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和技巧

2018-04-01 23:16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听众主持人广播

李 佳

兴安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乌兰浩特市 1374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互联网迅速普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促进了传媒行业的深度变革。传媒行业竞争激烈,变化和革新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并非易事。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没有像人预言的那样走向衰落,被时代抛弃,是因为其自身有着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优势。

一、广播的特点

(一)时效性强

广播是靠声音为传播载体,单纯的声音采集要比电视的声画采集要简单的多。通常仅仅需要一台录音设备和一个播音主持人就能完成播音工作。因此,时效性是电视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在重大的事故面前,更加能够迅速的播报新闻。在内容的编辑制作方面也是如此,在准备好素材、音乐、音响之后,播音员到位就能完成播音工作。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能够跨越场所、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广播最大限度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同时接听方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听众可以依靠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收听节目。而电视具有画面,而且质量要求更高,在采集、制作、传播的即时性上不及广播,报纸杂志等纸媒在采编、审核、排版等一些列流程之下更是难以实现信息的迅速传播。

(二)诉诸听觉

广播的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等要素,广播的声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声语言不仅仅承载着内容、传播着信息,还体现一种复杂的情感。播音主持人的音色、音质、语气、语速快慢等不同,所传达的情感就会不同,受众会因为这些声音的因素与播音主持人产生心理共鸣。同时音乐与音响也能配合有声语言调动听众的情绪,引发听众的幻想与联想。令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广播节目多种多样,有的是一个人进行独播,有的是两个人配合播出,有的是朗诵,有的是音乐专题节目。节目类型的不同也会使声音的传播特点不同,带给观众的感受就会不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广播的特点,而靠声音传播,只能诉诸听觉,给了听众更大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听众对节目及播音主持人充满了认知与探求的情感偏好。就如,听众听到一个浑厚大气的声音,会在脑海中形成高大帅气的男播音员的形象。而声音圆润甜美的话,听众会把其想象成秀丽乖巧的美女,甚至会爱上这种总声音。

(三)流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增多,广播由于诉诸于听觉,解放了人们的双眼。因此,更加适合在拥堵的路上缓解人们等待的焦虑心情。特别是在大城市,广播更多的出现在交通工具上,上车打开收音机,下车关闭收音机是常态。另外,老年人是收听广播的主要群体,能满足老人在公园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新闻的需求。相比于广播能够解放听众的双手与双眼不同,电视等媒体要求受众只能坐下来,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广播能使受众“一心二用”,充分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听众可以边听广播边做其他的事情。同时听众收听广播时注意与无注意交替出现,大多数人收听广播是一种随意性行为,是一种尝试性收听,停留在某一节目上也是若即若离的,关注时引发思考,进入状态。

二、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

(一)线性特点

广播单纯的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因此具有线性传播的性质,即“覆水难收”,播音主持人一旦出现语言上的差错,即使及时的纠正,也难以弥补错误,消除影响。因此,声音是不可逆的,稍纵即逝。播音主持人要抓住听众的收听心里,适应听众的收听习惯,在语言的句式上,尽量简单简短,用词要大众化,发音要准确清晰,语速要快慢适宜,语言要流畅。正是由于广播只能靠声音吸引听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听众的耳朵,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使其长久关注节目就极为重要,要对“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精准、高效、细腻。把最为重要的事情,最有新鲜感的话题,放在前面,用标准的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出来。

(二)想象性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对广播最为形象的描述,广播语言要充分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听众构造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是广播最大的魅力所在。广播播音主持语言具有充分的想象性,这种想象性来自于播音主持人对听众内心经验,情感偏好,价值取向的捕捉,根据听众需求,根据节目性质,在语言表达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音色、语气、节奏等特色,满足听众的想象需求,听众收听到节目后,产生自己的情感评价和主观想象。而听众的情感又产生于想象,只有对播音主持的声音产生情感,才能对节目进行持久关注。广播通过声音作用于听众的感觉,通过播音主持人的语气、语调,听众才能产生参与欲望,感知主持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是说播音主持的过程是无形之中在进行着一种情感互动。

