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在建筑形态创作中的应用

2018-04-02 17:58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格雷戈褶子林恩

(沈阳金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数字建筑”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用数字技术手段参与建筑设计与建造的技术和思想革新。数字建筑设计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兴起,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它以强劲的势头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当今许多著名的建筑院校纷纷开设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的课程或研究;越来越多的先锋建筑师及事务所也开始进行数字建筑设计实践,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如FOA、UNstudio、NOX、渐近线等设计事务所将数字技术运用在实际项目之中,建成了一些实体建筑并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参数化数字建筑”,设计师采用的全新的设计技术手段,对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式的设计进行了颠覆,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多学科知识,模糊理论、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涌现理论、非标准数学分析等理论的引入,为设计者拓宽了思路,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非标准的建筑形体,给人们展现了动态的、非稳定化的、有序的结构。“非线性建筑设计”,注重设计中的多元和动态表现,与今天的复杂性科学结合,建筑作为一种“复杂系统”的出现。建筑不可能离开场地或社会环境,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若干因素(场地的外在因素和拟建建筑内部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形成了力和关系,它们共同作用生成建筑。非线性建筑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区别在于更偏重于系统性和复杂性,而难点之一是把场地内外的各种因素转换为不同的参(变)量(Parameter),并且制定一系列规则,以此建立参数模型(Parametic Model)。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数字建筑事务所成立,同时,很多传统的事务所也都不约的开始关注数字建筑的发展动态。世界范围内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一些代表性数字建筑,如哈迪德的萨拉戈萨廊桥(西班牙)、雷泽+梅本RUR事务所的0-14(迪拜)。各种交流会议和展览也纷纷举办,例如在北京,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由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与尼尔·林奇合作策划。各大建筑院校的研究和先锋事务所的不断尝试为未来数字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随着哲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重新认识生命本体及生活意义。这些变革为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建筑设计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及建造技术的迅速发展。1997年,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英国AD杂志上发表一篇序言,题目为:“非线性建筑:新科学=新建筑?”,标志着非线性建筑一词的正式提出。詹克斯在文中简述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即复杂性科学。并预言非线性科学所带来的建筑将在未来得到极大发展。但是詹克斯在文中没有对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影响作进一步阐述,仅仅指出了建筑界已有的三个与非线性科学对应的建筑,分别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辛辛那提阿罗诺夫中心和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理由是这三个建筑部分的运用了计算机非线性的方法来生成。

其实,早在1995年,格雷戈·林恩在《哲学与视觉艺术杂志》上就发表了《泡状物》(blobs)一文,他针对于数字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泡状物”的概念,用以表示不能被还原为更简化物体和更简单形式的基本单元,而泡状物的融合则兼具了连续性和差异性。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运动兴起的信号,有评论家认为,“格雷戈·林恩提出了一种对笛卡尔还原主义的批判”。此后格雷戈·林恩相继发表了多篇关于数字建筑研究的论文。格雷戈·林恩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无纸化工作室”(Paperless Studio),一直进行数字建筑理论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数字建筑的生成理论,对当今数字建筑生成理论影响巨大,为数字建筑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格雷戈·林恩是数字建筑理论上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他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理论框架,并不断完善,国际及国内研究数字建筑的学者无不受其影响。如果说盖里为数字建筑的建造问题开辟了道路的话,格雷戈·林恩则为数字建筑的理论建立了好的基础。林恩的理论在哲学上来源于吉尔·德勒兹思想,他把德勒兹的相关思想引入建筑学并重新解读。

b.吉尔·德勒兹的影响及褶子思想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作为思想领域的游牧者,他创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和美学概念,其哲学思想也逐渐成为当今建筑界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1988年出版的《褶子——莱布尼茨与巴罗克风格》一书,褶子是书中阐发的关键概念,是对莱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单子论》创造性的解读,德勒兹将“单子”概念与巴洛克风格结合,发展了褶子的概念,褶子就是差异与重复,并用褶子解释了物体的形成规则。借助褶子的概念,德勒兹引出了游牧思想,并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观之中。在数字建筑中,单子和褶子概念解释了曲面的形成,单子就是组成曲面的最小的元素(格雷戈·林恩提出的泡状物概念参照了单子的概念,泡状物更针对于林恩自己的数字建筑实践),并按照褶子的方式排列组成了外在形式。德勒兹笔下的褶子和单子概念便是格雷戈·林恩“泡状物”的思想来源。“泡状物”,用以表示不能被还原为更简化物体和更简单形式的基本单元。林恩提出泡状物概念,是单子的现实化和数字化的缩影,两者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国际上,众多的建筑师及建筑事务所都受到德勒兹思想的影响,发展出了自己的处理建筑的理论和手法,如FOA、NOX、UN studio等设计事务所,其数字实践也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德勒兹的褶子的思想,但都不够完善。他们作品的弯曲的形式、互动交流、内外的穿插都是“褶子”思想的表现。褶子的思想表达了一系列建筑生成观念和建筑形式的形成法则。

无论是今天广泛讨论的“连续差异性”,还是建筑的折叠,或是建筑中的复杂和生成,都部分的运用或曲解的运用了德勒兹的哲学。当代数字建筑的强调的差异、连续、平滑、生成等概念均受德勒兹思想的影响,其的哲学概念与当代建筑非线性化的趋势不谋而和,德勒兹的哲学为数字建筑和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哲学根基。因此,德勒兹哲学思想对建筑生成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其哲学思想在建筑学方向的拓展研究还远远不够,现有的一些研究也不够系统完善。

【参考文献】

[1]付以榕.折叠空间[D].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6,3.

[2]虞刚.数字建筑的崛起[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格雷戈褶子林恩
褶子的迭奏:德勒兹论巴洛克艺术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
麦格雷戈综合格斗摇钱树
论德勒兹的褶子思想*
只要我们在一起
麦格雷戈 最具争议的格斗家
自动美颜
麦格雷戈理论在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很有意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