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美新批评视域解读《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2018-03-24 09:30夏艺
文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反讽悖论张力

内容摘要:《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是马克·吐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呈现的悖论、反讽以及张力等新批评的要素,解读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批判和讽刺社会现实,并揭露人性中虚伪、浮躁、无视真善美、追名逐利的丑恶一面。

关键词:悖论 反讽 张力 虚伪 浮躁 人性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之父”以及美国式幽默的先驱。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他擅长用幽默轻快的笔调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是马克·吐温创作于189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五年之后他将其改编为同名剧本。随后被改编为一个两幕剧在百老汇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小说讲述了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和他的三个朋友发现了一个规律:没有名气的画家只有在死后才会变得出名。因此三个朋友就帮助米勒制造了死亡的假象。米勒“死”后,他越来越出名,他的作品越来越价值不菲,通过出售大量“生前”的作品,他和三个朋友都变成了富翁。但是米勒的富有和名气都是“死后的”,因为他不得不隐姓埋名,乔装成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来生活,度过悲苦、孤独和虚幻的余生。

国外学者对这部短篇小说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对于改编后的剧本《他是死了吗?》的研究,且对这个剧本的评价争议非常大。有的评论家认为相对于小说家而言,这部剧本证明了马克吐温是一个很差劲的戏剧作家。Dawidziak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认为《他是死了吗?》作为一部戏剧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充分证明了马克吐温不具备戏剧作家的才能[1]。当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他是死了吗?》是一部相当成功的闹剧。其中,Fishkin认为这部戏剧中隐藏着许多马克·吐温之前作品的回声,读者通过寻找这些回应可以获得许多欢乐。因此虽然当时出版社反对,在Fishkin的努力下,该戏剧得以最终出版。

国内学者对马克吐温的作品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在研究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的艺术,或是研究他的代表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但对《他是活着还是死了》这部小说的研究还相当少,查询知网等数据库后,本文作者仅搜索到了有限的几篇文章。其中,张艳菊主要探讨了小说中马克·吐温的讽刺艺术[2];张玮珊,李姝指出,通过死來存活下来是小说中的一个悖论[3];郭启琴分析了小说的主题,认为马克·吐温创作了这样一桩轶事是为了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空虚和不公正[4]。

本文力图从英美新批评的视角解读该部小说,通过分析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悖论、反讽以及张力等新批评主义的要素,解读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如何共同服务于一个统一的主题,即批判和讽刺社会现实,揭露人性中虚伪、浮躁、无视真善美、追名逐利的丑恶一面。

一.英美新批评主义

英美新批评主义(the New Criticism)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英国,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进入极盛时期,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取得主导地位。它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西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反对那个时期在学者、批评家、教师中风行的只对作者的传记、文学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学史感兴趣的现象,坚信文学批评正确的关注对象不是一部作品的外在情况、影响或历史地位,而应该仔细考虑作品本身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地位。新批评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寻找文学的本质,“给文学以独立的本体身份”[5],探求文学的文学性。它倡导文学批评应关注的是文学作品本身,是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应该太多关注一个作品的外界因素、社会环境、作者生平、作品的影响或历史地位。

新批评家独特的批评方式是细读法(close reading),即对一部作品中文字和修辞成分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歧义(多种含义)作细致的分析。新批评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都是词汇、意向和象征,无论在什么体裁中,这些语言学要素常常是围绕着某个中心或从人类角度来看具有意义的主题而组织的,用来显示崇高的文学价值,表现出“张力”、“讽刺”和“悖论”,以取得“各种冲动的调和”或“相互排斥力量的均衡”。新批评强调的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整体结构和文字含义的“有机统一性”[6]。新批评“也许会寻找关系中的张力,讽刺和悖论,但他们通常归结为意义的统一和连贯。[7]”

二.小说中的两大悖论

“悖论”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逻辑矛盾、荒诞不经,但最后却能被合情合理解读的陈述[3]。《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中,蕴含着两大悖论。

