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献词:本末终始知先后,清渠活水源头来

2018-03-27 06:16《水利学报》编辑部
水利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水利论文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水利是壮大综合国力、促进均衡发展的基础支撑,面对迅猛城镇化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水问题,只有依赖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才能不断提升现代化的水治理能力,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提供更为可靠的水安全保障。在这一伟大进程中,科技期刊肩负着传播科研成果,推进学科发展,净化学术风气,提升人才素养的使命与责任。《水利学报》编辑部在新一届编委会指导与支持下,不忘初心,恪尽职守,以奉献为己任,以创新谋发展。

作为综合性水利科技期刊,2017年《水利学报》从新一届编委会中按学科专业遴选了26位学风严谨、学术造诣深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终审任务,以期给青年作者更多的指导;两度改进编审流程,既大幅减少了数字优先出版论文的出错率,又将论文平均出版周期进一步压缩到了六七个月左右,以满足优秀论文及早发表的要求。2017年《水利学报》连续第16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2017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9篇论文入选精品期刊顶尖论文“领跑5000”。同时,与全国水利期刊界同仁们一起,积极探讨期刊集群抱团运作的模式,以求更好地服务于水利科技进步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2017年12月中国水利学会期刊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水利期刊界的一件大事,将为水利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提供内生的动力与契机。水利科技期刊是水利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科技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和发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在记录和传播科技成果、引导学科建设、传承优良学风和开展学术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将致力于提升水利期刊的整体水平,为优秀的水利科技论文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渠道和更多的发表机会,也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便利和更具权威性的资料检索平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殷切期望付出切实的努力。

然而,优质稿源的匮乏是目前大多数水利期刊所面临的困境。水利学报过去5年平均退稿率达88.5%,接近10篇取一篇了,但在学科发展上有重大建树、有开拓性、具有奠基价值和里程碑意义的顶尖优质论文,仍属凤毛麟角;有些科技论文存在低水平重复、只热衷文字包装、无实质性科技进步等现象,与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需求不相适应。除学风浮躁之外,忽视学科建设,导致部分科技论文根底浮浅、视野狭窄,照猫画虎、不求甚解,信口开河、评判失度,也是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源之水无以清流,无本之木难以参天。古人求学,首读“四书”,其中《大学》明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天地万物皆有其来龙去脉,探明了事物演变的前因后果,就接近于掌握其发展的规律了。宋朝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观书有感》的诗中借景喻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做学问要善于悟本寻源,温故知新。我国老一辈与新一代杰出的水利专家学者,无不高度重视水利学科建设,善于通过期刊的文献追踪,梳理学科的发展脉络,针对发展的需求与遭遇的瓶颈,明确学科进步的方向与前沿,从而能取得有突破性进展与重大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并写出高水平的优质论文。显然,只有重视学科建设,才能促使论文作者不断增强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水利也进入了综合治水的新阶段。如果说,20世纪水利相关学科发展是越分越细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水利学科的推进则更多体现出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在新的一年中,水利学报愿与兄弟水利期刊一道,在丰富传统学科内涵、提升论文实用价值的同时,对交叉、边缘学科领域的论文也给予更多的接纳与支持,为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为新时代水利科技的创新繁荣和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水利论文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