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2018-03-24 11:57朱昌举
山东水利 2018年3期
关键词:投资方基准建设项目

朱昌举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是投资方根据其投资建设意图,委托相关单位调查、编写项目建议书,并进行经济、技术等可行性论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阶段,是论证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技术上能否实现的关键阶段。目前,很多投资方在此阶段倾向性太强,甚至影响委托单位的论证,所得出的结论也缺乏客观性、真实性,从而造成相关成本大幅增加,项目投资失误,为实现论证的客观、真实,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预期收益的目标,应理解项目决策阶段包括的主要内容:确定项目实施的组织和落实建设地点;确定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确定和落实建设项目的资金;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确定建设项目预期的财务收益。

1 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项目实施组织一般为从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中抽调人员组建项目法人,进行项目的实施,建设地点在项目申报前,已经确定。而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的投资方欲投资某项目,需首先考虑建设地点,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位置,建设用地费用差别巨大,根据投资产业的需要及当地政府建设规划,选择合理的建设地点,既保证生产、销售的需要,又能展现公司品牌,取得预期的收益。

项目实施的组织一般由投资人组建,但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情况、文化习俗、社会环境等因素,适当吸纳当地具有相似投资意向的企业或个人以出资等方式进入项目实施的组织,为项目将来的运行及地方关系的协调起到积极的作用。此时,投资人要注意把握占股比例及各方出资形式,确保项目实施运行的控制权。

2 确定项目资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全部由当地政府出资的公益项目投资,以其发挥好的社会效益程度对其各组成因素进行成本控制,属于相关主管部门内部资金成本控制范畴。若地方政府以一定的出资比例参股,如PPP模式或以现有项目固定资产入股的模式,或者全部由投资人出资的模式,则确定和落实建设项目资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当地政府以参股形式投资的项目,此阶段的关注点为合作方的经济实力、社会信誉、财务状况以及以往相似项目的投资运行情况的比对分析,防止出现烂尾工程、套资现象或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情况。

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的投资方,则应依据拟建项目的出资模式,在不同股份占比的目标下,对银行利率、行业基准收益率、影子价格等经济指标和经济风险等参数,进行项目测算,确定合适的占股比例或出资形式,并以此作为谈判的依据,这一系列实施的过程即为本阶段的成本控制过程。

3 确定三大目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3.1 投资目标的成本控制

根据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及现有类似项目的投资规模,确定合理的投资目标,此时的投资估算应充分考虑拟建项目包含的建筑物及其功能、建筑物单体结构及数量、采用的工艺及其设备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成本控制。

3.2 进度目标的成本控制

根据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当地地理位置、作息时间、材料及设备运输条件、产品销售的季节性等情况,与委托的咨询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合理的项目实施期。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进度目标,控制项目成本,而且有利于项目的及时运营,加速资金的回笼。

3.3 质量目标的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质量目标的成本控制,即为合理确定工程质量标准。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质量要求或招标文件、拟建项目的类型及影响范围、当地地形地质条件、项目运行年限、地震基本烈度等情况,确定拟建项目的合理质量标准,如水利项目中的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及主要单位工程须达到优良及以上等级,一般临时性工程达到合格等级即可。这样确定质量目标,既可满足项目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又可减少投资,节约成本。

4 确定预期财务收益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欲确立建设项目预期的财务收益,需首先确定合理的基准收益率,再按照确定的基准收益率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估算本项目的财务收益(即财务净现值),所以在确定建设项目预期财务收益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测定合理、合适的基准收益率。基准收益率是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技术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技术方案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和技术方案比选的主要依据,其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由于各行业间的不同,各项目的基本收益率也不一致,在测定适合的基准收益率时,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在政府投资项目及按政府要求进行财务评价的建设项目中采用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应按政府的政策导向进行确定。

2)在企业各类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中参考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应在分析一定时期内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源供给、市场需求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方案目标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行业资本构成情况等因素综合测定。

3)投资方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技术方案的特点与风险、资金成本、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等因素综合测定。其中,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依据上述原则确定合适的基准收益率,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项目盈利能力的敏感性因素,再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确定项目预期的财务收益,这个过程就是确定建设项目预期财务收益中成本控制的过程。

5 结语

长期以来,投资方和委托咨询方,把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焦点放在项目实施阶段,而忽略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项目决策阶段确立的项目目标,是项目后续工作的纲领指标,先期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使投资方加深对项目的理解和增强对项目的把控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到更准确的测定建设项目预期的财务收益评价,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失误。

[1] 丁士昭,逄宗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丁士昭.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投资方基准建设项目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下期要目
论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海底铁路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浅析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范围的确定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滑落还是攀爬
关于新修订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