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对策

2018-03-24 11:57马心强
山东水利 2018年3期
关键词:聊城市内涝排水管

马心强

(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是鲁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面积80km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其中穿越城区的古运河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运河以西为古城区部分,四面湖水环绕,地势以光岳楼为最高点,周围较为平坦;运河以东除闸口东西一带地势较高外,南部和北部地势较为平坦,总体趋势南高北低。城区排水管网203km,检查井、雨水井6399套;防汛沟渠19km;城外主要排洪河道有周公河、徒骇河;主要防洪出水口11个,防汛闸门11座。排水主要依赖新水河、青年渠、青周渠、聊临沟、聊堂沟、聊张沟、皋东涵汇入徒骇河、周公河。

1 城市内涝的危害

近年来聊城市城区极端天气频发,强降雨事件多次发生,1985年7月23日晚8点至24日零点,4h内降特大暴雨322.3mm时间之短、雨量之大在聊城市历年来水文记载上是空前的;2010年城区汛期总降雨量701.9mm,30年不遇罕见暴雨1次,一次性集中降雨量达236.7mm;2013年城区汛期总降雨量630.5mm,7月26日、8月13日相继发生60年一遇特大暴雨2次,一次性最大降雨量259.5mm。每次暴雨都造成城区大面积严重积水,有不少地方水深达1.0m以上,特别是利民路、聊城剧院、百货大楼一带积水尤其严重,排涝时间长达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和交通安全。

2 城市内涝的成因

2.1 自然因素极易导致城市内涝

聊城地处北纬 35°47'--37°03′,东经 115°16′-116°3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为578.4mm,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夏季降水最多,为371.8mm,占全年降水量的64.3%,且夏季时常遭遇强降雨的袭击,短时内大量降雨易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此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形成,改变了城市降雨中心的分布和强度,使得城市容易成为区域的暴雨中心,出现高强度暴雨的可能性加大。

2.2 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较低

聊城市城区管网多是建于20世纪六七年代,设计重现期较低,多为1年一遇、0.5年一遇甚至0.33年一遇,质量差,老化失修严重,况且排水管网多为雨污混流,管径偏小,汇水面积大,建设规模明显滞后,降雨后管线排水能力迅速饱和,排水能力不足。同时个别部位管道设置不当,存在“瓶颈“、“卡脖”现象,不适应近年来大汛内涝的形势。如对排水管网进行高标准改造,需在建成区开挖路面,工程量及耗资较大,改造较为困难。

2.3 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聊城市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大批地面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硬化地区面积大量增加,但是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却与其发展严重脱节。城市建设档次提高了,而排水设施还依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标准和做法;有的城市道路建成了,而排水设施还未配套。排水系统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不匹配城市建设水平。同时,城市扩张与建设导致一些河道、湖泊等天然水体被人工填埋,改为建设用地,使得城市不透水下垫面增加,产、汇流速度加快,加上城市的调蓄能力降低,更容易导致城市内涝灾害。

2.4 河道排水不畅,雨水调蓄能力小

聊城城区排水主要依靠聊张沟、新水河、青周渠等8条主要排洪沟渠及暗涵,西部、北部管网内的水汇入周公河,南部、东部管网内的水汇入徒骇河。然而,目前城区西部周公河因南水北调工程被征用成为了专用河道,造成了城区西部排水困难。城区东部徒骇河作为景观河道进行改造后,河道水位对管道排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城市防汛排涝设施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维护,排水管网堵塞、破损、积淤严重,排水泵站设备陈旧、效率低下、运行不稳定,极大削弱了排涝设施原有的功能。

3 解决对策

3.1 加强城市的预案体系及防汛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城市防汛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城市各级防汛领导体系,全面落实好交通、水利、气象、市政等部门的防汛责任,明确目标与要求,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在恶劣天气时,做到事前预排、事中保障运行、事后应急处置,做好防汛排涝的综合调度。组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汛应急队伍,在闸门及出水口重要位置设置值守点,实行24h值守。同时,不断强化预案的实战演习,提高战时作战能力,确保城区排涝安全。

3.2 加强排水管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大力开展排水管网的疏通工程,汛前对城区排水管网、检查井、雨水井进行全面疏通、掏挖,对排水泵站、闸门进行运行保养,特别是对城区地势低洼地段、易堵塞地段实施重点掏挖、循环掏挖模式,确保汛期排水管网排水畅通。加大市政设施的监察力度,坚决打击偷盗和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杜绝乱接头、乱倒垃圾的不良现象,严禁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不按规定设置排水沉淀井,避免排水管网遭受堵塞。同时,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大家共同维护城市防汛设施。

3.3 实施雨水管网改造与建设工程

组织防汛专家对城区防汛设施进行现场勘查、研究论证,针对防汛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改造。一是对城区青年渠、新水河等出水口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治理;二是对城区排水管网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并改造一批小管径排水管道;三是在城区10个出水口建设大排量的强排泵站,特别是在青年渠、新水河、聊临沟3个出水口处应尽快规划建设;四是在城区东部、西部各建设一道防汛排涝专用排洪沟渠用于城区防涝泄洪。另外,根据城区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防洪排水工程,努力做到新城建到哪里,排水工程就修到哪里,确保新城建设的需要。

3.4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

目前,《聊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已正式发布,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达到弹性应对洪涝灾害的目的。一是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二是实施一批海绵型绿地与公园工程,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三是实施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工程,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四是加强河道系统整治,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3.5 建立城市排水系统GIS数据库

聊城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不一、结构复杂,还存在老城区和城中村现象,这些区域排水管网错综复杂,排水管网数据不易被完全掌握,在发生内涝灾害时无法找到症结根源。建立详细的排水管网数据库并实时监控成为当务之急。GIS系统与分布在管内内部的传感系统结合,当暴雨发生时,实时监测排水管网的水压异常并报警,为排除隐患提供宝贵的时间,从而避免水涝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猜你喜欢
聊城市内涝排水管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管材应用分析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构建城市水文监测系统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探索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路径分析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