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在传承创新中开出璀璨之花
——观黄定山导演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有感

2018-04-02 03:33范忠东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二黑重排小芹

文/范忠东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曾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

此次亮相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的歌剧《小二黑结婚》,重排工作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舞剧团、民族乐团的演员们承担,担任此次《小二黑结婚》重排的总导演是原总政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黄定山多年工作在歌剧创作一线,对于如何传承民族歌剧、如何创作现实题材歌剧、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着自己独立的深入思考。

歌剧《小二黑结婚》在黄定山总导演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舞剧团和民族乐团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又一次地将中国的艺术审美及具有传承意义的特色民族歌剧直观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让观者无不称赞叫好。

笔者通过观看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排的歌剧 《小二黑结婚》,感受到了民族歌剧的魅力。这是一场听觉视觉的享受,也是一次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味,让人精神振奋。同时,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歌剧更加民族化大众化。

首先,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小二黑结婚》故事要为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观众讲什么?

笔者自2004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离开北京后,由于工作原因少有观看过国内院团表演的歌剧,这次观看歌剧《小二黑结婚》,让笔者领略到国家院团专业风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深厚艺术魅力,更享受到了一次精神与艺术的饕餮大餐,令人回味无穷,过目不忘。

舞台艺术的欣赏取决于观众的大众审美,只要是观众喜欢的,简而言之,这个“东西“就能实行普惠,让艺术走进普通群众的生活,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也会成为人民大众随口而唱的生活小调。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1943年赵树理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小说,描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东南部抗日民主根据地“刘家峧“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自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迷信思想严重,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视财如命,贪求彩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垂涎小芹已久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经过结合中国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及戏曲音乐,再加上众多优秀的歌剧演员真情演唱,为这个“顺理成章“的故事起到了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强了这台歌剧的民族性、群众性、革命性和观赏性。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一部具有民族性、群众性、革命性和观赏性的作品。它的可观价值提高就在于它既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又是一部适合大众、富有民族特性及可观性很强的作品。没有枯燥的剧情及浮躁的“炫技“,诗意点儿的概括,它就像秋天里的一片凉风,吹进了观众的视线,令人感受到了在秋天这个收获季节的美却无法忽略这迷人季节的到来。

人物情感真挚、剧情乡土气息浓厚、故事诙谐幽默且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是笔者观看后对这部歌剧的基本认识。歌剧《小二黑结婚》是一部贴近大众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作品的主线以小二黑与小芹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贯穿了整部歌剧,打破了旧社会封建旧俗的父母包办婚姻思想意识和现实。笔者认为,他们俩在争取恋爱婚姻自由之间发生的故事就是这部艺术作品里的可观价值所在,因为它针对当时的旧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的思想和做法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批判。即使将这个剧的戏剧冲突放置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话题。现在的社会也还存在着这种父母干涉儿女婚姻的事情。

其次,诞生在20世纪的经典文艺作品,我们今天重排的意义是什么?

近几年来,中国的艺术作品重排复排之数不计其数。那么对于优秀的经典艺术作品的重排复排,其意义是什么?笔者认为,这种意义在于传承和创新,是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对经典作品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情怀,是向每一部经典艺术作品的致敬,是向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学习,是体会和咀嚼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经历。重排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将这些不一样的情怀运用到新的艺术创作中,使得艺术作品更具备“真实““真诚““真挚“的价值。

通过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观看此剧,让笔者直观地欣赏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作品《小二黑结婚》。比如二黑的父亲二孔明和小芹的母亲三仙姑在第四场和第五场幕间时出现在舞台上,我认为这是黄定山导演的精心设计。这一情节的处理让观众们不觉得舞台上空,在欣赏幕间曲的时候也观赏到为了儿女婚姻而烦恼的二黑爹与小芹妈的打骂,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此剧的矛盾冲突,既饱了耳福又饱了眼福。又比如在歌剧的最后,小二黑与小芹通过与有着深厚封建思想的父母斗争和在边区政府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进入洞房。用一副院门贴上一对喜字而呈现在舞台上,展现出喜气洋洋的氛围。这一舞美的设计简单明了,富有喜气,给人一种整个舞台就是新房的感觉。在这一富有喜气舞美的衬托下,村里的人们在新房前欢快起舞,庆祝对恶霸势力、封建迷信、愚昧落后进行斗争的胜利,歌颂新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歌颂小二黑结婚。

我觉得这种不一样是黄定山导演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深入思考,是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大胆创新,是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致敬,是对歌剧本土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探索,同时,也是黄定山导演发自内心对经典艺术作品的真情实感。这种“真“足可以穿透观众的心,它可以像领航一样带着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也是观看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最为打动我的地方,它也必将赋予艺术领域更加厚重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如何创作出民族化大众化的歌剧,是留给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时代命题。

说起民族歌剧,很多人能哼上几首经典唱段,如《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小二黑结婚》中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江姐》中的《红梅赞》等等,但从总体上看民族歌剧让百姓记得住、传得开的作品并不多。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如何让歌剧民族化大众化?

近年来,文化部通过举办中国歌剧节、开展纪念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等,大力扶持民族歌剧传承发展。

诞生于半个世纪之前的《小二黑结婚》民族韵味浓郁,唱段脍炙人口,故事、人物充满生活气息,剧情可观性强,从而超越时代并得到了今天观众的喜爱。这是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表现手法、美学架构在今天仍有借鉴、学习意义。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必然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包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必然是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声音、民族的故事,方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世界的认同。

正如总导演黄定山所说:“在民族歌剧创作过程中,曾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例如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汉语有四声,如何写宣叙调长期困扰着大家。而《小二黑结婚》解决了这一问题,该剧结合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戏曲元素,音乐旋律和节奏走向都以汉语语言的音调和语气为依据。“

笔者认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用文艺作品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就要以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今天中国人的情感,就要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听取老百姓的心声,采写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一定要深入研究和推广老一辈艺术家们创作的成果,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经典民族歌剧,研究这些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唱段、剧情设计、人物形象、音乐素材等,然后以现代化的手段重新编配,从而来满足适合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中国歌剧只有讲好中国故事,走进生活、贴近人民才能实现民族化大众化,这也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前进方向。

总之,民族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成功上演,这说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是一座丰饶的宝库,仍有不少潜力可挖,理应成为当代歌剧创作的不竭源泉。民族化和大众化,仍然是中国歌剧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歌剧艺术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创作出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味的民族歌剧,谱写中华民族文化新的史诗。★

猜你喜欢
小二黑重排小芹
一种基于FPGA+DDR3的雷达数据高速重排方法
邻居家的“小二黑”
《小二黑结婚》的接受史:从经典走向平凡
岩畔花
彩排
按大小快速实现数字重排
桃花丘
花是谁摘的?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革命精神与悲剧人物塑造
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及对我国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