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作用 提高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

2018-03-31 11:22葛海燕陈火英陶懿伟方心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利用率

葛海燕, 陈火英, 刘 艳, 陶懿伟, 方心葵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

0 引 言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2号)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4号)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可见,实验与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在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实验教学设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1 实验教学设备现状

高校教学仪器设备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保证。高校实验教学设备主要承担着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课程、各类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及毕业设计等任务[1-2],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3]。近年来,国家持续关注创新性人才培养,重视实验环节,从国家、学校、企业等多层次、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增加投入,用于实验室建设升级、仪器设备的维护、改造及购置等,大大改善了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实验教学的顺利有序开展[4-5]。我院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承担学院本科生的实验实践教学,同时为本科生课外科技创新以及师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实践平台。实验教学实验室面积约2 800 m2,包括专业实验室、分类操作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等;实验室仪器设备将近1 000余台件,总金额达1 000多万元。中心每年承担各类实验课程约40门;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实践活动近30项;同时为来自农业、生命、环境等不同学院的多个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2016年,申请“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近80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设备的购置,其中除了部分陈旧仪器的更新、新开设的教学项目的实验设备购置外,还包括为了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购置专业领域内的“高、精、尖”的各类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种类和数目多,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仪器设备在管理上更加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甚至出现重复购买和闲置浪费等[6-7]。但作为主要支撑实验教学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模却相对不够[8]。中心现有专职人员11人,除去管理业务人员,真正从事实验工作的仅9人。在有限的人员配置下,面对众多复杂的仪器设备,尤其是近几年呈跨越式增长的仪器设备,如何合理配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率、高效完成实验和实践教学任务,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实验技术人员是关键

实验室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着学校实验室建设、日常运行与管理、实验课程的设计、教学与指导,在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任何高级的仪器设备,都离不开经验丰富、高水平的仪器管理人员的操作使用与维护。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关键[9]。因此,应当从多层面采取措施,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在实验技术岗位上的作用,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2.1 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定位

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实验教学更是被看成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处于从属地位[10]。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教职员工中一直不被重视,且待遇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11]。同时,由于不被重视,待遇低、职称晋升通路不畅等问题,除了在岗的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外,人员的流动相对频繁,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大大下降。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全面实施,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改革也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8]。众多高校普遍意识到“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实验室要有一流的实验室队伍”,都在探索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6,10,12-13],如设立正高级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晋升空间;创新实验系列岗位;设立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荣誉计划;建立多项实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等。通过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成长发展体系,让实验技术人员具有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从而从主观上要求进一步发展,工作积极性提高,从而提升各种业务能力。

2.2 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各环节的作用

(1) 做好新购仪器的购前论证。学院在进行教学设备购买预算时,由于时间紧迫、某个实验的临时需求、仪器设备金额不大等原因,没能够对现有的同功能的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新购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效益等进行有效预测,造成某些仪器在购买后,实际利用率很低,甚至是重复购买或闲置。并且,与科研设备的数量少、功能先进性完全不同,教学仪器设备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学生,一般数量多、功能相对简单,教学和科研用仪器设备在功能、型号、价格等的选择上各具特点。因此,在教学仪器的购前论证过程中,应当让熟悉实验室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使得新购仪器设备真正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新购仪器的使用率。如中心在进行“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过程中,让实验中心的实验人员对所有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清查,并对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实验教学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所需设备的功能、型号、价位等进行多次讨论,最终形成拟购设备清单,在设备购买前进行充分论证,保证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新购仪器的使用率。

(2) 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4]。实验仪器需要定期进行各种维护保养,检测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由于实验教学设备使用的特殊性,其维修保养等工作与其他仪器设备有差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这样的故障一般实验技术人员可以自行维修,不需要通过层层反馈、联系厂家或售后部门来专门维修。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设备管理的主体,通过各种措施,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参加学习和培训,了解仪器设备一般故障的检测维修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能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 实施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已成为社会共识。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负责全院所有专业的各类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齐全,而且由于近年来各种渠道的投入,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在质和量上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但是部分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专业特性,其在实验教学上的利用率极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科研人员确有所需,如果将这些实验教学设备向科研开放,与科研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解决部分教师缺乏仪器的困境,而且可以将利用率低的教学仪器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

(4) 开发仪器设备的新项目及功能。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将科研项目反哺实验教学,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将闲置或利用率低的仪器使用起来,提高其利用率。例如,在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中,其中实验项目“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使用的仪器为“智能中流量大气采样器”,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配置了4台相同的仪器,每年仅开设一次该课程,因此,该仪器的使用频率仅为每年1次,使用率极低。通过与任课老师探讨,针对近年来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监控的重视,结合科研平台的大型仪器气相色谱质谱仪,开发了一个新的实验项目,即“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室内TVOC含量”,该实验项目提高了相关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该项目是以科研内容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实验项目的新颖性与应用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5) 做好仪器设备的后期处置,做到物尽其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缩短,一些未到使用年限,性能良好的仪器闲置率较高,许多单位将其闲置于角落,等到报废年限直接报废。对于这部分仪器设备,应妥善处理,可以开发仪器的其他功能,或进行改装,转变功能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使用效率。以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基因扩增仪为例,基因扩增仪的主要元件是温控系统,第一代仪器由3个加热水槽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更新热模块飞速,逐步更新为半导体、金属模块,控温越来越精密高效,第一代基因扩增仪已被淘汰。但是,对于教学来说,现代先进的基因扩增仪也有缺陷,主要是目前这些新型的仪器设备基本采取封闭式设计,虽然操作简单便捷,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验后很难了解仪器的原理,教学效果不佳[15]。因此,如果将不同时代的新旧仪器加以对比,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而且,从仪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让学生能对专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有深刻认识;同时,根据仪器的工作原理,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例如第一代基因扩增仪的主体可以作为水浴锅使用,通过挖掘它的各项使用潜力,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对于一些淘汰报废的仪器,可以进行零件拆解,用以进行其他相关仪器的简单维修。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掌握优势,发挥其在专业和仪器管理上面的各种潜力,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3 结 语

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仪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及功能开发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高校综合改革的实施阶段,高校各部门应该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多样化的积极激励措施,改革和创新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技术人员致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参与实验教学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发挥其功效,最终提高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仁懿,袁建立,史小明.生态学实验室资源的教学科研共享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285-288.

[2]郑传明,胡长文,黄如丹,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开放资源共享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382-384.

[3]郭莹莹,马文渊,李丘林.提高教学实验设备使用率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63-266.

[4]刘毅, 王定基.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特点及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5):145-147.

[5]周颖,田在宁,陈凌懿.把握重点工作环节提高仪器设备实用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88-291.

[6]叶二妹,王金明.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利用率最大化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84-287.

[7]张学平,蔡颖.提高高校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初探[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8(26):178-181.

[8]李霞,梁齐.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7):5-8.

[9]徐世同,曾繁丽.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52-154.

[10]蒋嘉烨,可燕,韩志芬.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389-391.

[11]刘艳,孟威,邵妍,等.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81-183.

[12]贾严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20-223.

[13]杨富琴,于文静.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396-398.

[14]廖晓燕,陈子林,邱国福,等.充分发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仪器维修职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269-271.

[15]胡芳,赵亮方.高校自制实验教学设备的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42-43.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利用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