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扩大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2018-04-13 09:26杨士奇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公益性公共图书馆

摘 要 “创客空间”这一概念在今天已经日渐流行。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机构,如何提高本馆“创客空间”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前来使用,使其更加受欢迎的同时,又保持其公益性,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创客空间 公共图书馆 公益性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3.009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Makerspac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se days. Library is a public welfare institution. This paper is me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increase the influence of library “Makerspace” to make more people willing to use it and to make it more popular, while maintain its property of public interest.

Keywords Makerspace. Public library. Public interest.

创客空间,英语为“Makerspace”,又称“Hackerspace”,是指社区化运营的工作空间,在这里,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包括但不限于对电脑、机械、技术、科学、数字艺术或电子技术的兴趣) 可以聚会,社交,展开合作[1]。“创客空间”不拘泥于一个特定的地点,可以设置于创业园区、图书馆、大学、私家车库等,其核心是“人”,只要有“创客”汇集,互相交流、迸发思想的地方,就是“创客空间”。

然而,现在社会上比较多见的是商业性的“创客空间”,即“孵化器”,其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遑论公益性的“创客空间”了。公益性的“创客空间”大多见于规模较大的图书馆,考虑到物理空间、资金等现实因素,“创客空间”的发展仅限于沿海发达城市,在我国大多数地方还是新鲜事物,知晓率并不高,而且即使是在沿海城市也是寥寥无几,发展也几无模式可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一个受欢迎的“创客空间”呢?笔者从多方面塑造了扩大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影响力的方法。

1 共享综合平台 打造特色“空间”

以上海为例,上海图书馆作为国内首家引入“创客空间”理念的公共图书馆,于2013年开办了“创·新”空间,其设置的五大区域(阅读空间、IC共享空间、专利标准服务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2]具备多元化功能,强调了个人体验及人性化服务。近年来“空间”理念被更多图书馆接受,各区县图书馆也开始陆续开办“空间”功能,如杨浦区图书馆的“创YUE”空间,其近期特色是向青少年推出Adruino创意系列体验活动[3],反观最贴近民众的社区基层图书馆却因场地受限、资源有限、人员空缺等原因发展滞后。在美国,众多社区创客空间设置在社区图书馆将创客活动与社区活动相结合,为社区群众提供一个免费开放、公平使用的公共空间,以此来推动整个社区的民众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4]。如今,我国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行各业加入到创客运动中衍生出大量新模式、新业态,图书馆界也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实现转型,打破传统理念,社区基层图书馆更要积极参与其中。

(1) 街道/基层图书馆空间面积有限,亦无丰富的馆藏文献和特色资源,由其建立综合性“空间”平台的难度较大。可考虑利用现有成熟的中心图书馆体系分支,以市图书馆为中心环抱式开展“创客空间”。市级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的综合型空间为主空间;各区县图书馆根据各馆情况引入3D打印机、焊接器、木工器等物理产品创造工具,或是建立计算机工作站、开源软硬件平台等数字化技术课程并分散为次空间;而社区图书馆作为基层工作点(点空间)提供了一个最为便利的创客访问站,根据读者的类型开办老年人缝纫编织课、少儿绘本DIY、家用废品再利用等栏目吸引广大群众,点空间能更有效的引进“草根”创客。

(2) 空间以规模区别大中小型,以主题区别综合型和特色化,其所需配备的器材工具、人员导师应因馆适用。主空间可设置指定空间、使用时间,为次空间和点空间的创客提供便利,而次空间和点空间能分流“客源”,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各空间交流分享谈经验,共创共建共进步,打造點空间小特色、次空间有看头、主空间大包容的图书馆创客空间新形式。

2 提高“空间”的应用效应

“创客空间”作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服务平台,必须要有“创客”光临才能发挥它的功能、体现它的价值,否则,“创客空间”就只是一个“空架子”,犹如布置好的舞台却没有表演的演员。

(1) 前期宣传。首先,在决定开展“创客空间”初期,图书馆官网上应打出醒目的宣传标语,并根据“空间”布置的进程做出实时更新,利用“饥饿营销”的方式让读者们对“空间”翘首以盼。其次,在图书馆的宣传册上要及时添加“空间”栏目表,让读者第一时候知道“空间”的作用(简单介绍其开办原因、运作形式、项目活动、特色课程等)。再次,图书馆还可利用各社交媒体中的认证账户来“广而告之”,但其官网身份使得这些认证账户的关注者大多是来自图书馆所在的地区以及相关同行的朋友们,这就导致“好消息”只能在本行业中传播,传播的广度有限,所以还应该让馆员们也加入宣传活动中来,运用他们的个人账户通过微信、微博、QQ等主流社交APP,让每个人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成为“代言人”,利用小世界效应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作用。

(2) 稳定“客源”。首先,为广大普通群众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帮助他们维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励读者用户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图书馆应提供专业创新团队、专家指导、各类惠民座谈等,利用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实时更新发布活动,不断吸引读者。如线上提供各类方案发布、专家异步答疑、“异想天开”讨论群等,线下开展多种类实践活动专题,如工作坊、体验营、接力赛等。再次,在每次活动后做好参与者、指导馆员和参观者的现场回馈,收集活动视频信息上传公开后观看者的网络评论。最后,通过由广大读者集思广益,结合多方面信息以读者需求为导航,优化项目为目的创新活动,以此来维持读者光临“创客空间”的热度。