(一)靠死而生,生不如死

生和死自古就是两大矛盾的元素。在小说中,生和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看似荒谬、不可能的陈述,即:以死获取生存,但最终活着却仿若死了。小说中四个极具天赋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艺术家陷入了绝境:他们收入微薄、债务缠身,四处借钱却四处碰壁,穷得叮当响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一天,四人之中的Carl宣称他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条规律:历史上许多伟大画家的才能和价值只有死后才被世人所承认,而他们的画只有在死后价格才会一路攀升。于是,他提议了一个可以让四个人变富有的计划,即“靠死而生”。

“靠死而生”即为了存活下来避免饿死的命运,其中一人在其他三人的帮助下假装死亡。假装死亡的人在“死”之前的三个月必须倾尽毕生所能大量留下他的真迹,包括画作、草图、草稿、半成品、甚至一些只画了几笔、没有任何意义的碎片,关键要在这些作品上都签上名字,并且每幅画都要包含一些容易辨识的他所特有的痕迹和风格。假装死亡的人以此可以获得显赫名声,而其他三人可以变得富有。通过抽签后,米勒被选中了去“死”。而另外三人则开始带上几幅米勒的画去巴黎还有法国的其他省份大肆宣传,将米勒塑造成一个大师级的、伟大的画家。并且通过媒体把米勒的名声散播到英国、整个欧洲大陆甚至美国,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把他炒作得炙手可热,世界闻名。同时不断向媒体、记者等透露大师级画家米勒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在他们把米勒炒作到一个巅峰的时候,他们突然宣布米勒离世,并自导自演了一个假的葬礼。从此之后,米勒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值钱,如此著名的画家离世了,不会再有新的作品产生了,因此现有的作品更显弥足珍贵、价值暴增。凭借米勒“生前”留下的大量真迹,他们四人都暴富了。因此,“靠死而生”表面听起来荒唐,但他们四个确实做到了,“死”不仅使他们免于穷困饿死,而且让他们过上了富有的生活。并且看似荒唐的陈述确实揭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条真实规律,死后出名并非个例。

(二)以丑示美,善不敌恶

小说中蕴含的另一个悖论,同时也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性中的美有时不可避免地屈服于丑的控制。小说中,四名画家作为美的创作者,却只能通过欺骗的丑恶行径来向世人展示他们所创作出来的美。这就是小说中的另一大悖论:美需要依靠丑来展示,如果不通过欺骗的丑恶行径,米勒很难将他画作的美展示给世人。四名画家在面对两难境地之时:是选择宁愿饿死也要保持艺术家的美好、高傲、正直,还是选择通过丑恶的欺骗行径获取功名利禄,他们最终选择了后者。为了变得富有,变得出名,他们选择了假恶丑放弃了真善美。因此也很好证明了善不敌恶,虽然看似荒谬,但在现实中却真实存在。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人们往往选择弃善从恶。

三.小说中的反讽

“反讽”一词在大多数现代批评的使用中仍保留了希腊喜剧里的原意,即不为欺骗,而是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或艺术效果而掩盖或隐藏话语的真实含义。言语反讽指的是说话人话语的隐含意义和他的表面陈述大相径庭。这类讽刺话语往往表示说话人的某些表面的看法与评价,而实际上在整体话语情境下则说明了一种截然不同,通常是相反的态度与评价[6]。

(一)活着仿若死了

从表面来看,马克·吐温似乎向我们展示米勒逃脱了大多数艺术家的厄运,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变得出名了,但事实上小说揭示了米勒的“生”无异于“死”,小说所隐含的的意义与表面的陈述大相径庭,这是小说中体现的一个反讽。为了变得出名和富有,米勒必须“死亡”,必须从世界上消失,他必须隐姓埋名、掩盖真实身份,变成另外一个人。尽管米勒变得声名显赫,尽管他还活在世上,他却不能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伟大的艺术家米勒。小说中存在着两个米勒:一个是穷困潦倒名不见经传的米勒,他在大画家米勒的葬礼上假装成米勒的远房亲戚在众目睽睽之下抬着自己的棺材;另一个是万众瞩目、大肆炒作而出名的画家米勒,他正躺在棺材里收获着他的虚伪的狂热爱好者们献上的尊敬和祭拜。前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却无人知晓,只能过着仿若死了一样的生活,因为他再也不能做回米勒了;相反,后者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一个名字作为符号象征的著名艺术家,却已经被塑造成为了人们狂热崇拜的偶像,他的画作也随之价值飙涨。所有的名声只属于“米勒”这个名字,却绝不属于真实活着的米勒。真正的米勒再也没有机会被世人所承认,他的才华也无法真正被世人所认识和欣赏。尽管他没有真的死亡,但是从他隐姓埋名从世界消失之时,当他停止作画并且不能承认他自己就是让·弗朗索瓦·米勒之时,当一个热爱画画的人被剥夺了画画的权利、被剥夺了承认他自己应得的名声的权利之时,他的灵魂就已经死亡了,存活的只是一具躯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米勒虽然活着却仿佛死了,因此他也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没能逃脱死后才变得出名的悲惨命运。通过使用这个反讽,马克·吐温揭示米勒仍然没有逃脱那条定律:即伟大的艺术家只有在死后才能被世人所发现和承认,并极大的讽刺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二)漠视艺术,追求财富

