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况分析方法与优化管理对策探究

2018-03-27 14:20鲁东利
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鲁东利

摘要:油井工况分析是通过生产数据资料,反映油井的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油井的井下工况进行分析,能够及时调整抽油机井的运行参数,提高抽油系统的效率,满足油田高产稳产的技术要求加强对抽油泵的泵况进行分析,针对抽油杆断脱等事故的处理,才能保证抽油杆正常地将动力传递给井下的抽油泵活塞,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率。对流压上升而产量下降的井,意味着泵况变差,加强对抽油泵的测试,分析示功图,及时发现抽油泵存在的问题,通过人为调节措施,可以调整防冲距、调节冲程和冲数等参数,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泵效,需要进行修井检泵作业,才能提高抽油泵的工况,达到预期的泵效。

关键词:有杆泵;机械采油;工况判断;注水效果

油田已进入开采中期,有杆泵机械采油是最主要的开采方式,由于其油藏特征,管、杆、泵都在较恶劣环境下工作,导致机采井工况复杂。前人已经对油田机采井进行了详细总结,大多可用于直接判断工况。但在实际生产中,出现了很多复杂、少见、多解状况,对工况判断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油田生产过程中,对油水井井下工况进行管理,以提高油水井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的注水和采油效果,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1 油井的井下工况管理

1.1油井的工况分析方法

工况分析可以发现抽油泵故障,做出及时有效处理,必要时进行修井检泵作业,恢复抽油泵的正常运 行状态,保证井下的抽油泵高效运行。通过示功图测试,判断井下抽油泵的工况,发现抽油 泵存在严重的漏失,如吸入阀漏失、排出阀漏失或者泵筒漏失、泵充不满、气体影响等,都会导致泵效降低,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泵效降低到极限值,需要对井下的抽油泵实施修井检泵作业,将井下的管柱起出,通过对抽油泵的检查和维修,使其达到正常运行的状态,因此,对检泵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并验收修井检泵的质量,才能使井下的抽油泵达到最佳的工况。管理好油井的井下工况,才能保证抽油系统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率。减少井下管柱和抽油泵故障的发生率,降低油井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油井的产能,才能满足油田开发不同 时期的生产需要。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对抽油机设备的管理水平,达到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

1.2油井运行参数管理

对油井的井下管柱情况进行分析和管理,确定井下管柱的运行工况,确定泵挂深度、泵径、冲程和冲数的合理配合,如果参数不匹配,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才能提高抽油泵的效率,满足油井产能的需要。对于井下管柱的损坏,及时进行修复,才能恢复套管的正常运行状态。如果套管发生泄漏的工况,会影响到井下抽油泵的正常运行,通过泵效及油压、套压数 据资料显示出来。

1.3油井工况故障的处理方法

油井工况异常包含气窜、气阻、生产管柱漏失、卡泵、泵漏、断脱、套变、套损、出砂、出泥浆等;对油井工况异常现象 进行处理,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例如调、碰、控、洗、憋–调防冲距、碰泵、控套、洗井、憋压;维护作业中更换管柱、杆柱,刮套、扫钻等。及时恢复油井的正常运行状态,合理控制油井的工况,使其发挥最佳的生产能力。

2注水井井下工况管理措施

注水是油田开发的组成部分,通过注水的能量,给油层补充能量,达到水驱开发的效率,满足油田生产的技术要求。及时录取注水井的生产参数,对井下的封隔器和配水器进行管理,提高分层注水的效果,满足油田开发不同时期水驱开发的技术要求。通过注水井生产参数的动态分析,及时掌握 井下的工况,分析注水井的井下工况,加强对工况的管理,提高井下管柱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油田注水的正常进行。

1.4注水井工況分析

注水井的生产任务是通过注水,实现水驱的开发效率。依据油田注水井配注量的要求,按照设计的注水压力,将处理 合格的水注入油层中。注水井达到配注要求,才能达到水驱的开发效率。水井的井下工况,容易出现套管损坏、水嘴堵塞、封隔器失效等故障,及时处理这些故障,才能达到分层注水的效果,提高油水井的连通状况,达到水驱开发油田的采油效率。

1.5注水井的运行参数管理

对注水井的泵压、油压、套压及注水量进行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根据井口油压和套压的变化,判断注水井井下管柱的工况,如果井下管柱发生堵塞的现象,立即采取清堵技术措施,通过洗井等方式,解除井筒的堵塞,使其达到注水的要求。通过洗井改善注水效果差的井筒,在 洗井的过程中,如果加注酸液,能够达到酸洗的效果,解决 近井地带的堵塞问题。通过注水井的测试,分析小层的吸水量,判断井下封隔器和配水器的运行状况,对吸水能力差的储层 加强注水,才能达到水驱开发的效果。

1.6水井的工况故障的处理方法

水井工况异常还包括:封隔器失效,配水器失效等。对注水井的套管损坏进行修复,应用套管补贴技术措施,恢复套管柱的正常运行状态,对套管漏失的部位进行补贴,提高套管的强度,保持注水系统的压力,达到预期的注水效果。取套换套的技术很难实施,为了防止注入水发生窜槽的现象,可以实施封堵剂封堵的方式,应用封漏封窜剂,解决注水井的窜层问题,达到分层注水的效率。

3结论

通过对油水井井下工况管理措施的研究,更好地管理油水井,保证油水井的井下工况良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注采效果,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分别对油水井的井下工况进行分析,解决油水井井下工况差的问题,保证油水井的正常运行状态,提高油水井生产的安全性,更好地完成油田生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育德. 井下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措施 [M]. 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2013.

[2]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油井工况诊断[J]. 张春琳,唐道临,孙成.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27)

[3]塔河油田非典型示功图分析与工况判断[J]. 吴元琴,刘聪,于国龙,郭文肖.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