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互补

2018-03-28 05:04段志媛
传媒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听众主持人广播

段志媛

(保山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电视部,云南 保山 678000)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不断丰富,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使得广播传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广播传媒的发展,如何提高播音的艺术感染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传统播音艺术与新兴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二、传统播音艺术的特点

传统播音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历经几代广播人的实践经验并积累形成一种语言艺术,在播音的过程中呈现爱憎分明、严谨生动的特点,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集中体现规范性与庄重性,自爱语言表达方面比较强,注意拿捏分寸,带给听众以十分亲切的感觉,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总而言之,传统播音艺术可以用一个“正”字来诠释,也就是说其“正统”“正直”“正派”。在播音语言上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与流畅性比较强,这是传统播音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在这里所讲的规范性,并不代表“陈腔滥调”,对于传统播音艺术来讲,规范性类似于戏剧艺术中所讲的“四功五法”,也就是说对于播音员的判定标准是非常明确与清晰的。基于这一特点,在传统播音的过程中,播音员应该做到语言庄重大方、入情入理,可以让听众折服。与此同时,播音过程中如果需要发表评论,必须做到情真意切、爱憎分明,同时必须注意语言分寸与态度的控制。通过对语言分寸的有效控制,可以使得听众感受到播音员谦和有礼的态度,让听众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播音的内容。在广播播音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把握受众的特点,才能根据受众的需要播讲听众感兴趣的内容,进而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有效把握传统播音艺术中这些精髓与特点,可以让新时期广播电台播音人员在播音艺术上走得更远,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理解与把握播音艺术,最终实现播音艺术水平的提高,让广大听众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

三、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特点

节目主持人播音是一种全新的广播艺术形式,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这一节目形式是在充分遵循广播宣传的基本规律和借鉴播音主持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从实践中来看,节目主持人播音主要以综合性板块、大时段、直播为基本形式呈现给听众,有效打破了传统播音艺术中的单向传播,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注重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在本质上来讲属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效结合。节目主持人在播音实践中,主持人主要以谈话为主,充分利用谈话的方式与听众开展有效交流与沟通,所以在播音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亲切、友好、自然的播音风格,同时在播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展示个性与魅力,这样才能使得沟通更加顺畅,富有艺术感染力。一般情况下,在节目主持人播音过程中,主持人会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价值诉求、生活经历形成独特的播音风格,为受众呈现多元化的广播节目。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听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的方式与主持人进行适时互动,使得广播播音与听众的距离有效拉近。例如,《叶文说事》这一广播节目就是新时期节目主持人播音的典型代表,在节目中主持人叶文与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展开互动,叶文以尖刻辛辣的语言对听众的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做好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互补

(一)语言风格的互补

传统播音是历经无数播音人的努力形成的艺术形式,其中凝聚了很多播音员的心血与智慧,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磨砺中形成规范,逐步形成了规范、庄重的特点,在播音过程中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时代发展、时过境迁,但是传统播音艺术在如今广播电台的发展中依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在新闻类与社教类广播节目发展中的作用尤其凸出。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技术不断提高,直播已经成为如今广播的主要形式,在节目的编排上也体现为大时段与大板块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类型的节目主持人,这些人员的出现为广播艺术与广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今很多节目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有效利用个性化的语言,平凡与朴实的表达方式,使得广播节目向多元化发展,呈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特点,为播音艺术事业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很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也不同程度展现出了自身的缺点,在播音的过程中不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用,如语音不够标准、语病问题时常出现等,也有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过分追求节目的娱乐性,过多运用白话与方言,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广播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及时有效的纠正。

传统播音方式讲究语言规范性使用,语音标准、字正腔圆、语言规范严肃是其基本特点,这可为节目主持人做有效的指导。对于播音员来讲,无论是传统播音还是新时期的节目主持人,身上都肩负着传播与推广普通话的责任与义务,这就对从事播音主持的人员的基本功提出了要求,无论广播事业如何发展,都不能降低对播音人员语言的要求。具体来讲,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在播音风格上的互补,应该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节目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应该学习传统播音的基本要点,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规范性使用,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在这一基础之上再融入自身的特色,使得语言表现力与感染力有效增强。第二,传统播音应该积极学习节目主持人播音的优点,在播音中注重“谈”与“说”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播音语言更加自然流畅,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通过与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有效互补,让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让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二)播音心理的互补

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在播音心理上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自我认知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播音将自身定位为“转述人”;而节目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第二,思想与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播音一般按照事先拟定的文稿播音,而节目主持人在播音中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第三,对待播音的态度有一定的区别。传统播音人员只是扮演一个角色,而节目主持人扮演策划者、执行者等多重角色。基于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的播音心理差别,需要播音员有针对性地对自身播音心理进行有效调整,实现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的有机结合,最终推动广播事业的长足发展,使得广播电台发挥好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在播音风格、语言应用、播音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别,为进一步推动广播事业的发展,应该实现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在播音风格、播音心理上的有效互补。

猜你喜欢
听众主持人广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