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南瓜栽培技术简介

2018-04-08 09:18周冰李宏旭
长江蔬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粉虱主蔓水肥

周冰 李宏旭

巨型南瓜体形扁圆或长圆,幼瓜乳白色或乳黄色,成熟后为橙红色或橙黄色,非常好看,特别适合农业观光园种植以供游客观赏。近几年,广西省旅游观光农业迅猛发展,为增加人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旅游事业发展,广西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引进大西洋巨型南瓜(Atlantic giant)及巨福南瓜在温室种植,并成功用15株苗种植出50多个40~70 kg的大南瓜。现将大南瓜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长势旺盛的大南瓜品种,目前经过筛选,适合在南方温室条件栽培管理的大南瓜品种有巨福、大西洋巨型南瓜。

2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快,叶片大,根系发达,茎蔓与叶柄脆、易折断,茎粗4~5 cm,叶片直径50 cm以上,幼果生长快,膨果期约1个月。25℃催芽2天种子露白,播后3~5天破土,45~50天主蔓长达2~3 m。授粉成功后子房迅速膨胀,授粉后7~25天时南瓜生长最快,在这个时期要加大水肥,以保证南瓜膨果期养分供应,达到最大体积;授粉1个月后,果实体积基本稳定,而质量继续增加,果皮色度增加直至叶蔓枯死。幼瓜及成熟瓜体颜色因品种而定,巨福南瓜幼瓜乳白色,成熟时为橙红色;大西洋巨型南瓜幼瓜浅黄色,成熟时为橙黄色。2月播种的160天左右叶蔓枯死,4月上旬播种的南瓜100天左右叶蔓枯死。南方温室栽培还可在9月初进行第二茬种植。

3 植前准备

土地深翻前,每667 m2撒施有机肥250~500 kg,并撒施24 kg多菌灵对土壤消毒,预防南瓜枯萎病。深翻30~50 cm,深翻后,再用福尔马林250倍液淋施一次,并用塑料薄膜封闭3~5天;揭开薄膜,待气体散尽后即可开挖种植穴。注意消毒尽可能选择在晴天。开挖深40 cm、宽80 cm的种植穴;在种植穴中施用150 kg有机肥,将有机肥与土壤按1∶1搅拌均匀。由于大南瓜长势旺盛,每667 m2种植20株左右为宜,过多则导致每株苗的有效生长面积减少,影响南瓜生长。

4 种植管理

4.1 育苗管理

种子处理前在太阳下暴晒1天,于55~60℃热水中浸泡4~6 h,并进行搅拌,水温降至30℃时取出,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0 min后用清水冲洗2~3次,再用湿润纱布包好,放在25~28℃的恒温箱里催芽。种子露白或芽长2 mm时即可播种。可采用营养钵播种,深度约2 cm,种子朝下或平放播种,播后3~5天即可破土。苗期要注意水肥控制,注意防治苗期猝倒病,密切观察是否有猝倒现象。苗期可以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4.2 定植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从营养钵移栽至种植穴前浇一遍送嫁肥。营养钵土团与种植穴表面平行或是种植穴边缘稍高于中心,以防止水肥外溢,减少浪费。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4.3 田间管理

定植后45~50天主蔓长达2~3 m时,可以选择晴朗的早晨对雌花授粉,并用标签写上日期。当瓜长到拳头大小时每个主蔓选留1个形状好的瓜,其他摘除,可视苗情而定,苗弱每株留1个瓜即可,或是主蔓分批次留瓜。一般每株留3个主蔓,选择第2朵雌花坐住的瓜。主蔓长到5~6 m,瓜坐好后及时打顶,每个主蔓保留6~8个侧蔓,每株保留功能叶200片左右,去除瓜附近的不定根,为瓜的生长膨大提供一定的空间。