(三)创造性

广播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践艺术活动。广播是听觉媒体,这就决定了广播语言要适合听觉要求,悦耳动听、通俗易懂是基本要求,广播播音主持人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进行传播活动,对听众进行讲解,与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让听众记得住。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开始受到众多互联网平台的挑战和冲击,广播播音主持更应该改变“照本宣科”“看字发音”的呆板做法,创造有特色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

(四)互动性

有声语言是广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与其他的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有声语言要与音响、同期声、音乐等相互配合,达到良好效果。同期声是报道过程中记录的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音等,它能增加广播的真实感、感染力、说服力,让听众身临其境,这是广播播音主持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播音主持人要与同期声等相互配合,才能使报道生动完整。广播节目通常会设有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互动方式,播音主持人与听众可以及时、频繁的交流,另外主持人与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也会进行言语上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播音主持人在互动中要保持一种谦逊礼貌的用语原则。除此之外,广播播音主持人与听众更是一种隐性的互动关系,虽然这种互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是最为普遍、重要的关系。播音主持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听众产生的影响,采用听众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播音主持。

三、广播播音主持的技巧

(一)用语规范,提高专业素养

广播播音主持语言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节目万无一失,并能够适时抓住听众的耳朵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电台兴起,传统的广播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对播音主持人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专业素养上下功夫。优秀的广播播音主持人要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洪亮,在播音主持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承担起语言示范的责任,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心感受听众的感觉。注意在语音、语汇、语法的使用上符合普通话的要求,遵从普通话的规范,更好的展示广播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追求用语的规范并不等同于抹杀掉多样化的风格。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遵循用语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节目性质、听众要求、自身条件等,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个人独特风格,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播音主持水平。

(二)融入情感,提高语言感染力

声音是广播进行信息传递的唯一方式,播音主持人不能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难以通过面部表情观察听众的情绪,因此广播播音主持人要将情感寄托在声音之中,并做到感情真挚,与听众建立起信任关系,得到听众的喜爱与支持。广播播音主持人要做到“以情感人”并非易事,真情往往是稀缺物品,播音主持人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经验,以帮助自己明确创作思路、创作目的、创作手段,用声音最大限度的调动听众的感觉、想象,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并长期关注节目。优秀的广播播音主持人应该是喜爱并善于表达的人,在节目中并不是“要我说”而是“我要说”,并进行情感表达,把握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声音中,表达充沛的情感,让听众产生心理满足感。

(三)平民角色,力求表达得体

传统的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广播播音主持人也经常“曝光”,“神秘感”被打破,广播播音主持人作为媒体从业者,不仅能展示“声音形象”,也能展示外在形象,网络视频和户外主持对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也有了外在的要求,如修饰得体,手势自然协调,与有声语言相互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听众,更要明确自身定位,要与听众坦诚的交流。广播播音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灵魂,只有深层次的融入节目,融入听众之中,才能与节目风格相统一,与节目听众沟通互动,做好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桥梁,真正等到听众的认可。

(四)顺应潮流,适时作出改变

近年来,建立电台的门槛大大降低,广播平台瞬间泛滥成灾,但是真正活跃并被持续收听的只有极少数特色比较鲜明的,并有优质内容的播出平台。未来的广播必将更加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仅仅音乐节目就能细分出流行、摇滚等不同风格。广播在内容的生产上要顺应这样的潮流和趋势。广播播音主持工作者作为内容的创造者和语言的传播者,要能够紧随时代潮流,适时作出改变。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之上,创新语言的表达方式,变化风格,这就要求广播播音主持人有更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更高的职业素养。一方面,涉猎广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走细分化,专业化道路,争取在某一领域做精做细,做到独一无二。

广播播音主持工作者不能被眼前的繁荣所迷惑,认为传统的广播永远不会被取代。一定要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掌握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个人的主持魅力,并顺应时代潮流,制作更多满足听众需求的广播节目。

[1]柴.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节目播音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3]王娟.浅析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和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6(02).

[4]黄华.试析4G时代给广播播音主持工作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声屏世界,2017(06).

猜你喜欢
听众主持人广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