小说中,经过短短的6个星期的精心策划和大肆炒作宣传,米勒便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画家摇身一变成为一個受万人崇拜的艺术大家。米勒一夜成名的原因有以下两个,马克吐温也对这两个原因进行了深刻的讽刺。首先,人们,尤其是那些宣称受过良好教育、教养良好的富人们,并不真正懂得欣赏美和艺术,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或是艺术品所能带来的财富。他们对艺术一窍不通,并且还漠视艺术的真正价值。对他们而言,一个艺术家的名气比艺术作品的价值更为重要。其次,正是因为上层阶级的无知和愚昧,导致他们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论所影响。因为他们缺乏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且不想被别人发现他们的无知,因此他们就容易盲目的追随别人树立的艺术价值导向,不管这个导向是对还是错。小说中Carl在宣传米勒的路上首先碰到了一个别墅房东,他在根本不知道米勒是谁的情况下就花大价钱买下了米勒的一副素描,这一段描写充分印证了以上观点。这个房东买米勒的素描不是出于对艺术作品的美和价值的欣赏,而是冲着画家的名声。他当然不知道米勒这个名字,更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位画家。但是Carl把米勒描述成了一个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如此伟大和著名的画家,名声显赫到如果你不知道他就证明你有多么的无知。由于不想被当作一个无知、粗鄙、不懂艺术的人,这个别墅的房东毫不怀疑的相信了米勒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为了挽回颜面,他宣称他当然听说过米勒,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而当听说米勒将不久于人世之时,他毫不犹豫地花重金买了那幅素描。如果那幅画的作者米勒只是作为一个不出名的小画家,他是绝对不会买这幅画的。同样一幅画,当作者被冠予不同的称号后命运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他买这幅画所看重的并不是画的艺术价值,而是画家的名气。他所追求的是财富而非艺术。

(三)对大众传媒的讽刺

小说还极大地讽刺了大众传媒,他们在帮助米勒的快速成名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传媒对人民大众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煽动力。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和传播者,大众传媒理应有责任传播正确的信息,并在道德和价值取向上做出正确的引导。因为人们倾向于相信媒体传递的信息,并容易尊崇媒体传达的价值取向。小说中,包括出版社、通讯记者在内的传媒都没有坚守职业道德和原则,为了追求利益,他们只在乎消息是否有卖点,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以此他们才能获取巨大利益。而诸如米勒他们四人所抛出的某个名人将不久于人世的重磅消息绝对能够大搏眼球,从而为媒体带来丰厚的利润。为了追逐利益,他们不会去追究这条消息是否真实,甚至帮助米勒他们把假的变成真的,人们信以为真并且开始盲目追崇米勒,人们的狂热进而又促使媒体更加卖力的制造和传播假新闻。在媒体和人们的相互作用下,这条消息被炒得越来越火、越来越真实,米勒也就成功地成为一名很早就出名、很早以前就被世人所认可的伟大画家,而非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马克吐温以此讽刺了散失信仰和原则只为追逐经济利益的大众传媒。

