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教学之中日比较

2018-03-24 01:21沈红娟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服装教学

沈红娟

摘 要 服装高职教育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服装与服饰的审美造型设计能力,具有根据款式造型进行服装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具有服装工艺设计与实践、编写服装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与指导的能力。

【关键词】服装;教学;中日比较

日本在服装专业教学上,经多年的探索与实验,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管理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服装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因此,如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思想,

1 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在日本称为《服装构成论》,是介于服装款式设计与工艺之间,通过对款式的理解,通过对面料的选择和其性能的把握,完美地表现出款式的设计意图,并为工艺制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 课程设置方面

2.1 人体测量等基础课程对结构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在日本的文化学院,有一个专门进行人体测量的实训室,有骨骼肌肉模型、二元次测量(二维)、三元次(三维)测量,整个实验贯穿大学所以年级课程。大一学生通过对人体模型的熟悉,互相测量人体数据,对人体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照片测绘能够了解人体的轮廓线条,通过二维测量了解人体的各个倾角的数据,通过三元次测量了解人体的各个横截面的形态,从而对人体的曲线和形状有了充分的理解,为做好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表面石膏采收法,通过制作模特的体表石膏模型,用剪成细条状的和纸贴付与内表面,干燥后取出来得到体表模型,通过凸点剪开得到体表的平面图,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原始,但对省道的理解意义非同寻常,能给与初学者非常直观的理解,掌握人体的基本特征,利用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

2.2 立体裁剪课程和平面结构设计课程并驾齐驱

日本的立体裁剪课程内容和平面结构设计课程想通,比如杉野的大一,上衣原型的立裁课程先于平面结构课程,通过立裁得到平面样板,然后和用原型法得到的平面样板进行比较,用立裁来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后面的外套设计等课程也是如此,对立裁后平面纸样的制作非常重视。国内很多院校的立裁課程对礼服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基本产品的立裁比较忽视,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关联度,立裁做完白坯布造型就结束了,完全失去了立体裁剪的意义。

2.3 充分注重学科之间的贯通

日本的课程设置中形成多层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如服装设计的造型、材料、色彩、剪裁及缝制工艺各个环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关系。首先通过对面料的性能测试和塑性特征的实验,对面料和结构的关系有了正确的理解。要兼顾设计与结构、结构与工艺的相互关系,设计效果图经过面料选择、结构设计、工业制版、工艺设计制作,造型评价与修正,完成服装成品。注意上下课程的知识衔接与回顾,把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相关课程之间要衔接有序,各个课程的能力培养也呈递进关系,步步深入。

3 教学理念上

3.1 以人体为主体进行结构设计

在日本进行结构设计和立体裁剪时,老师给出的只是人体数据,成衣数据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通过对款式的理解和面料的因素,自行设计规格,以款式造型的符合度为基本要素。特别是立体裁剪,以前在国内学习服装立体裁剪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这里放多少松量,那里放多少松量。过去日本的时候也会问老师,老师的回答是看造型的感觉,不要拘泥于数据。最后评价样板的好坏看造型的结果,给什么号型的人体穿着就可以,而不会去看成衣的数据。

3.2 对服装的运动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官能测试

日本的服装教学非常重视成衣的舒适度,这点和国内有很大的区别,考虑成衣的运动量、对人体的压迫感等,叫人体官能测试,国内属于人体工学学科。完成成衣后对产品的外观、穿着运动性能、舒适性等有个全面评价,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国内虽然有相关研究,但在工业化成衣生产方面还很少有做这方面研究测试,国内的很多比赛也都停留在把成衣反正人台上,只评判静态效果,所以大家把这种比赛称之为给人台做衣服,松量很小,比如背宽等数据很小,完全是为了造型而忽视了服装的穿着性能。

3.3 注重学生主官能动性的培养

日本的服装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授课注重原理讲解,使学生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原理得以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个性发挥,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款式拓展,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并选择适合的工艺制作方法。在结构教学内容安排上,如外套结构设计的教学,教师对外套原型进行详细讲解,对领袖的变化有了初步训练以后,教师只会对外套的款式类型、面料、等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要求,比如设计上有无领袖、有无夹里等。学生自己设计款式和穿着模特,一般要求给学生本人制作。老师在制作过程中参与讨论和引导,学生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方面

4.1 课堂记录

重视学生课堂情况记录,在日本的课堂上,有一个课堂情况记录本,每天由不同的学生轮流完成,负责记录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评价方式,可以直观地考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也是一份很好的课堂笔记,学生因为很长时间才轮到一次,所以会竭尽所能出色地完成记录任务,如果学生缺勤,只要复印笔记就能大概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笔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2 学生作品发表

日本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作品发表,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进展情况、优缺点等发表出来,和大家讨论,还要负责答疑。不仅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在讲评学生作品时,也可引导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互相交流经验,让学生在短时间的授课中吸取更丰富的知识。

4.3 课程作业展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静态展示或者动态展示,在日本都由学生自发完成整个过程,从活动策划到场地、经费、赞助、嘉宾邀请等,非常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本每个大学都有一个大学祭,相当于一个活动周,学校停课一周举行各类活动,其中各专业的成果展示是个重头戏,通过活动,可以让高中生及家长对该大学的专业情况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同时,企业社会也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学校,参与到活动中。

5 结束语

服装结构教学在服装专业技能培养上占据重要地位,根据行业的发展,借鉴先进经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元化、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猜你喜欢
服装教学
让人心碎的服装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道具服装
设计服装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