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8-04-02 07:00王秀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临床效果

王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性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1、3.030、3.141、2.921, P<0.05)。术前,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9, P>0.05);术后1、3个月, 实验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9、3.852, 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 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也可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hysteromyo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sexual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8.571, 3.030, 3.141, 2.921, P<0.05). Before operatio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ual quality of life score (t=0.749, P>0.05). In postoperative 1 and 3 month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sexual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289, 3.852,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shows affirm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hysteromyoma, and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sexual quality of lif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Key words】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Hysteromyoma; Clinical effect

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等术式帮助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1]。本次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是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其性生活质量和临床指标的影响, 希望可以为临床子宫肌瘤的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法分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28例单发肌瘤, 12例多发肌瘤;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43.53±4.84)岁。对照组患者中26例单发肌瘤, 14例多发肌瘤;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43.26±4.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手术步骤如下:第一步, 将长度1 cm的脐孔上缘切口做好, 成功置入腹腔镜和套管, 腹腔镜下完成左右下腹穿刺, 再然后将1 cm套管与5 mm套管置入, 再将5 mm套管置入脐耻间, 最后在阴道里置入杯状的子宫器[2, 3]。第二步, 在子宫两侧使用电凝器电凝切断圆韧带、韧带和输卵管, 对子宫平举上推并分离膀胱, 对腹膜反折后下推膀胱一直到宫颈外口, 完成阔韧带前后叶的分离工作。第三步, 对举宫器向上推, 在阴道穹窿凸起后在阴道前后穹窿采用单级电钩洞穿, 将气腹关闭, 取出举宫器使宫颈充分显露。牵拉宫颈, 指引洞穿位置同时将阴道黏膜环宫颈根据手术要求切开。第四步, 使用电凝方式将子宫血管、主韧带以及宫骶韧带切断, 然后娩出子宫。第五步, 使用1号微乔线将阴道残端缝合, 再将纱布填塞在阴道, 然后检查没有出血后对盆腔进行清洗, 手术结束[4]。

1. 2. 2 实验组 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为:第一步与第二步与对照组相同。第三步, 将两侧主韧带、子宫血管以及宫骶韧带使用电凝切断。第四步, 上推举宫器后在阴道穹窿凸起时举宫器杯缘应用单击铲, 环切阴道穹窿完成子宫断离[5]。第五步, 子宫在阴道成功娩出, 阴道中应用纱布橡皮手套填塞, 使用1号微乔线在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壁, 完成创面检查, 若无出血则包埋前后腹膜结束手术。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性生活质量评分。①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性生活质量:根据Olson婚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性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分数越高表明性生活质量越好[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1、3.030、3.141、2.921,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9, P>0.05);术后1、3个月, 实验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9、3.852, 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尚不能被临床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与女性激素增高有关, 因为雌激素可引起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以及肌层变厚[3, 7]。临床中肌瘤较大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后, 或者存在可疑癌变肌瘤, 不需要生育功能的则将开展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是常用的子宫切除术, 使用腹腔镜技术探查盆腔粘连和盆腔脏器, 对盆腔脏器病变的诊断作用显著[8, 9]。在这种辅助下,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难度小, 能够体现出微创特点, 因而在医院中应用较多。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非常依赖腹腔镜的一种全子宫切除术[10], 有较高的手术难度, 术中能够清晰的观察盆腔内部情况, 并发症较少, 手术切口小, 术后疼痛小, 住院时间短, 对术后性生活的影响较低。

本研究显示, 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44±10.11)分、(48.14±9.11)分、(7.23±1.17)d、(12.63±3.67)h、(92.45±10.17)min、(53.20±9.70)ml, 明显优于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的(38.25±5.64)分、(41.09±7.14)分、(8.32±2.05)d、(14.83±2.48)h、(101.26±15.32)min、(71.60±9.50)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综上所述,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选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能够显著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也能够显著改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梦熊, 邓柳枝, 成娟, 等.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5(35):326-328.

[2] 徐州栋, 李卫.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2(94):306-307.

[3] 徐平, 王丹霞, 谭玉珠, 等.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3(21):223-224, 229.

[4] 全正华.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微创医学, 2014, 6(149):744-746.

[5] 王红.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 5(5):58-61.

[6] 李倩.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26):51.

[7] 徐敏, 许丹, 王春桃, 等.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盆底功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2):2800-2802.

[8] 贺传勇, 秦丽, 谷新. 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72-75.

[9] 叶绮玲.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中國医药导报, 2011, 8(9):40-41.

[10] 倪骎骎.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3):201-202.

[收稿日期:2017-12-22]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腹腔镜临床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