未授粉或授粉失败的瓜在7天内只膨大到火龙果大小就停止生长,授粉成功的瓜会在7天内迅速膨大。种植过程中可以此为依据快速判断瓜是否授粉成功。授粉成功的瓜,主蔓要使用泡沫条或木棍等撑离地面,同时平整地面,铺上泡沫板。泡沫板要掏出一个洞,以备扶正幼瓜时,可以将突出的柱头放到洞中不被压伤。幼瓜左右各有80~100 cm的主蔓需要撑离地面,使侧根不扎土从而不固定主蔓,为瓜的生长膨大提供一定的空间。扶正主蔓幼瓜方向时,尽可能选择晴朗的下午进行,因为上午时主蔓水分充足易断裂形成伤口,导致感染病害,影响养分输送。

若需要让大南瓜表面有字的,可在坐果后进行套袋处理,1个月果实体积基本稳定后,撕开套袋贴上所需要的字,再让南瓜接受阳光的照射,成熟后便可得到有对应字的大南瓜,极具观赏价值。幼南瓜皮薄肉嫩、操作过程中小心,谨防划伤影响美观。对不需要有字的大南瓜,只需要在瓜上方搭建遮阳网,适当遮荫,以延长果实的转色期、延缓衰老,增加果实质量。

生长期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要少量多次追肥,同时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充,特别是膨果期,大南瓜体积是否足够大就看这一时期的水肥供应是否充足。在天气晴朗、土壤不积水的情况下,可以3~4天浇一次水肥,如果土壤长期潮湿,也可采用开浅沟条施或定点穴施的方式补充,主蔓上节长出的不定根附近也需要浇水肥。采用喷灌设施浇肥的情况下一般喷完肥需要对叶面继续喷清水以防止肥烧叶,平均每次每株苗浇肥0.2 kg。要适当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于根系呼吸,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生长期间可以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液、氨基酸液等叶面肥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抗逆性。

南瓜表皮转色完成、发亮,果梗变褐色且发生网状龟裂,表示大南瓜成熟,可采摘或留在地里观赏,直到叶片基本变黄时采摘。观赏期间应始终将大南瓜垫起,避免瓜底部湿度过大而腐烂。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连续晴天5~7天情况下采收,采后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浸果防治青霉病,大南瓜可保存6~12个月,雨后采收一般保存1~3个月。

4.4 病虫害防治

大南瓜生长过程中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白粉病、枯萎病、细菌性缘枯病及粉虱、蓟马等,其中温室大棚内种植以白粉病、粉虱最为严重。在南瓜刚开花和结果时最容易发生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降低产量、影响质量。

病毒病可用盐酸吗啉胍或是香菇多糖进行防治,同时需要配合控制病原和传播途径;温室大棚内粉虱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防治病毒病时需要防治粉虱。病毒病发生时及时把病株病部去除,在防治的同时,喷施1/‰的尿素刺激南瓜苗恢复生长。

粉虱和蓟马可以使用5%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根据蓟马和粉虱的生活习性,16:00以后喷药效果最佳,同时需要注意对叶背面进行喷雾。配制药剂时,每20 L水中加入50 g红糖可以提高蓟马的防治效果。

白粉病在大南瓜温室栽培中最常见,特别是坐果半个月后更易发生。棚内温度合适、湿度大的情况下白粉病极易发生,防治不及时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叶片功能丧失,减产甚至绝产。可以使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3 500倍液、250 g/L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4~5天1次,偶尔同时防治灰霉病效果更佳。

枯萎病、细菌性缘枯病可以使用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600倍液、80%乙蒜素10 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灌根防治;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定植后可用噁霉灵灌根防治枯萎病。

药剂防治应注意轮换、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好用药量,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5 小结

大南瓜栽培前期施足有机肥,过程中抓住每个关键点,供足水、肥将会事半功倍。大南瓜主要用于观赏,在现代科技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观赏价值远远超过南瓜本身,在旅游风景区、酒店、现在农业科技园等观赏的地方,体积越大、形状越好的南瓜越值钱,因此留的瓜要形状好看,形状不好的瓜一律除去并重新授粉。

猜你喜欢
粉虱主蔓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设施蓝莓粉虱发生危害及绿色防控
甘薯粉虱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对策探究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