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8-04-13 13:59段晋灵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室上性心律窦性心

段晋灵

(崇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四川 崇州 61123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通常不伴有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生此病[1]。目前,临床上对PSVT患者常采用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但在急诊或无条件实施消融术的医院中,对PSVT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仍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对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崇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收治的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崇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收治的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进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被诊断为PSVT。2)其心室率为150~210 bpm。3)经常规刺激其迷走神经无效。这些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有可疑病窦综合征病史。3)合并有严重的心脏病变。4)其心功能在3级以上。5)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2]。在这1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16~68,平均年龄为(41.25±10.57)岁。其中无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有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2例。

1.2 治疗方法

为这19例PSVT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并对其使用ATP进行治疗。 具体的方法为:将0.15 mg/kg 的ATP采用弹丸式静脉推注后,立即用10~20 ml浓度为 0.9%的氯化钠快速对其进行静脉推注,若在30 s内其心律未恢复为窦性心律,则每隔5分钟将ATP的用量增加0.05 mg/kg对其进行重复静脉推注,直至其心律转为窦性心律。若连续用药4次患者的心律均无变化或对患者使用的单次剂量超过30 mg,则停止使用该药物,将其转至上级医院进行电生理检查或对其采用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在治疗中,为患者准备氨茶碱、除颤仪等抢救药品及仪器,若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长时间的心脏窦性停搏,可先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必要时使用氨茶碱缓慢对其进行静脉推注。若其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后,患者出现短时间的房颤并影响其血流动力学,可对其实施心脏电除颤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治疗的效果分为有效及无效。有效:患者经1~4次的上述治疗后其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且其病情在5分钟内未出现复发。无效:患者经1~4次的上述治疗后其心律未转为窦性心律或转为窦性心律后在5分钟内其病情复发。

2 结果

2.1 这19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在这19例患者中,治疗的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

2.2 这19例患者发生不良发应的情况

接受治疗后,这19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面色潮红、胸闷、心前区压榨感等不良发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均未超过2 min,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3 s以上心脏窦性停搏,均在5 s内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其均未出现黑曚、晕厥等症状。

3 讨论

PSVT的急性发作大多为其心机的折返机制所致。ATP是核苷酸的一种衍生物,进入患者体内后会迅速酶解生成腺苷,可抑制其房室结慢径路的前向传导,终止患者发生PSVT[3]。目前,临床上对PSVT患者常采用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但在急诊或无条件实施消融术的医院中,对PSVT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仍为首选的治疗方法[3,4]。ATP对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均较小,故可用于治疗低血压及心力衰竭。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的常见原因包括对其使用的剂量过小、进行推注速度过缓、心电图诊断错误等。使用ATP进行治疗的PSVT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会出现胸部压迫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但ATP进入人体后其半衰期极短,仅为10~30 s,因此该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短。ATP副作用的发生也与用药剂量相关。采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的给药方法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这19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注入ATP 后,这19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面色潮红、胸闷、心前区压榨感、心脏窦性停搏等不良发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均未超过2 min。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3 s以上心脏窦性停搏,均在5 s内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其均未出现黑曚、晕厥等症状[6]。综上所诉,对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ATP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2-194.

[2]郑良荣, 陈君柱, 陈瑶,等.腺苷终止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评价[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04):260-261.

[3]张海澄, 郭继鸿, 徐成斌. 三磷酸腺苷对房室旁路和房室结传导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999,3(02):110-110.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蒋文平, 吴宁.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 33(1):2-15.

[5]方丕华.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上)[J].中国医刊,2004, 39(02):46-49.

[6]任凤学, 郭继鸿, 许原.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剂量的探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03):184-187.

猜你喜欢
室上性心律窦性心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