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分析

2018-03-24 01:21张燕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摘 要 我国现代化的教育工作,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很多方面都为国家教育产业进步,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未来重点努力对象,必须通过积极手段来完成。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能够促使高职院校的体系更加健全,对于学生的培养,能够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但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因素作用,提升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

1 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在现代化的教育建设工作中,正不断的按照多元化的方法来完成,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化综合国力。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的很多教育内容,都在不断的跟随社会上的发展模式来做出转变,整体上的革新速度、革新效果是比较值得肯定的。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观点,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界内的地位,开始不断的上升,赢得了社会上的认可。第二,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当前的时代已经完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开展信息化建设不仅符合时代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工作,只有在该方面持续性的突破,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第三,高职院校的很多发展手段,需要进行全新的规划,不能出现固步自封的现象。

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培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今后的重点努力方向,同时产生的工作挑战也是比较多的。为了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培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不断的从长远角度来出发。第一,要求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开展信息化的培训工作,应坚持让教师和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亲身体验和学习后,才能在内心产生更多的共鸣,对于日后的综合学习而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整体上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足。第二,信息化建设理念的培育,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前往不同的高职院校去学习和参观。高职院校在落实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贸然的开展,必须拥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逐步的去实现,否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三,信息化建设理念是付诸实践的基石,为了推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冲破传统管理和教学观念的束缚,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学习信息化理念,使每一位领导及老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证教学与管理工作高效率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建设普及的背景下,培养大批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教师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2.2 加强基础建设

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方面都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在基础建设上不断的强化,否则难以对将来的多项挑战积极的应对。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加强基础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基础建设的开展难度并不低,我们要在将来的工作中,按照科学化的手段来应对,最大限度的减少固有工作的不足。第二,在基础信息化设备的搭配和采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来完成。有些高职院校贸然的进行大量的投资采购,可实际上与自身的需求并不相符,以至于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本上偏高,造成的损失和浪费的时间都比较多,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关注。第三,基础建设的强化过程中,一定要对多方面的内容开展有效的完善,尤其是教育的信息化技术、信息化设备,都应该从可持续的角度来采购和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第四,基础建设过程中,应对不同的信息化技术、设备、系统等,开展有效的测试分析,与科技企业相互合作,打造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互符合的内容,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成绩。

2.3 加强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充分推动高职院校的积极进步,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善。第一,要成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该部门的意义在于,将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有效记录,对于不同的工作责任科学的划分,确保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改善、解决,避免对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阶段性的总结和分析,观察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在哪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影响因素,在哪些方面没有办法较好的应对等,要确保阶段性的目标积极实现。第三,管理工作的落实,还必须对信息化技术的体系、制度等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工作的不足,将整体的信息化成就大幅度的提升。

3 总结

本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创造的教育价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日后,应继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坚持健全建设体系,推动高职院校的持续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建设过程中必须运用多元化手段,减少单一工作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波,卜天然.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徐镇辉,郑东生,沈毅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38-40.

[3]刘士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0):18-19.

作者简介

张燕(1972-),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