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轮理货企业“人安合一”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8-04-02 06:46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0期
关键词:理货合一青岛

(青岛外轮理货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人安合一”安全文化概述

外轮理货行业受外轮理货业务范围影响,业内安全文化建设相对封闭。近年来,随着理货权限下放,各理货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外轮理货企业应该结合业务发展实际,创新“人安合一”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而“人安合一”安全文化,是对“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高度提炼和具体诠释,本质上是让员工与岗位、工作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企业安全文化。做到人在安全就在,人走了安全的环境还在,从而做到安全始终如一。

二、外轮理货企业“人安合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外轮理货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理货人员的安全素质,理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外轮理货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坚持“人安合一”安全理念,对破解安全管理瓶颈,促进外轮理货企业安全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安合一”文化,是外轮理货企业安全发展的灵魂。人安,则企业安;人安,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打造“人安合一”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内在本质需求和灵魂。

一方面,“人安合一”文化作为外轮理货企业人文组织的上层建筑,凭借自我内聚、自我调控、自我延续等功能,可以传达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产生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人安合一”文化可以培育企业员工增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稳固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二)“人安合一”文化,是适应外轮理货企业生产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外轮理货企业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新开发的棉花取样、监卸、PSI装运前检验等业务具有货种多样、布局分散以及“货主码头”管理封闭等特点。外轮理货企业安全管理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日趋明显。因此理货企业只有将理货业务的个性化安全融入到安全文化,才能适应理货安全生产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三)“人安合一”文化有助于激发外轮理货企业的创新及市场开发能力。当前,外轮理货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安合一”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特色安全文化,对安全理念、安全知识空间、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外轮理货企业要想创建“人安合一”文化,就必须持续拓展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广度和深度。知识影响思维,思维决定创新,学习与创新的良性循环必将推动创新及市场业务开发。

三、外轮理货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问题

外轮理货企业点多、线长、面广及全天候24小时作业的特点,加上港外市场开发委托业务的广泛开展,使其面临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外轮理货企业虽然纷纷加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各企业建设程度参差不齐,仍然存在着如下不足:

1.安全理念存在偏差或误区。员工对安全管理缺乏认知,存在抵触情绪,外压式管理,应付式检查现象依然存在。

2.缺少大安全、系统安全思维。外轮理货作业存在大量的交叉、交互作业,外轮理货企业对交叉、交互作业关联单位安全隐患给自身造成的安全风险缺乏有效管控。

3.安全教育存在局限性。一是安全文化内容自上而下逐级传达的被动性;二是周期性宣传教育的滞后性;三是受众水平的不平衡性;四是相关活动宣传的片面性;五是教育形式存在单一性。

4.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安全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5.安全管控重点不突出,存在缺位现象。

6.安全标准化程度不高。

四、青岛外理“人安合一”安全文化建设应用实践

在当前形势下,笔者结合青岛外理的“人安合一”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实践,认为理货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推广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科学的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青岛外理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人本为先、理念沐心的思想。通过开展安全温馨警示语、安全岗位格言、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承诺等活动,广泛调动员工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兴趣和积极性,破解了员工对安全管理的惧怕心理和抵触情绪。员工将安全变为了自身本能的内在需要。

(二)顶层设计,树立理货大安全、系统安全思维。外轮理货企业尽管属服务型企业,没有专属作业区,但仍要规避理货作业相关方带来的风险,青岛外理一方面积极构建公司、理货中心、理货队、班组“四级”安全管理格局,对理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进行时时反馈,层层剖析、评价,全面掌握交叉、交互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主动与码头装卸公司、理货委托单位签订安全备忘录,建立安全互信、联动反馈机制,对“人环物”等不安全因素进行相互监督,并定期召开安全协调会,共同分析、评价安全效能及问题对策。

(三)创新教育载体,提高员工学习热情和安全技能。近年来,青岛外理不断创新多元化安全教育载体,积极对安全知识分类汇编,先后分类编写各类安全知识手册20余本,近30万字;先后拍摄和展播安全微电影和安全公益视频片60余部,累计展播微电影1200余场次。

除此之外,青岛外理还广泛开展员工安全系列主题活动。如举办“一把手安全公开课”、“画说安全”安全生产漫画展、安全知识竞赛、编演安全小品、相声综艺节目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感知、认同、接受、践行安全文化,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四)构建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打造安全“手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工作面广,受益面大,需要依托大量信息载体进行传播。近年来,青岛外理联手网络科技公司着手推进安全“手文化”,员工学习自由度更高,时效性更强。

一是推广手机App安全学习软件。以安全知识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岗前安全测试系统,构建人机交互平台,培养员工安全学习的自发性,并通过测试反馈员工的安全认知水平。二是建立公司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时令安全文化,员工在分享安全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互动交流,增强了学习热情。

(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安全管理者水平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安全素质。为此,青岛外理制定了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从待遇、学习上为员工提供保障,鼓励促进员工通过自学深造,考取国家安全工程师、评价师等职业资格。广大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专业安全知识得到有益补充,安全知识素养大幅提高。

(六)应用新技术,重金打造本质安全型环境。为彻底解决港口理货中存在的人机交互、人货不分离带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青岛外理运用科技手段,持续投入重金,大力推进“智能化”理货项目,突破了传统理货工艺束缚,促进了理货方式的升级换代。预计到2018年底,青岛外理将在全部台桥吊上实现了智能化理货,真正意义上做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

(七)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青岛外理高度重视企业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早在1996年,公司安全质量体系就率先在理货行业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认证。近年来,青岛外理积极参与国家《港口仓储及理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和达标考评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于2017年在全国港航界率先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认定。

综上所述,理货工作在现代港口物流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理货业务的不断拓展,安全生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日渐凸显。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外轮理货企业应结合实际,加大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力度,为理货企业的长效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理货合一青岛
人剑合一
连云港港开启集装箱码头智能理货全覆盖时代
连云港港开启集装箱码头智能理货 全覆盖时代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上海外理实现实时销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