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2018-03-26 05:56
山西建筑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体积工程施工

董 波

(山西运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易受雨、雪等气侯因素与各类地质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系列施工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其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以最大化避免因为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或者现场施工管理不科学,而引起的建筑工程质量不佳或者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问题。

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其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而言,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不科学。当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技术存在缺陷,这样就造成整个施工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技术漏洞,直接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二,工程施工预算不合理。工程施工预算直接决定建筑工程自身的施工成本投入与其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一旦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投入与其前期的施工预算存在较大偏差,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投入将远远不足,最终出现工程烂尾问题。第三,盲目施工问题严重。当前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还未完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为赶工期,经常会盲目开始施工,这样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技术维护不到位,影响其最终的建设质量。而就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方面而言,许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由于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后,再加上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专业性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不科学,经常存在着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劣质施工材料趁机混入施工现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佳,施工安全问题不断等不良施工状况[1]。

2 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

2.1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在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以软土地基施工为例。因为软土地基本身的承载能力有限且可变性较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固,工作人员就需要依据施工地区的具体地质条件,科学的对其进行置换、强夯、化学加固以及换填垫层等针对性处理,以防止地基变形,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2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目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科学地进行电气接地工程设计,在确保能够有效满足电气设备运行需要的前提下,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尤其是在大风、阴雨天,能够有效避免雷劈现象,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2]。

2.3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在进行钢筋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仔细地进行钢筋选材,确保其在材质成分、规格等方面与施工要求相一致。同时在施工开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钢筋进行抽样检验,一旦发现检验结果不达标,工作人员要直接上报,并将已经进场钢筋及时撤回,以防止其被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结构,降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2.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指最小断面不小于1 m的水泥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四点问题。第一,因为大体积混凝结构自身的内外温度差较大,所以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输入,否则将出现表面裂缝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第二,大面积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相关工作人员在确保其各项原材料配比符合相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防止其因为搅拌不合理引起各方面的后续应用问题。第三,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全面分层、段分层浇筑等多种浇筑方式,工作人员要依据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形状、结构特点等,科学选择适宜的浇筑方法。第四,大体积混凝土在完成浇筑环节后,还必须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较为科学的养护。目的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平整,无网状缝隙和裂隙。一般在经过两个星期的科学养护后,当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和周边环境的温度差不大于20 ℃时,即可结止养护[3]。

2.5 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厨房、卫生间与浴室用水重灾区,如果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不高,这些地区在应用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直接降低建筑用户的应用品质。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其防水施工。一方面,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对厨房、卫生间等部位应该进行科学的防水设计,从根本解决其渗水漏水问题。另一方面,在具体的防水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依据不同的防水结构与防水位置,选择合理的防水材料,在经过相应的抽样检测后,再真正投入实践施工。此外,在一些建筑门窗、建筑墙角等易漏水位置,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重点防水施工,以有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

3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制定科学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管机制,优化施工环境

因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建筑机械设备以及不同的建筑施工部门,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完善的监管机制,来有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与有序性,同时只有在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的严格监督和管理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方法才能更符合工程实际状况,作用性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制定的施工现场监管制度一定要全面,能够涵盖建筑施工现场中的方方面面。以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进出为例,在施工现场监管制度中,应该明确指出所有工程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他的安全防护设施。另外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一定要严禁施工垃圾乱放、随意乱拉电源等现象[4]。

3.2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优质的施工质量是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最终质量,所以要想工程质量合格,工作人员必须把好材料质量关。一方面在施工材料的采购方面。施工单位必须聘用那些具有丰富的采购经验,较高的材料质量辨别能力的专业采购人员来选材,同时施工单位也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实力雄厚、有相关资质的优质材料生产商作为长期的合作供应商,以从源头上防止劣质施工材料的出现。另一方面,做好施工材料入场检验工作。一旦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达标的施工材料,立即将其返厂处理。第二,规范施工工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通常较多,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深入分析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施工方案与具体的施工状况选择最佳的施工工艺,通过规范有效的技术确保优质的施工质量。

3.3 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是依据不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表现,给予其相应奖惩。对那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用规范,施工安全意识较强,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要求的施工人员,要积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他们进一步规范施工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在施工过程中无视施工规范要求与管理制度,不注意施工安全的个别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提醒与警告,在多次提醒与警告无效后,工作人员可暂停其工作,令其反省,目的是以儆效尤,督促全体工作人员自觉遵守与配合现场施工管理工作[5]。

4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多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创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监管机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最终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优质。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体积工程施工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