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采取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

2018-03-29 08:48胡林爱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视力

胡林爱

(鹰潭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西 鹰潭 335000)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白内障患病率也显著升高,该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遗传、酒精中毒、免疫遗传、辐射等因素都是使晶状体代谢紊乱进而蛋白质变性,光线照射在晶状体后无法正常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人眼看事物出现浑浊的现象[1-2]。老年性白内障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皮质性、核性、囊下白内障[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眼药水、中西药等)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属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效果较为明显[4]。然而仅仅依靠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法保证患者的预后,因此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采取延续护理是有必要的[5]。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眼科接诊的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共156例,将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分别应用在其中,探究延续护理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156例行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诊断确诊为白内障患者,矫正后视力仍低于0.7,且年龄均在50岁以上,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功能异常、精神障碍等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0.25±9.34)岁;对照组男45例,女33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1.12±9.79)岁。经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照比较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如:对患者的基本病情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指导其科学合理饮食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延续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给予心理干预。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大多数患者术后会因为暂时性失明而出现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有效的交流,开展正面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将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小到最低。

(2)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多使用多媒体软件关注白内障相关知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指导患者术后科学饮食、运动。

(3)成立专门的延续护理小组,定期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定期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将记录情况及时汇报,使护理的每个环节层层相扣;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出现不适感立即就医,避免病情发展严重。

(4)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从患者入院当天始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开展“一对一”延续服务,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即每位病患配一名专科医生,随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习惯、活动量、生活方式等等,并做好随访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不良结果的发生机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对比术后并发症(眼压升高、晶体脱落、角膜水肿、前方出血等)发生率,以及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从服务态度、医疗技术、康复指导等三方面来判定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值高于80分即为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观察组(n=78)0.61±0.82 0.63±0.34 0.199 0.843对照组(n=78)0.62±0.96 0.47±0.84 1.039 0.301 t值0.070 1.559 P值0.944 0.12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对患者出院2月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仅2例有并发症情况出现,发生率为2.56%;对照组患者有8例并发症情况发生,发生率为10.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48例,满意12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6.92%;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2例,满意16例,一般15例,不满意7例,护理总满意度为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P<0.05)。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视线模糊、怕光等,常常会使患者产生烦躁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正常生活,降低了其生活质量[8-9]。老年性白内障属于后天性白内障,发生于4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疾病多是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缓慢、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导致的退行性病变,也有学者认为该疾病可能与光照时间过长或经辐射而导致的[10]。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多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时间短,且易恢复。手术治疗虽有一定成效,但术后延续护理对促使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延续护理服务将患者的健康置于首位,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使医院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心,进而促进患者康复。行心脏搭桥术患者在短时间内情绪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波动较大,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病患出院后施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延伸护理服务通过家庭或电话随访等形式,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降低不良结果的发生机率。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2例,对照组出现8例,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总满意度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61.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P<0.05)。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疾病复发的机率,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该护理模式值得被采纳并应用。

[1] 林妙英,郭翠兰,罗利娜,等.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71-72.

[2] 盛艳芬.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6,23(11):262.

[3] 陶娜.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2015,31(5):74-75,106.

[4] 曲小娟.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出院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27-228.

[5] 黄春燕,伍美容,杨淑娟,等.延续性护理对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出院后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54.

[6] 孙红琴.延续式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2):241-242.

[7] 张倩.延续性护理在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919-2922.

[8] Han Yanfei,Li Yanan,Yang Yundong,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Qilu[J].Journal of nursing,2017,23(2):28-30.

[9] Xu Liqin,Lin Jing,Zhou Jiahao,et al.Continuous care of senile diabetic cataract[J].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5,12(3):116-118.

[10]Tan Zhenqin.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care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uveitis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J].Journal of Qilu Nursing,2016,22(16):4-6.

猜你喜欢
老年性白内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视力测试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