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平正义与核心价值观

2018-03-30 05:15李迎春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

李迎春

摘 要: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探索公平正义的理论渊源,深刻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首先需要解决好公平正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225-02

自古以来,公平正义就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最高期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探索公平正义的内涵,才能深刻明白公平正义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渊源

公平正义内涵丰富而又高度抽象,公正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中制度和行为之合理性的一种道德认识和肯定评价……指处理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一种原则,即一视同仁和得所当得。”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先贤们也对公平正义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中国远古时代,当尧把天下禅让给舜的时候就告诫他:“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尧的意思是说上天的使命落在你肩上了,你要坚持中正原则、不偏不倚。先秦儒道墨诸家关于社会公平正义也有许多价值诉求。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是财富分配公平了,民众就不会感到贫穷,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国家稳定有序。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做到公平正义,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墨子的“兼相爱”主张,提倡利益共享,惠及人人。宋代的王安石实施一系列的变法,也是为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近代的康有为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倡导的民权就是要使人民享受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以上的理论观点虽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实现的可能较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理论出现的价值和意义,对今天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西方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公平正义思想的源头。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认为“正义是国家正义和公民个人正义的统一体。两者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最主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近代以来,西方逐渐形成了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公平正义思想,包括霍布斯、洛克等人。18、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把公平正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19世纪以后出现的功利主义公正观对社会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边沁和穆勒的功利主义公平观。美国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中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在他看来,只有建立起人们普遍接受的正义观,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组织良好的人类联合体。这些丰富多彩的正义理论反映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寻。

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平正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公正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社会之所以存在不公正,根源就是私有制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消灭私有制和阶级。马克思一生都在追求公平正义的事业。历数先贤们对公平正义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平等、公正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呼声。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也日渐提高。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首先需要解决好公平正义的问题,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

(一)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当前要加快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发挥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新任务,并对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废止劳动教养、严禁刑讯逼供等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法治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表明了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心。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了公平正义是全国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而司法机关则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依靠司法制度则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种手段。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公平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们的公平感失衡,必然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抓紧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来缓解收入差距。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还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分好这个大蛋糕。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强化税收制度的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使用税收杠杆,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打击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乎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而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首要原则,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习近平同志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覆盖面还不全面,要坚持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让农村人民也公平地享受到社会的医疗公共资源。还要增强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平性,让广大中低收入群体都能够获得享受社会福利服务的平等权利。

三、公平正义在中国的实践发展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党和政府也一直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奋斗目标,从未停止过追求的脚步。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可以说是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把经济建设当作我国的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他在南方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将共同富裕纳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人们公平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说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离开了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就会落空。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中国只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而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发展。

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强调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涉及全社会的重要战略问题加以解决。胡锦涛同志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要素,其中把公平正义放在比较突出的地位,还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坚持发展成果让人们共享,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统一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其他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公平正义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温家宝同志曾说道:“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充分表明了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我们还要实现司法、分配、教育等方面的公平正义,从而让太阳的光辉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并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標,为此必须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作为前提。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而我们只有做到公平正义才能实现三个“共同享有”,每个人才能梦想成真,中国梦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公平正义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石。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照亮中国梦。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权利平等是最根本的,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各项公民权利。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要打破财富、身份、权力、地位的固化和壁垒,让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机会。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规则公平主要指过程公平,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做到各项权力依法行使、公开透明,加强监督,杜绝潜规则。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做好每一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纵观古今中外学者对公平正义的探索与追寻,可以得知它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实现公平正义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赵苑达.西方主要公平与正义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5.

[3]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

[4]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

[5]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道德愤怒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