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载体”开启党建工作新模式
——公共交通行业党建工作新模式探索

2018-03-26 10:51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戴海妃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7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党课载体

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戴海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日常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新的思维习惯,一种形式短小、信息集中、传播快捷的微载体应运而生。基层党建微载体最初来源于“微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态,起源于新浪、腾讯微博的流行普及,成熟于微信、微电影的融合发展。由微博等衍生出来的微载体所表现的“微+X”模式,有迅捷、凝练的意思,微载体有着与“微小”相对应的巨大、显著、精深等更深层的内涵。当下,这种着眼于小视角、小细节,表现形式微观化、多样化的微载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传播思想政治理念的新载体。

1 微载体应用的现实需求

(1)党的建设需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随着个人终端、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WIFI城市覆盖率的提升,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几乎没有人会游离在手机网络这张大网之外,知识碎片化、浅阅读流行的新媒体正迅速占据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微载体为媒介的微文化传播也日趋为人们所接受并应用,其体现出的便捷性、及时性和热点性等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同,这是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所不能企及的。“互联网+”趋势下的微载体给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选择。

(2)微载体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式。公共交通行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促进作用,需要不断创新思维理念,探索和应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共有基层党组织46个,党员607名,其中工作在驾驶和修理岗位的一线党员有328名,占54%。由于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公司党员主要集中在线路生产一线,点多面广、相对分散,把他们集中起来组织活动容易出现“工学矛盾”。由于工作节奏快、休息时间短,他们更愿意接受短、平、快的活动,更希望公司搭建适合自己作息特点的学习和互动平台。而微载体恰好赋予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全新的表达方式,是新常态下公共交通行业党建工作的新选择和适应行业特点的党建工作的新方式。

2 公共交通行业党建微载体的应用

党建微载体的核心是,着眼于大局,入手于细微处,结合实际创新形成一系列既保留了“党味”又增添了“趣味”的微活动。

(1)“指尖党课”,顾名思义就是让党员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的点触,来参与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公司党委要求基层党支部、一线党小组为党员组建微信群或者QQ群,采用“化整为零、串零为整”的方式,把党章党规党纪等政治理论分解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小课堂”,邀请有美术或设计特长的党员制作图解手册,或是邀请身边的基层党员担任主讲“老师”,并拍摄成微视频,通过“朋友圈”、“群共享”或公众平台分期发布,方便基层党员把“碎片时间”变为“学习时间”,让党课走进了大家的“朋友圈”,成为党员的“必修课”。

(2)“车厢10分钟党课”,就是打破大教室、集中学的传统授课方式,在车厢或现场站临时开设课堂,利用基层党员回场或中途休息的时间,组织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学习。虽然场地小、时间短,但就地组织、见缝插针的学习模式,非常符合基层党员的作息特点,化解了“大教室、集中学”引发的工学矛盾。在党课内容要求上,只要能够体现“党课姓党”的属性,可以通过多媒体集中学习,也可以是党员讲党课的形式,内容可以是《党章》的某个章节或某项党内法规,也可以是党员自己总结的行车驾驶、节油或服务经验,或者是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不仅提高了党课的吸引力,还激发了广大基层党员讲党课的热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微讨论,公司党委经常结合热门话题组织党员开展“在线讨论”,比如反腐大局《人民的名义》热播期间,很多群组都组织党员进行了交流讨论,从各个群组反馈的聊天记录来看,线上讨论的十分热烈。党员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生活实际,从多角度对该剧进行了点评。有对“不管查到什么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的中央反腐决心和信心强烈认同的;有对剧中的取证程序、股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理性分析的;也有对丁义珍式的接待窗口进行剖析反思的;更有对正面人物陈岩石、候亮平点赞的……有的群组甚至出现讨论信息“刷屏”的情况。

基层党建活动受不受党员的欢迎,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党员的“兴趣点”、能不能找准“切入点”。随着互联网的日趋完善发展,党建工作与微载体之间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今后将会有更多形式的微载体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实施,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发展。

3 基层党建微载体的发展路径

(1)强化宣传力度,提升微载体的理论认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层党建转型,使得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模式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面对这样一种演进趋势,基层党建工作者的理论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工作人员,认为微载体是一种新兴事物,是年轻人赶时髦的工具,接受起来或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多鼓励多宣传多培育。

(2)强化科学监督,建立微载体的运行机制。微载体在为职工工作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是爆炸式的、病毒式的,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多的让你无从选择,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则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微载体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有效监管,同样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作为保障,确保微载体的正常有效运行。

(3)坚持创新原则,拓宽微载体的实施形态。互联网技术作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微文化传播与企业政治工作的一次融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培育和推进创新微文化,还需建立起微载体的优化效应、示范效应和协同效应,采用多种形式搭建可读、可感、可视、可学、可交流的载体平台,让更多的党员职工参与进来。

4 微载体在公共交通行业应用的几点启示

目前,互联网在公共交通行业党建工作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微载体的具体应用还缺乏实践检验,需要不断探索、分析和总结。

一是行业党建微载体的形式须贴近行业实际。行业党建工作离不开行业特性,党建微载体的形式选择上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任务和目标,立足于行业实际,根据行业工作的特点、职工的可操作性等进行选择和涉及,要创新性的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党建微载体的内容须贴近职工生活。微载体是一座桥梁,承载着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双向纽带作用,行业党建微载体的内容要与大众化信息区别开来,不但要贴近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更要深入行业一线,从一线找灵感,把握行业动态,再将成果贡献一线,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微载体的运作,需要我们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技能过硬的专业队伍,需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切实做到能用、会用、善用微载体,形成微工作常态模式,让微载体服务于党建工作大文章,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大作为。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党课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