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18-04-03 09:09戴汝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踝关节手法中药

戴汝清

(南方航空公司海南分公司航医室,海南三亚 572000)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人们生活中多发疾病,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骨科疾病,且患者年龄段较广,如果不及时接受合理的治疗则会造成踝关节不稳定,负重或运动后疼痛不已,出现功能障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西医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保护性制动及适当负重也不断衍变,从起初的ICE(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到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到运动广泛的PRICE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最后发展为2015年祁宝音[1]人提出了POLICE原则。余翔[2]认为,长期的休息会影响到功能的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功能,扭伤后加压保护,并开展一定量的负重锻炼,有利于组织力量及形态的恢复。陈爱宝等[3]选取了120例外侧副韧带损伤I、II度患者,对照组采取RICE原则,研究组采取POLICE原则,对前4周的Kofeod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冰敷是全球公认的急性踝关节扭伤紧急处理的有效方法,可抑制出血,缓解肿胀、疼痛症状。传统加压冰敷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冻伤皮肤、难以量化压力等不足之处,适当的冰敷时间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并为关节复健创设优质的条件。刘勇[4]等主张采用新型Aircast加压冷敷系统,并同传统冰敷进行分组对比,新型Aircast加压冷敷系统疼痛指数更低,且关节活动强度及范围更广。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找到最佳运动负荷量。适宜的机械负荷可激发细胞应答反应,加快关节恢复。程炼等[5]常识采用康复疗法,其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式,有利于促使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冰敷、保护性制动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康复治疗则可有效改变组织结构,刺激细胞,从而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虽然如此,张海林等[6]主张西为中用,尝试在保护、冰敷、加压、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汤药、膏药、针灸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明显。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治疗

2.1.1 中药内治 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基于其病因病机进行中药内治,并坚持辨证论证的方法,贯彻“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的治疗理念,内服中药,活血化瘀,调整人体功能,从而加快疾病的治愈。孙江波等[7]主张张仲景“血不利则为水”的原则,采用活血利水法拟定药方,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郭兵等[8]制定了云南红药胶囊+壮骨关节丸治疗方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重点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了关节治愈时间。章明刚等[9]则主张采用清热化瘀方+消肿止痛膏治疗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肿痛、淤血等症状。

2.1.2 中药外治 临床上,中药外治的方法较多,例如中药涂擦剂、喷雾剂、中药熏洗剂、巴布剂、中药膏剂等。中药外用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损伤处,抑制炎症细胞的滋生,顺畅气血,有效释放疼痛因子、炎症介质,真正发挥镇痛、抗炎、消肿等功效。李森等[10]选用消定膏药物,对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但是使用不便,极易无法衣物。周杰等[11]尝试采用活血膏,并对治疗前后肿胀症状、疼痛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肿胀症状有所缓解,疼痛降低。宋伟等[12]清水熬制下肢损伤洗方药液,并将其注入CZ-2型多通道熏蒸仪,经过热效传递的作用,使得药液能够真正作用于病变位置,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6%,认为这一治疗方式使用安全,疗效明显。

2.2 针灸疗法

急性踝关节扭伤往往是“气机阻滞,经脉不通”,造成“不通则痛”。针灸疗法具有消散瘀血、疏通经络的功能,具有“通则不痛”的作用。姜拯坤等[13]尝试采用“踝三针”+专项肌力功能锻炼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增强关节周围组织韧带的力量,促使关节早日康复。岳进等[14]采用温针灸+中药外敷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消肿止痛功效明显。邬昌求等[15]在RICE治疗基础上配以巨刺疗法及推拿治疗方法,相比于推拿单独治疗,前者疼痛、肿胀缓解症状更明显,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裴春勤等[16]采用上下交叉取穴法针刺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

2.3 手法疗法

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坚持经络学说理论,辨证治疗,临床效果突出。手法治疗具有行气活血、减轻疼痛的作用。高春雨等[17]采用摇拔戳手法,有效缓解了患者肿胀、疼痛的症状,且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冰敷。商越等[18]采用四步手法,总有效率为98.4%,认为四步法可有效缓解踝部血肿、水肿症状,避免韧带、肌肉痉挛,加快修复组织与吸收炎症介质,可有效预防后遗症。黄基华等[19]主张采用理筋手法+热敏治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明显优于热敏单独治疗,这充分证实了理筋整复手法可有效缓解关节肿痛症状。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上,很多研究学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突出。姜劲挺等[20]主张采用正骨理筋手法+外敷消定膏+U型胶布外固定治疗方案,临床效果高达98.2%,这充分证实了这一联合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张兰芳等[21]尝试采用针刺+超激光治疗方法,相比于超激光单独治疗,其损伤恢复时间更短。丁土旺等[22]采用中药熏洗加外敷及内服+理筋手法+冷敷制动综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缓解红肿,恢复关节功能,且无创伤,不良反应少。张东云等[23]采用强的松龙阻滞+金黄膏外敷,见效加快,疗效明显。由此而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促使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临床效果突出。

4 结讨

通过对中西医急性踝关节扭伤治疗进行研究分析得知,在前期冰敷、负重、保护制动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配以中医药方、针灸与守法,其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使关节功能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缓解痛苦。然而,因所收集的文献较少,相关临床报道并不全面,并未完全构建动物实验模型,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制定高效、合理、便捷的治疗方式,尽量恢复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

猜你喜欢
踝关节手法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七步洗手法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