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8-03-26 05:56羿
山西建筑 2018年26期
关键词:演练施工现场监理

刘 羿 甫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1 BIM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BIM技术,全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从技术本质上来看,是一项基于数字化3D技术,在对基础技术不断延伸和拓展的前提下,全面整合建筑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内容,构建出一整套以工程自身为主体的数据模型。BIM技术作为一种数据化工具,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等工作中,以模型中所产生的各项参数为依据,对建筑工程项目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整理,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共享并传输至各个项目策划与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过程,BIM技术的率先应用可归功于CAD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两者的辅助作用,逐渐成为国际化技术标准。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2.1 监理工作不到位

随着时代发展背景和工程项目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要求也逐步严格,从目前来看,国内监理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监理工作尚未达到规范化及标准化,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上升,市场总量在不断扩展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将监理市场推向异常激烈的环境状态中,并赋予其开放性的特征。但部分地区相关机构利用相关规定混淆视听,地区保护意识过重,严重阻碍了监理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平衡性。监理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监理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能力,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部分参与监理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不仅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且不利于整体质量的提升。

2.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所面临的最大鸿沟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执行能力及管理效果,这种管理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施工的实施开展,相关施工单位可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但由于当前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管理人员在数量配置上的标准,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求,管理人员极度匮乏;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人多职”“一人多责”的现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繁琐,错误率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无法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大量安全隐患潜藏于建筑施工阶段,并且由于缺失系统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筑施工执纪、监督、问责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导致其破坏力的逐步扩大。

2.3 安全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

从责任范围划分来看,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项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于一体的建筑安全管理项目,不同施工任务执行阶段所产生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同。通过对常规施工作业观察得知:部分执行单位为履行好安全责任,甚至认为安全责任与最终施工质量无直接关系;各类单位在建筑施工中未能真正捋顺施工经济性、安全性及可靠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一种“重效益,轻管理”的格局;部分单位尽管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安全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走过场,流于表面形式,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一度中止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劳动防护和安全保障措施根本不到位;对于已发生安全事故,未能进行严格彻底的事故责任追究,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建筑施工中的普及程度较低,形同虚设。

3 BIM技术在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与思考

3.1 现场平面管理

现阶段,部分开发建设单位为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实际效应,将基坑边线与红线重叠,这种情况在群体工程建设中尤为常见,实际施工现场在活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限制性,材料加工、运输无场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建设复杂程度,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且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交叉施工现象,工程交叉所引起的安全隐患等级高于普通施工。而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根据现场平面管理过程中所获取的地形、平面尺寸、管道、道路、建筑物、高压线等分布情况进行4D施工模拟,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或者其他冲突现象。

3.2 关于应急预案虚拟演练的思考

BIM技术中的4D虚拟施工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动态模型以施工现场实际施工环境为基准,将施工中的组织部署、匹配施工进度、资源配置等转化为可视化系统在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展示,提高各项目参与虚拟建造的积极性。虚拟施工模型的建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合同方案执行过程中的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规划设计、施工方法、组织部署以及组织方案等,不仅能够以肉眼可见的模拟效果观察工程整个建造过程,并且可提前判断并掌握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优化。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是以往应急预案演练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方式,与实战演练不同,桌面演练拥有较强的理论性,演练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不易被发现,而实战演练的弊端则在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BIM技术作为两种方式中的平衡性虚拟演练,有效弥补了传统演练方式中的各种应用弊端与不足。例如,在建筑紧急火灾事故演练过程中,BIM技术通过对建筑项目各项参数的提前预设,对建筑中火灾事故进行动态模拟,根据着火点设置和消防工具、疏散通道分布,充分分析可利用时间和周边空间情况及因素,对灭火、通道疏散及周边采取临时的设施、人员导流措施、紧急车辆路径与停放地点等等进行详细描述,可以实现应急预案的可视模拟演练和纠偏总结。

3.3 基于BIM的数字化安全培训

根据BIM技术平台所提供的各类建设信息,不仅为项目施工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依据,且BIM技术依靠自身独特的信息完备性与可视性特点,构建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安全培训数据库,将传统对建筑施工中各类特殊施工工序、大型机械设备以及现场用电安全等的学习、使用以及培训等,统一集中于多维数值模拟环境中,这种以数字化为标准的安全培训形式,极大的提升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效果及培训质量,避免在安全培训方面消耗大量时间与资金成本,对于一些复杂的现场施工效果更为显著。

4 结语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融入BIM技术,将传统建筑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现,对所有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化繁为简,推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BIM技术的全面普及与应用,大大提升了施工单位与管理单位总体水平,通过在不断施工实践中总结BIM技术应用经验,努力打造符合建筑工程建设所需的先进技术。

猜你喜欢
演练施工现场监理
首次演练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未雨绸缪演练忙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