四.小说中体现的张力

张力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文学批评中常见的一个描述性和评价性的术语。新批评家用“张力”来概括展现严肃与讽刺均衡的诗歌,或是“一种消除压力的模式”,或互相对抗的趋势的调和,或任何其他对立中的稳定的模式。这是新批评在评价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诗歌的结构时最喜欢采用的一种方式[6]。

小说中生与死、美与丑、名家米勒和真正的米勒这几组相互对立的因素和强烈的对比相互交织,紧紧围绕主人公米勒的故事展开,贯穿他的一生,进而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故事一开始,米勒还是一个年轻而又贫穷的画家。虽然贫穷,他和他的三个伙伴们却活得开心快活,“那股穷劲儿就像那股快活劲儿一样……老是兴致勃勃的,简直就和贫穷开玩笑,不管风霜雨雪,日子老是过得怪有劲的”尽管穷得只能吃萝卜,他们四个人“成了忠实可靠、互相疼爱的朋友,簡直是难分难舍。我们在一起拼命地画呀画的,作品是越堆越多,越堆越多……”。当米勒接受了Carl的建议假装死亡获得名望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折。在他“死”后,他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但他也失去了曾经的开心快活,他孤独的活在世上,悲伤而又忧郁,他“老是显得那么苦闷的样子,无精打采,从不跟谁谈谈话”。一个天才般的画家在他活着的时候不能得到认可、穷困潦倒,唯有放弃真实身份才能免于贫穷和卑微的生活,如此荒唐可笑却又是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同样,在名画家“米勒”和改名换姓的真正的米勒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对比。名画家“米勒”受到世人的狂热追捧,人们都盲目地称赞着他的天赋、才华和伟大。但赞美和名声只属于“米勒”这个名字,而非米勒这个人。没有人真正知道米勒是谁。真米勒与“名”米勒,声望和真正的才华却不能归于同一个人,如此的矛盾与荒谬。生与死、美与丑、名家米勒和真正米勒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并共同烘托了小说主题的陈述:许多伟大艺术家的才华都是直到他们穷困而死之后才被人赏识的,小说中的米勒同样没能逃脱这样的悲剧。

五.结语

通过分析小说中蕴含的生与死、美与丑两大悖论,小说中体现的不惜以死求生、对艺术真正价值的漠视和无知及对大众传媒的讽刺这三组反讽,以及对小说中几组相互对立因素形成的张力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马克吐温如何揭露和讽刺了人性的虚伪和社会的荒唐可笑,人们表面看似追求美和艺术,实则对美一无所知,本质上追求的是财富和声望,因此导致了许多伟大艺术家只有在饿死之后,他们的才华才能被世人所发掘和赏识这样看似可笑实则可悲的社会定律。小说中的米勒同样没能逃脱这样的悲剧,因为他的苟且活着本质上就相当于死了。如果他想出名,他必须得死;如果他想不被饿死并且过上富足的生活,他必须要放下名誉和信仰去做伪装死亡炒作画作这样丑恶的勾当。通过这样看似闹剧的故事,马克吐温揭示了导致米勒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就是唯利是图、盲目追求财富的人们和社会。他们根本不懂欣赏艺术的美和价值,而只在乎艺术作品背后潜藏的经济价值。艺术家和媒体人本应是美和正直的代表,他们却放弃原则和信仰只为追逐更大的利益。当艺术家、媒体、社会大众都被错误的价值观所导向时,艺术绝无生路可言,在盲目追逐财富和利益的价值导向下,艺术将会死亡。

参考文献

[1]Dawidziak, M. Mark My Words: Mark Twain on Writing, New York: Martin's Press, 1996.

[2]张艳菊, Sprightly Humor but Penetrating Introspection: on the Satiric Art of Mark Twains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J] 英语广场, 2012: 20-21.

[3]张玮珊, 李姝, Surviving by Dying: A Paradox of Life On Mark Twains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J], 海外英语[J], 2012(6):210-213.

[4]郭启琴,幽默音符下的一曲悲怆之歌一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他是死了还是活着》的主题[J],青年与社会,2011(11):27-28.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0.

[7]Biddle, A. W. & Toby F. Reading, Writing,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NY: Random House, 1989.

[8]Mark Twin, the Selected Short Stories of Mark Twain [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作者介绍:夏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反讽悖论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方寸之间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