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2018-03-29 00:58张生吉刘钉宾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危重症存活重症

张生吉,陶 雁,刘钉宾,杨 帆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1.输血科;2.呼吸内科;3.检验科 401220)

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病变累及肺泡、肺间质及气道所发生的炎性反应。引起肺炎发生的原因较多,如病毒、真菌、细菌、吸入性异物、遗传因素等,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等,部分患者伴有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即可痊愈,但部分患者致病因素持续存在,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会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死率较高,为25%~50%,需及时诊治[1]。凝血功能是目前临床判断重症肺炎病情的重要指标,常见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但上述凝血指标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外因素刺激促进体内炎症因子释放,从而间接反映凝血功能。而血栓弹力图(TEG)是基于细胞学说,通过图像的方法,直观、动态反映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检测手段[2]。本院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76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的同时,进行TEG指标检测,旨在探讨TEG在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7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为非危重症组(21例,APACHEⅡ评分<12分)、危重症组(32例,APACHEⅡ评分12~25分)、极危重症组(23例,APACHEⅡ评分>25分)。非危重症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50~85岁、平均(67.2±2.2)岁。危重症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1~85岁、平均(67.9±2.7)岁。极危重症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51~84岁、平均(67.5±2.4)岁。随访2个月,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9例)。存活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51~84岁、平均(67.8±2.5)岁。死亡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52~85岁、平均(68.3±2.6)岁。各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原菌检查证实,存在肺部感染病灶,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经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侧或多肺叶受累;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分压(PaO2)<60 mm Hg;并发脓毒性休克[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先天性凝血功能紊乱者;严重免疫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3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抽取股静脉血3~4 mL,进行TEG检测。选用国产YZ5000血栓弹力仪,检测指标包括K值、R值、MA值及α角等。同时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PT、APTT、PLT、FIB、D-D,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凝血功能指标及TEG指标的相关性。

2 结 果

2.13组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非危重症组、危重症组比较,极危重症组PT、APTT明显延长,PLT水平明显降低,D-D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3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PT、APTT明显延长,PLT水平明显降低,D-D水平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2存活组与死亡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T、APTT明显延长,PLT水平明显下降,D-D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两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3组重症肺炎患者TEG指标比较 与非危重症组、危重症组比较,极危重症组K值、R值均增加,MA值及α角均减小(P<0.05);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K值、R值均增加,MA值及α角均减小(P<0.05)。见表3。

2.4存活组与死亡组TEG指标比较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K值、R值均增加,MA值及α角均减小(P<0.05)。见表4。

表1 3组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极危重症组比较,aP<0.05;与非危重症组比较,bP<0.05

表2 存活组与死亡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存活组比较,*P<0.05

表3 3组重症肺炎患者TEG指标比较

注:与极危重症组比较,aP<0.05;与非危重症组比较,bP<0.05

表4 存活组与死亡组TEG值比较

注:与存活组比较,*P<0.05

2.5重症肺炎TEG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分析,K值与PT、D-D呈正相关(r=0.605、0.512,P=0.01、0.02),与PLT呈负相关(r=-0.719,P=0.01);R值与D-D呈正相关(r=0.601,P=0.00),与PLT呈负相关(r=-0.487,P=0.00);MA值与PT、APPT呈负相关(r=-0.645、-0.546,P=0.01、0.00),与FIB、PLT呈正相关(r=0.786、0.795,P=0.01、0.01);α角与PT、APPT呈正相关(r=0.697、0691,P=0.00,0.00),与PLT呈负相关(r=-0.726,P=0.00)。

3 讨 论

凝血功能指标是现阶段临床诊断重症肺炎的重要指标。重症肺炎发生后,在细菌感染以及严重创伤作用下,会促进大量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病死率较高[4-5]。

本研究显示,随着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PT、APPT明显延长,PLT水平明显下降,而FIB水平无明显变化,这与林化等[6]报道结果相似。PLT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活化、聚集,并形成血栓,使PLT水平下降。若体内PLT水平较低,极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D是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本研究显示,随着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D-D水平明显升高,且死亡组D-D水平高于存活组,与杨亚娟等[7]报道结果相似。结合本研究重症肺炎其他凝血指标,考虑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存在纤溶系统功能紊乱、纤维蛋白溶解增强等凝血功能紊乱,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预后也较差。但D-D水平只能反映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一部分,不能准确反映血液凝固全过程,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近年来,国外已开始采用TEG进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8]。动物实验研究表明,TEG可鉴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和低凝期[9]。本研究显示,随着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K值、R值均增加,MA值及α角均减小,且死亡组K值、R值较存活组升高,MA值及α角较存活组低,这与徐强等[10]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TEG指标有关。TEG指标中的K值主要反映从血凝块形成到振幅20 mm所花费的时间,其主要与PLT、FIB有关,能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R值主要反映凝血因子活性及数量。MA值主要反映血凝块形成的最大硬度及强度,主要受血小板活化时间及FIB功能的影响。而α角可反映凝血酶形成的速度,主要与FIB功能有关。本研究发现,TEG指标中K值与PT、D-D有关,R值与D-D有关,MA值与FIB、PLT有关,α角与PT、APPT有关,与陈冠伊等[11]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TEG指标与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是评价重症肺炎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完全反映血液凝固的整个过程,应用较局限。TEG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凝血功能,可为重症肺炎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关于TEG指标在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1]张洁,解立新,谢良地.D-二聚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9):769-774.

[2]王萍,周戎,何永涛,等.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1949-1951.

[3]杜江滨,王健,蔡泽波,等.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42-144.

[4]梁玉荣.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佐治老年重症肺炎中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6(9):1715-1719.

[5]WANG K,GAO M,YANG M,et al.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eveals novel gene expression and immunodeficiency[J].Hum Genomics,2017,11(1):4-10.

[6]林化,马春林,倪琦.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2015,35(17):55-56.

[7]杨亚娟,郭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24):3669-3670.

[8]YUAN D M,ZHANG J Y,YAO Y W,et al.The pulmonary nodule "discovered" by pneumonia:a case report[J].Trans Lung Cancer Res,2017,6(1):92-96.

[9]CUADRADO M M,AHMED A,CARPENTER B,et al.Cytomegalovirus pneumonitis complicated by a central peribronchial pattern of organising pneumonia[J].Respir Med Case Rep,2017,20(20):184-187.

[10]徐强,杨坚,董华,等.血栓弹力图在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6,56(46):79-82.

[11]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等.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2):546-551.

猜你喜欢
危重症存活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