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2018-03-28 05:54高玉莲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效应分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以来,税制改革取得可喜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营改增政策背景分析,结合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对新政实施以来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现代服务业;效应分析;建议

基金项目:广东高校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研究(编号:2015GXJK168)

一、“营改增”的背景

(一)全国“营改增”的进程

在我国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曾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税种,二者分立并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种税制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例如视同销售、混合销售等经济行为在实际税收征管实践中造成了一些困境。同时,营业税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征税。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开启了营改增的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部分行业): 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營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4批次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

第二阶段(部分行业): 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

第三阶段(所有行业):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二)广东省“营改增”的进程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广东省从2012年11月1日起启动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3年7月扩大到广播影视业,2014年1月扩大到邮政和铁路运输业,2014年6月扩大到电信业。截至2015年底,全省试点户数从试点启动时的18.87万增加到99.51万户,增长427%,其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为18.29万和81.22万户,分别占19%和81%,累计实现减税953.1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累计减税605.56亿元,试点纳税人减负面为98.2%,为原增值税纳税人提供抵扣减税275.71亿元,出口服务退免税71.86亿元。通过营改增试点,基本实现了规范税制、减轻税负、促进发展、带动改革的预期目标。

二、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现代服务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三、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09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6853亿元,年均增速9.5%,高于第二产业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达5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9%,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资产年均增长超过21%,2015年达7.42万亿元,税收(营业税及附加和应缴增值税)年均增速16%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从33.2%提高到36.9%,产业结构初步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

四、“营改增”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效应分析

(一)减少重复征税,贯通了抵扣链条,突显结构性减税效应

营改增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购入固定资产以推动升级改造,2015年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技术服务业中增幅分别达到38%、27%,均远高于18%的总体增幅,特别是研发技术、交通运输、动产租赁、物流辅助业等设备采购增幅均超过20%,服务业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广东省实行营改增的三年来累计为试点企业减税605.56亿元,减负面达到98.2%,试点纳税人整体税负由试点前营业税约4.5%逐步降低到2.28%,下降49%,其中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现代服务业分别降为1.1%、0.7%、3.1%、2.5%。比如南方航空公司营业成本主要由营业设备(飞机)折旧推销、动力成本(燃油)支出、设备维修费、人力资源成本等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成本无法通过进项税额抵扣,试点前购买设备不计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按营业额征收营业税使其税负偏高。试点后因燃油、维修成本取得抵扣凭证,2015年南方航空新引进34架飞机抵扣减税超过20亿元,整体运力提高了11%以上。

(二)拉动经济增长,激发市场潜力效应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营改增试点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成了经济财政的稳定器。2015年广东省现代服务业企业销售额合计达到1.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18%,其中研发技术、物流辅助、鉴证咨询行业销售额分别增长34%、53%、25%。据广东省统计局调查,2015年来自营改增试点行业,拉动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长9.6%,使广东省对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6.6%,居全国首位,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效应

营改增的实施有效促进专业化分工,使得工商企业将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内部工作环节逐渐从主业中剥离出来,成为高效的创新主体。如广州唯品会科技有限公司营改增试点以后,一方面,将快递和仓储业务单独从总公司剥离成立广州品信投资控股公司,参股投资快递公司,在增加集团抵扣5000多万元外,还大幅降低快递和仓储成本。另一方面,拆分剥离互联网平台服务成立了技术服务公司,原收取各分公司的平台维护费数亿元,成了各分公司的进项扣除,技术服务公司也走上专业发展道路。

据广州市统计局统计,2017年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1比29.85比68.94调整为1.09比27.97比70.94,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2.00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现代服務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6.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4.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0.3%。

通过上述情况分析,服务业的纳税人逐步进行与第二产业主辅分离,有意识地将部分业务向外发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同时制造业将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剥离开展专门技术研发和服务,致力开拓新产品,打造专业品牌。营改增的相关政策,确实改善了服务业的生存空间,为促进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营改增”实施过程的建议

(一)正确看待“营改增”

在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部分服务业税负增加的现象,不要盲目夸大,不是营改增政策造成此现象,而是个别服务业由于自身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导致此情况的出现,如个别缺乏雄厚资金的物流辅助业,存在大量挂靠经营的情况下,没有实现减负,但这些现象可能是暂时性的,必须把目光放长远些。建议对此类服务业建立与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或制定低息贷款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协助企业发展。

(二)积极开展“营改增”政策的培训工作

为确保服务业在营改增实施过程能真正实现减负,企业财务人员在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情况下,积极学习新政策,掌握税改前后核算工作的变化,通过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纳税模式的改变。

(三)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服务业按营业税计征,企业在发票管理上并没有更多投入管理精力。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对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企业建立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专人定岗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管理,力求规范操作,实现增值税抵扣项目的“应抵尽抵”。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起到拉动经济增长,助力企业专业化分工,加快产业融合与服务创新的作用,使更多企业形成互利双赢的新局面。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很难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正视问题,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尽快找到解决方法,使现代服务业享受减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明电〔2016〕1号,2016-04-29.

[2]王丽群.浅谈“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和分析[J].对外经贸,2017(07):150-152.

[3]杜向柏.实施“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57-59.

[4]吴陈辉,沈碧波.浅谈“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7(01):32-33.

[5]贡琰芳.“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6(09):212.

[6]姚地,关玉荣.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6(08):127-128+155.

作者简介:

高玉莲,女,广州工商学院会计系教师,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税法、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效应分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我国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