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2018-04-03 09:13曹南风
新闻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互联网+

曹南风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尤其在政府政策激励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必然会随之重新整合与优化,文化创意企业也将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由文化創意产业创造的生态系统,必然造就文化创意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实证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JB760017。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相对于欧美一些国家来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英国,早在1997年就将其列入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中,到如今已有至少20年的发展历史了。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GDP超过其整个GDP的5%,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也在蓬勃发展,但创造的GDP仍只占2%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互联网+”模式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的机遇

(一)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巨大

“互联网+”模式能够将未能得到优化配置的资源,通过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平台分配给更需要的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中不仅有生产者的闲置资源也有消费者的,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意产品的生产者可以利用自己零散的时间去完成平台上有相应需求的消费者的订单。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得到需求者的反馈,形成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交互体验。这种只有“互联网+”环境具有的特性,融合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去,不仅让生产者能够及时更新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需求信息,而且能够让消费者体验多样化的个性服务以及评价机制。完成消费和生产的无缝对接,让创意经济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让资源重新整合,实现最优化配置,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计划被提上日程,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产业资源重组问题被广泛讨论。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使得创意的路径更为多元化,范围更加广阔,人们的创造热情和潜力被充分激发。让消费者成为创意创新的主体,以消费者的创新引导市场需求,形成信息共享和创意互动。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地球村”这个更大的市场上,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收益是无比巨大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碰撞,对发掘新的文化创意元素有着积极的效应。在这种跨领域、跨语言、跨种族的交流中,文化创意产业将迸发出新的火花。这种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表现得更为突出,正如席格(Lawrence Lessig)在其2001年出版的《思想的未来:网络世界的共享命运》一书中所说:“从历史上看,科技革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最显著的标签就是创意和创新的自由。”互联网不仅能实现信息高速的互通,同时也具备创意创新的自由,人们对创意产业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扩大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回报,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在欧洲兴起,整个欧洲的进出口总额也高居世界首位,但是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兴起的时期,虽然进出口额很小,但是年均增长率较快。中国的创意产业是一个没有打开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在巨大需求量的市场,对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

(二)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利好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将作为十大重点发力产业领域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将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也可预见的将飞速发展。从场地租金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到项目的补贴等,还有一些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低门槛的低息贷款,都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很好的支持。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必然会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创业门槛降低,使文化创意园区或者企业越来越多。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增加,“互联网+”形式的文化产业创收也明显增加。说明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在一些龙头企业,如咪咕游戏、途牛旅游等的引领下,文化创意产业将走向新的高度。

二、“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内在价值,不仅有很强的观赏性,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当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上出现鱼龙混杂、设计陈旧和粗制滥造等问题,使得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昂的搜寻成本以及大量仿制品的风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无法得到认同,很多美观且具有深刻意味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的被遗失和忽略。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给传统的文化创意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带来了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过去中国传统文化产品销售模式僵化,传播模式比较单一,在“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全方位的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参与的愿望更加强烈,互联网交互性的特征越来越体现出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者必须要通过互联网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生产者的观念,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品融合势在必行,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进行多元化、低成本的体验,同时加强了产业链的管理和相关产业的融合。

三、“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

(一)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缔造

利用“互联网+”环境,优势就在于线上线下可以同时进行,相互配合,完成新的产业链的构造。而互联网的最大的作用也体现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使创意产业更具有效率。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快捷的平台为创意人才提供更方便的沟通方式,也降低了个人和企业的信息成本。

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范围广,各行各业都可以用到,对它的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结合中国特色,将中国的书画、瓷器等应用到创意产业中,这其中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流传下来的瑰宝。

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与高校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一体化之后,拉动创意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园区为高校提供便捷的实践和创业平台,高校为园区输送培养的专业人才,使得产业内形成良性的内生循环。政府应对产业园区加强政策扶持,增强创意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同时完善配套设施,构建一个能够持续盈利的产业链。

(二)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

文化创意的核心在于创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将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一系列相关产业拉动起来,一个创意的传达需要载体,需要生产者的创造,然后会有消费这款产品的消费者。而创意不仅仅是生产厂商或者某些特定的人群做出来,消费者也可以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互动,使创意产品的市场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也降低了生产厂商的风险。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对产业链进行控制,还要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以消费者群体为立足点,“产学研”融合加快发展,企业在政府政策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创意主体与传播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通过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反馈,及时调整创意产业的产品生产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建立有效的配套方案。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渗透到如电影、动漫以及新媒体行业等,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樣一个由文化创意产业为起点,建立一批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不仅贯彻落实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战略,也使得我国文化产业产生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查理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

[4]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钟甦.移动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J].当代电影,2016(02).

[6]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互联网+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