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燃料燃烧”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8-04-03 13:09周海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蜡烛纸张现象

周海燕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226463)

在化学领域中,自然界中许多神奇的燃烧现象一直是许多化学家不停探索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范围中物质的燃烧也是其中的一项重点难点.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化学课堂上经常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流程:由教师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观看燃烧现象,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结论,得出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却缺乏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没有一个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结合上述问题,笔者将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于燃料燃烧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直观体验,观察现象

对于燃烧现象而言,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是带领学生回忆所谓的燃烧现象的发生,而是应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及时的将其记录下来.

在课堂的开始先从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进行引入,引导学生我们生活中充斥着许多的燃烧现象,做饭使用的天然气燃烧、火柴的燃烧还有蜡烛燃烧等等,同样的,在化学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燃烧现象,铁丝、铜丝等等许多物质都可以产生燃烧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燃烧现象呢,让我们在这节课上一起来探讨吧!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深入的感受燃烧现象,带领学生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体验:1.拿出一张纸张,并将其进行了点燃;2.将一根蜡烛点燃,并将其放在一个封闭的透明玻璃罩中;3.试着对一块石头进行点燃;4.将一张纸张折叠成小船,然后在小船中加入适当的水,用酒精灯对其进行直接加热;5.将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分别点燃,并将其放入一个共同的玻璃罩中.实验完成之后,让学生进行发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在第一个实验中纸张在燃烧;第二个实验中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就灭了;第三个实验中石头未发生任何现象;第四个实验中纸船安然无恙;最后一个实验中可以看到较长的那根蜡烛最先熄灭.

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认真地观察现象并及时的将其记录下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零点设问,深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

有了上一步让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之后,在教学时,则将重心放在了让学生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一个深入的探究.因此,设置了这样几个疑问让学生思考:1.纸张燃烧之后产生的灰烬是一些什么?2.蜡烛在密封的玻璃罩中燃烧,为何过了一段时间后会熄灭?3.为什么石头无法燃烧?4.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为什么较长的蜡烛会比较短的那支蜡烛先熄灭?6.燃烧需要有空气吗?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给学生20min的时间让他们尽自己所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去找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尽所能,通过翻看一些前人学者的研究文献,又或者直接上网进行查询,回答出了许多有趣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纸张是由木材制造而成的,因此,在燃烧之后产生了黑色的灰烬,这就好比树木被烧,也会被烧成黑色的,而在树木的组成中有有机物和无机盐,可能留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吧.”还有的学生说纸船之所以没有燃烧是因为船里有水,而水是可以灭火的.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发着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拥有敢于探索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加注意这一方面的培养.

三、推陈出新,学会反思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足够的证据,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改正,不断完善.

例如在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有学生提出“燃烧是需要空气的,没有空气是燃烧现象是无法出现的.”这一观点.对于这个观点,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证据来证明它的成立.于是学生又开始继续找寻资料来完善.记得其中有一名学生找到了十七世纪科学家所提出的观点“燃素说”,该学说认为许多能够燃烧的物质中都存在着一种燃素,这种燃素能够形成火焰,但是在加热时,物质中的燃素需要在空气的帮助下才能够自动分解出来.根据这一理论解释,纸张和蜡烛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燃素,而石头中没有.为了接下来的探索,又再次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分别对纸张和铜丝进行点燃,并测量其燃烧前后的质量.经过比较可以发现纸张在燃烧之后质量变小了,但是铜的质量却增加了,这时引导学生倘若按照燃素说的理论,这两者的质量都应当减小才对.学生发现了这个学说的漏洞,便再次查阅了许多资料,最终发现这个学说并不正确,燃烧之所以需要在空气中进行,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氧气能与可燃物之间发生反应,并且需要在温度到达物质的可燃点之后才出现燃烧现象.因此,上述的所有现象便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总之,在上面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实验现象,探究问题,查阅资料不断推翻完善的方式进行了细致的引导,使得学生对物质的燃烧有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认识.由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得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耿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50-52.

[2]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蜡烛纸张现象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浇不灭的蜡烛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撕纸张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