南县荒山造林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荒山;植树造林;合理栽种;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131-02

与普通植树造林相比,荒山植树造林会面临更多困难。这是因为荒山长期荒芜,土质、水源条件较差,存在土壤肥力不足、水分缺乏等生态环境资源紧缺问题。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荒山造林效果,应因地制宜,并配合使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技术,以实现良好的效益。

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荒山造林前的基础,也是一道关键步骤。通过土地整理工序,能够有效将杂草、灌木以及其他杂物等及时清除,在改善立地条件、土壤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改良土壤通透性,在调节土壤温度、水土保持方面具有积极效果,在后期造林施工、保证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清理区域面积的不同,土地整理可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类。另外,根据清理手段的不同,可将清理分为化学药剂清理、火烧清理以及割除清理[1-2]。

全面整地与局部整地是整地细分的2种方式。其中,全面整地即全部土壤翻垦,多适用于平坦地块,而带状地块、块状地块则更适宜采用局部整地方式进行。对于带状整地来说,一般采用蚕蛹水平阶、水平带状、水平沟等方法进行,而块状整地包括鱼鳞坑、穴状、块状等方法。

2 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关系造林的成败,尤其对于荒山来说,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应更严格,因为并不是所有树种都能够适应荒山的恶劣环境,在进行荒山造林前必须对当地环境进行认真的调研和考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所选树种的生物特性一定要能适应当地荒山的地理与环境条件,可以大面积栽种同时成活率较高。另外,在选用树种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劳动力情况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着适地适树和优先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进行荒山绿化树种的选择。苗木一律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高、径高比例适当、根系完整的Ⅰ级容器苗或苗木。一般选择一至二年生苗,黑松、侧柏最好使用容器苗,高度为50 cm、地径在0.5 cm以上;刺槐采用截干造林,干高为1.5 m、地径在2.5 cm以上;核桃苗高0.8 m、地径0.8 cm以上[3-4]。

3 造林前准备工作

荒山的树木品种确定以后,就要设计林区的造林密度以及树木品种配置、混交的植树方案。不同树种对生长的密度要求也不同,而且采用混交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快速形成,同时也不会使林区树种太过单调,有助于提高造林质量。

山坡中上部或条件差的山脊,可以选择对水分要求不太高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的黑松、侧柏,同时密度不宜过大。采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为3 330~4 995株/hm2。

土壤条件较好的水平阶及梯田可以成片栽植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核桃,密度一般为840株/hm2,以期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

在荒山造林活动中,通过树种混交方式进行造林通常能够取得较好的造林效果。

4 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需根据荒地条件而定。通常情况下,造林时间宜选在雨季,一般选在雨季后下过一两场透犁雨,且后续为连阴天时最佳,此时雨水充沛,有利于提高林木成活率。此外,在春季和冬季也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造林。禁止在无雨或雨水不足时造林,具体应当严格遵循“三不栽”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尽量选用植株健壮的苗木栽植,且在栽植时要在根部蘸泥浆,以提升苗木成活率。

5 植树造林方法

莒县地区通常采用植苗造林法(又称植树造林法),即造林材料为根系完整的苗木。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苗木适应能力强,苗木成活率高,能在环境恶劣的荒山条件下进行,受树种和立地条件的约束较低,是一种广泛适用的造林方法。

播种苗通常采用移植苗、营养繁殖苗或者原生苗,也可利用野生苗。如采用容器苗造林时,苗木本身的水分保持情况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关键。为此,在造林时应当做好保水工作,从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再到运输、假植、造林以及定植各个环节过程中确保苗木不过多失水,且做到随起随栽,尽量减少水分流失。

6 造林技术

6.1 容器苗造林

首先,起苗时要将容器袋周围的土挖掉,拔苗时动作要轻,以免根部受损;其次,栽植深度应合理,培土深度以高出容器袋2~3 cm为宜,不要裸露营养袋[5];再次,栽植时要将营养袋的底部撕破,以便根部舒张;最后,苗木运输时动作要轻,以免散坨。

6.2 裸根苗造林

首先,起苗关要把好,在起苗的前1 d圃地灌水;其次,确保根系完整,用铁锹深挖起苗;再次,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去除弱苗、病苗;最后,减少水分流失,随起随运,及时栽植,必要时加盖湿布。

6.3 栽植要点

苗木栽植时,保持水分最关键。因此,应当将苗木放在框内,并加盖湿布,随拿随栽。栽植时,确保根系均匀舒展,杜绝根部上翘、外露、窝根,分层覆土,确保根系周围的土壤肥力较好,覆土后踏实,一方面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另一方面利于根系水分保持。

7 造林后抚育管理

在种植树木完成以后,要对林区进行抚育管理。由于荒山荒地长期来无人经营管理,可能会出现杂草丛生、土壤水肥不够、新栽种的苗木倾斜现象等多种不适合苗木生长的情况,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抚育管理,以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荒山荒地的造林质量。

7.1 松土除草,加强施肥管理

适时松土有利于土壤保墒,尤其在雨季造林时松土尤为关键,可在松土的同时配合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生长。

7.2 穴面覆盖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在造林后穴面覆盖1层虚土,其上盖上碎草或树枝。这样不仅能够保湿,还能够有效保墒,对苗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7.3 浇水整穴

苗木栽植后应尽可能在2~3 d内浇水1次,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雨季造林要及时查苗看穴。如果苗木被冲压,则应该及时扒出并扶正;对被大雨冲毁的穴面,则要及时修筑好。

7.4 扒土扶苗

冬季造林时,对经过培土的苗木,到第2年春季清明天气转暖后,即确定没有寒流入侵时,一定要把土堆扒开,扶正苗木,整好穴面。

8 结语

荒山造林改造在改善莒南县生态环境、发展林业建设、提高经济收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因而进行造林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造林质量。

9 参考文献

[1] 徐锟.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17,33(17):143-144.

[2] 杨凌云.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21):65.

[3] 胡迪.浅谈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7(7):38-39.

[4] 关腊燕.荒山造林抗旱技术要点[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4):55-57.

[5] 吴晓荣.新绛县荒山造林技术措施[J].山西林业,2010(1):26-27.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荒山植树造林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植树造林作贡献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郴州市开展植树造林“百日攻坚”行动
小猴栽树
春天到了,植树去!
群英会战城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