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即写我

2018-04-08 08:17陈伟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画系广州美术学院设色

◆ 陈伟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写生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如果从为个人创作收集素材这个层面讲,比较好理解,无非就是景物形象、构图、题材这些具体事项。若是把写生作为一张完整的作品看待,那就不容易一下子说得清了!似乎我们品评中国画的所有标准,用在它身上也都贴切。例如画面的意境、笔墨的精妙、个人对景物的独特感受,以及构图、色彩、形体等等因素,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学生阶段的写生,更多是解决面面的具体技术性问题,通过对古人前辈作品的揣摩,援引一些语言形式去表达景象、驾驭画面。在这过程中,关注点往往放在画面构图、景物取舍、对象特征、笔墨刻画、意境营造上,却忽视了培育艺术家敏感的感知力和自我的观看角度。

通往玉门关之路 纸本设色 陈伟明

山水画里的一山一水,既和传统的样式有关联,也和中国人对山对水的独特情感有关联!个人情感是山水画写生的内核,它不是过去的、迂腐的、程式化的表达,而应该变成自己生活的表达方式。

某种状态下,观念和想法比技术重要,但是没有技术的支撑,个人的想法也会落空!因此,出去写生,你眼睛里看见了什么,决定画什么,那是你的观念和思维在起作用。多阅读,多积累图式,尽力去培育一种异于常人的觉知力和敏感性,才可能观察到别人所忽略的景物。对于客观世界,艺术家是看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要敢于改变,改变不是为了求新求变,而是尽力去寻找自我独特的表达方式。把握好写生过程中画面的偶然性、游戏性,不要负担太重,把写生衍化成太庄重、太严肃的创作行为。

面对自然,放进画面里的绝不是映入眼帘、随处可见的场景。要善于发现,把司空见惯的景物通过形式语言的建构,营造出某种有意味的画面,既是所描绘的景物,却又不尽相同,意象生于物象,又不为物象所累。把内心情感朴素、诗意地融合于纸上,创造出第二自然来。

玉门关 纸本设色 陈伟明

白沙村 纸本设色 陈伟明

(陈伟明,1 9 7 8 年生于广东普宁。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中国画系广州美术学院设色
国画纸本设色《荷》
《岩高千尺虎》
《独白系列之三》
水墨花鸟
郑庆余艺术作品
吕学晶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包装研发联合课题作品选登
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