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性分析

2018-03-26 02:44李慧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华中地区商贸流通区域经济

李慧

内容摘要: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状态,影响到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对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结构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基本判断,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华中地区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趋势

华中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亿,是我国第二阶梯的中部经济区。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就GDP总量来看,河南产值高于湖北和湖南两省,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呈现拉大趋势,这一差距到2014年分别扩大到7559.02亿元和7900.92亿元。1978-2014年河南省产出平均增长率为16.34%,湖北为15.70%,略低于湖南的15.77%。单就省会城市而言,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优于长沙和郑州,基于优质的人力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传统工业支撑,武汉地区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长沙和郑州。

华中三省GDP增长率如表1所示。从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上看,华中地区三个省份的产量总值河南省居第一,2014年为34938.24亿元,湖北为27379.22亿元,湖南为27037.32亿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经济发展越来越集中于某个中心城市,通常是该省的省会城市,出现省内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就华中三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遵循这一规律,武汉、长沙、郑州集中了各省的优质资源,成为全省经济重心,而地方上的发展相对落后。这样的经济发展结构性特点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结构性特点是一致的,因此在优化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

从三个省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三省表现出梯度特点。如表2所示,2014年湖北全省流通业法人企业数量为14.49万个,较上年有所下降;从业人数为262.2万人,较上年减少1.08%。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为1.03万亿元,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1.2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81%。

如表3所示,河南省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05亿元,较2013年增加了12.7%,1978-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5.14%。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较上年增长19.3%,2014年全省铁路公路里程达到20.28万公里,较上年有所下降,总体交通密度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由2008-2010年平均1.4776转变为2011-2014年平均1.5303。

湖南省相较于其余两省而言,在经济总量上存在一定差距,属于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如表4所示,2014年湖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较上年增长12.77%,2010-2014年零售增长额平均值为16.94%。

综合分析,从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水平上看,近年来河南、湖北、湖南依次递减。其中,湖北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传统模式为主(黄金火,2016),与河南、湖南两省的发展特点基本一致,但相对而言,湖北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层次要优于其它两省。

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判断

(一)指标构建

被解释变量设定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SMLT),解释变量包括物质资本存量(WZ)、人力资本存量(RL)、交通基础设施建设(JT)、交通密度(MD)、波特外部性(PE)和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LE),数据时间范围为2004-2014年,基础数据主要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其中,交通密度=(铁路里程+公路里程)/国土面积,原始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国家统计局。波特外部性是地区经济发展外部成本的衡量指标,即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计算公式为PE=(Ni/gi)/[∑Ni/∑gi],其中Ni表示i省的企业数目,gi表示i省总的工业增加值。

地方化经济發展水平(LE)是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程度的衡量,计算公式为LE=(gi/Yi)/[∑gi/∑Yi],其中gi表示i省总的工业增加值,Yi表示i省的国内生产总值。

物质资本存量(WZ)的计算采用永续盘存法,参考张军等(2004)、单豪杰(2008)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人力资本存量通过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基础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主要通过铁路公路里程数来衡量,不包括水路和航空里程值,主要原因在于三个省份水路和航空运输里程数难以统一衡量,其中河南省的水路运输要弱于其他两省。

(二)模型回归分析

通过对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到三个省份各自的解析方程,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在一阶差分之后为平稳序列,其中PE在零阶时P值为0.8673,一阶差分之后的P值为0.0000。

根据表5可以得到基本结论,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湖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湖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到物质资本存量、交通基础设施、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相对化发展程度分析

为验证回归分析结果,借助相对化发展程度对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即分析不同解释变量单位变动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Levelj=(SMLTt-SMLTt-1)/(Xt-Xt-1)

式中Levelj表示j省相对化程度,t表示年份,X表示解释变量,该公式表示每一单位解释变量的变动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根据该公式计算2005-2014年三省相对化程度,结果如表6、表7、表8所示。

從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除了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幅度的震荡趋势外,其余指标均保持平稳,即每变动一单位对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较为平稳。湖北的计算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动荡趋势,其余指标较为平稳,其中波特外部性呈现下降趋势,即每变动一单位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程度越来越低。湖南数据显示波特外部性、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密度均表现出较强波动性,其余指标较为平稳,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和交通密度几乎表现出较为严格的水平性趋势,但整体波动性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

比较分析与结论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湖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湖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受到物质资本存量、交通基础设施、地方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相对化发展程度分析表明,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平稳,与任保平等(2011)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指标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平稳;湖南省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密度对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平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效果,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性,同时区域发展对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与吉利(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商贸流通业的专门化程度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层次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产生知识外溢现象。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基本趋势如下:第一,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状态,但湖北的增长率要比河南、湖南两省更加稳定,其中湖南稳定性最差;第二,河南省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强度越来越大;第三,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的增长结构将会逐渐表现出更大差异性,其中湖南省结构稳定性较弱。为促进华中三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继续扩展交通运输网络和优化物流结构,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同时加强三省之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性正面效应促进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金火.新常态下湖北流通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2.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4.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11(2)

5.吉利.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J].商业时代,2014(32)

猜你喜欢
华中地区商贸流通区域经济
华中地区农村改厕及典型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
Kim Young Geun: Hubei Is Going Global
三年30万吨,五年50万吨!虾蟹料疯狂增长引爆澳华华中地区大发展
人巨细胞病毒在华中地区孕妇和住院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