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27 14:20张春
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

张春

摘要:农业市场化是指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由以政府分配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化的同时,让价值规律在农业的产供销等环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过程。农业市场化是指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由以政府分配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化的同时,让价值规律在农业的产供销等缓解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过程。这是有利于农业市场化经营的明晰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农业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产权制度;内外环境

农业市场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当前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业市场化经营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产权明晰,才能为实现外部效应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动力,才能产生竞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本文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现代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就如何坚持和完善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近年来,积极探索用市场化手段管理农业,全市农业市场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农业市场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市场主体发展迅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注册登记家庭农场,合作社基本实现了涉农行政村全覆盖,辐射带动25万农户从事订单农业和专业生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迅速,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二)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有形市场涌现。近年来,不断加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市场流通配套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辅助,遍布全市、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体系。(三)多种流通业态协调发展,现代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传统自发集市贸易继续发展,主要集中在大蒜、冬枣、花卉、黄河口海产等产业集中生产区。新型流通业态迅速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大力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业务,有效减少了流通中间环节,节约了经营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四)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交流高效便捷。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和村村通光纤。(五)农村金融市场日趋活跃,融资渠道不断丰富。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和土地流转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盘活农村土地要素。全面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三区两县的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主要农作物。探索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市人保财险公司与市农发行合作,在广饶县试行推广“政府+银行+保险+ 产业化+ 农户” 的保险模式,通过政府补贴保险机制,增强信贷融资能力。

二、农业市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市场意识上,对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较弱。从政府层面看,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业市场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容易忽视农业生产易受季节、气候、周期、供求关系等影响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过多承担企业、市场的责任,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市场调控的要求与规划偏理想化,给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和自我调节功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二)在宏观指导上,市场导向作用仍不突出。一是部分调控政策缺乏前瞻性。二是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三是调控手段落后,农业生产风险基金、农业发展担保基金等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三)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上,整体水平相对滞后。(四)在流通建设领域,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五)农业市场信息体系较为薄弱,信息引导力不够强。

三、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农业市场化经营理念。一是培育农户,提升市场主体营销能力。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 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营型人才,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息、创立品牌、直销配送等方面的能力,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二是提升企业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带动力。积极引导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完善管理體制、拓宽产业链条,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提升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三是依靠政府,调动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立足于生产与市场两个“轮子”一起转,依靠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调控“ 两只手”,让农民种粮务农能够获得合理收益。

(二)优化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农业发展保护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现行政府农业管理体制,加快农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建立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行政体系。二是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农业投入的市场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及社会资金,推行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新建农业项目,实现农业投入的多元化。四是加快农业市场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健全农产品生产风险调控机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价格补贴试点。健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开发农业保险品种,拓宽业务覆盖面,建立高效的农业保险体系,逐步减缓价格异常波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冲击。

(三)构建公平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是搞好农产品市场规划布局。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改扩建传统批发市场的同时,围绕粮食、棉花、蔬菜、水产品等主导产品,在主产区、交通方便、具备一定基础的乡镇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有主导产业就有市场配套的格局。同时,针对大蒜、冬枣等产业,加强田头市场建设,推动在村户间建立简易加工厂、田头集货场、村头批发场和农民交易地,提高生产一线农产品的营销能力。针对食用菌等智能化生产程度较高的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主产区,积极打造集产品交易、营销和展示为一体的产品交易中心,凝聚发展合力,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配套农产品分选、包装、冷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加强产地市场仓储设施、配送系统、结算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为推进农产品市场经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供条件。

(四)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目标市场,动员各种力量,组织开展展销会、推介会等农产品促销活动,全方位开展促销、推介,扩大特优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借鉴发达地区的农业流通经验,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加快扶持推进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流通模式。二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扶持培育一批建设规模大、标准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充分挖掘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其出口创汇能力。三是鼓励农业、邮政、大型超市等部门参与市场流通。鼓励邮政部门参与农产品流通,开展直供直销、配送销售等业务,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做大做强农产品流通体系。

(五)健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的调研与预测。二是搭建农产品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三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着眼国内外两个市场,健全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统计发布制度,及时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状况进行准确研判和科学解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生产意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市场化的现状与对策[A]. 冯旭芳,陈克毅.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 2015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
健全我国数据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米东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浅议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水资源权属管理改革形势下水权确权登记制度研究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及路径指向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新常态下中国转型问题与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资产重组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