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环境探究

2018-04-01 09:30秦春梅
市场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人员法律

◇秦春梅

一、会计环境基本理论

1.会计环境的定义

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及发展的各种客观条件。站在国家角度,会计环境可分为国内会计环境和国际会计环境。站在企业角度,会计环境又分为企业会计内环境和企业会计外环境。本文选择我国国内企业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对我国会计环境的研究进行探讨。

2.会计环境的组成

由于发展水平各异,各国会计环境的发展及细分程度亦不尽相同。美国会计学者将会计环境进行归纳,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教育因素、资本市场、企业所有权性质、国际联盟等。而英国会计学者认为,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有:法律体制、企业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税收体制、会计职业界力量和偶发事件等。

通过对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发现我国会计环境因素研究的缺少,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企业组织形式、税收制度及融资渠道等的不完善。所以,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及立法特点,本文结合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将会计环境具体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和科学技术水平。

3.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前辈研究的梳理,以及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归纳,本文将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我国市场远未成熟,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政府对市场开始简政放权,但是,受长期文化教育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重视,人们思想偏于保守,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难以提升经济增长空间,会计人员的素质总体较差,国际化高级会计人才较少。随着XBRL财务报告和财务信息共享平台的推广,我国的高级会计人才供不应求,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完善正在积极进行中,政府和社会也一直在强调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市场在监管环节存在漏洞,相应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导致钻法律漏洞的资本敢于以身试法,损害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淡薄的人民群众的权利。

二、会计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影响

1.会计国际趋同发展概况

会计国际趋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经济进步的驱动因素。成立于1973年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适应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颁布一系列会计规范。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的巨变,如重大财务事件的曝光、金融风暴的袭击及跨国贸易往来频繁,加快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及推广,进而促使了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欧盟集团、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由于自身发达的经济市场,在国际会计趋同的发展过程了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会计国际趋同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的国家及地区,如南太平洋地区、东盟各国,为了协调地区发展、追求与国际经济发展同步,有选择性地借鉴甚至全盘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相对落后,会计规范及会计师事务起初采用美国会计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政府及学者开始对会计准则进行探索。然后,加入国际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我国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接着,国际会计环境的巨变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影响及经济发展的冲击,促使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迅速发展。

2.会计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影响

我国会计环境主要包括了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及科技发展水平。我国长期的政治立法集权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教育及科技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说闭关锁国惨痛的历史教训,使我国政府认识到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必要性,那么发达国家经历的经济大萧条,使我国政府应认识到与国际发展谨慎趋同的重要性。会计国际趋同,是适应国际发展速度的必要过程,同时影响我国政治首脑的认知和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的推广,亦需要我国政府提供良好的政治法律支撑环境,进而影响着我国经济、教育及科技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会计环境的对策

1.贯彻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政府公信力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引起政府、企业及社会团体的高度重视。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领头羊及指挥者,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大保障,只有切实保证了自身的道德法律建设,才能增强整个社会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才能推行并贯彻财会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及社会团体的信用意识与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之间产生强烈的关联与互动效应,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市场治理体制

随着电子商务在多重领域的迅速发展,加快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等财税改革步伐,落实“营改增”方针政策。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而实现会计国际趋同,重要条件是拥有发达和完善的资本市场。我国应逐步开放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时加大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创新力度。针对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错位,政府应贯彻简政放权手段,减少对市场的介入,着重于市场机制规则的制定。另外,在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及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到: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改革方案;推进改革方案试点工作,检测其可行性和经济影响;抓好改革措施的实施及监督,及时反馈实施效果,不断改进方案质量。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合规履职的自觉性

会计国际趋同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极高。鉴于此,政府、企业及社会团体应予以充分重视。政府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纯洁度,然后在法律建设上提高会计制度的质量,与民间组织合作,加强会计市场监管力度,抑制财务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将职业道德素质落实于法律规范,会计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三观,来维护法律的有序执行;在道德建设上,与社会公众共同弘扬、倡导良好的会计文化,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优先原则。另外,为了适应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的需要,高校应当加强会计专业的初步教育,培养学生对会计的认知和爱好。企业应当积极培养属于自己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他们对于本企业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会更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平稳运行和企业战略实现。

4.深化会计信息化,加强XBRL领域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财务信息共享的普及及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广泛运用,是会计国际趋同的必然趋势。首先,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科技交流,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其次,在国家扶持下,会计软件开发商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最后,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加强会计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术研究及专题研讨,将技术开发的成果转为理论进行推广,进而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

[1]Jeffrey S Arpan,Lee H Radebaugh.国际会计与跨国公司[M].陈颖源,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2]唐云慧,夏丽琼,苏楠.浅谈我国中高级会计人才紧缺的成因和对策[J].商业会计,2013(13).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会计人员法律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