(3) 吸引“专业”会员。图书馆“创客”读者会通过“空间”体验而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向,并希望有机会进行深入了解以及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读者提供专家指导,但专家资源有限、指导时间有限,即使提供24小时线上答疑,悬殊的“师生差”也会延长异步时差从而降低读者积极性。在此公共“创客空间”可借鉴商业“空间”的会员制管理,收編组建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创客”,对其全面开放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和馆藏文献,提供优先借阅和优先使用设备、免除押金、快捷文献传递等会员优惠服务,以此挽留优良“师资”能更好的为更多普通“创客”服务。

3 优化空间内的项目选择

鉴于公共图书馆用户的差异性特征,在选择空间内项目时,要注重细分读者类型,做好读者调研工作,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制定开办多种类创新项目和课程,完善建立项目体系以维持“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 常规性课程。该类课程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可根据馆内书目借阅统计时下关注主题开办项目,如老年人热衷炒股、养生,可邀请专家座谈会也可开辟头脑风暴让每个人来共享心得、总结经验;青少年群体的选择性更加丰富,如文艺风的DIY手工工艺、学术派的读书会、理工类的多媒体编辑和开源软件编程开发等;幼儿读者大多需要引导,通过捏泥巴、堆沙漏、叠积木等益智创造型活动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公共图书馆设立项目应无明确的年龄区别,以老少皆宜、多元化、跨科目为选择主旨。

(2) 制造性课程。该类课程适用于对物理、工程有兴趣的读者来熟悉空间的运转方式。在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指出,要“鼓励依托三维(3D)打印、网络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开展面向创业者的社会化服务” [5]。对于配备有3D打印机、焊接机等机械工具的“创客空间”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先进的设备可以吸引更多有兴趣的草根创客们,也可借此增加“创客空间”的影响力。同时,类似“说明书”般的教程解说土木、机械、焊接等机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创客在使用这些设备时,需要有馆员的协助与监督。安全须知也是每位用户和馆员的必修课目,学习使用防护用品、了解设备的使用禁忌以及相关应急救援措施,并在醒目位置贴出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安全第一。

(3) 创造性课程。该类课程以读者个人或团体为主,没有明确的限定范围,完全由创客开放思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此课程可以由资深创客自行建立和制定主题,或者说,可以进行深度定制,更类似于独立项目。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帮助指导,通过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而完成各自创造性的项目,最后进行总结和成果展示,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只需要扮演好创新孵化器的角色,其他的可任由用户们自由发挥。

4 馆员积极参与创客活动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读者至上”;创客空间则不同,其服务对象由“读者”转向了“用户”,“用户”成为了“空间”的主体,“空间”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馆员而言,本质上来说服务的对象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读者作为“人”多了一个“创客”的身份。笔者之前有提到,“空间”的核心就是“人”。因此,随着服务对象的身份更新,对馆员的服务理念、专业技术、自身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开办创客空间需要馆员的积极参与,那馆员在创客空间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参与哪些活动项目?是否会使用创客活动中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熟悉安全指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如何?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创客空间”服务对馆员提出一系列挑战。馆员应该视自己也是一名“创客”,通过自我认知学习、同事间交流、参加馆内外相关培训等来了解创客空间并投入创客运动;图书馆应该给予馆员自由选择参加活动的权利,兴趣所向才有益于发展,要善于扬长避短发挥馆员引导作用。在各项目活动中馆员除了学习、陪“玩”、辅导指引外,最重要的是监督作用,图书馆应赋予馆员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其“检察官”的身份确保用户创客活动过程中的合理合规、安全可靠。

5 针对创客活动的周边事项的运作

(1) 注重“空间”中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创客通过自身的思维凝结而成的成果,不管是实体的物件还是电脑软件,或是其他的作品,都是其辛苦劳作的结晶,创客本人理应保有对其全部的知识产权。在《意见》 的第三条中也指出,要着重“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5]。因此,创客空间可以配有相应的法律专员,一旦有创客完成相应的作品,就应该协助其完成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申请。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创客将不用担心其成果是否会遭到别有用心者的剽窃,而是能一心一意地做出更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2) 加强与创业者的合作。笔者在参加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创客空间研习营”时,曾有幸与芝加哥图书馆的馆长对话,在向他提到如何吸引更多的创客来图书馆的“空间”时,馆长的回答非常简单,他认为,图书馆有良好的设备,专业的指导人员,这就是优势,所以可以引入创业者与我们进行合作,他们的作品中出现“鸣谢芝加哥图书馆对本人的帮助”,那就是图书馆的成功。笔者以为,这个回答说明了“空间”能将想法实现并带来经济效益,让“创客”华丽转身成为“创业者”,即是图书馆为社会创造了效益,这就是“创客空间”或者说是图书馆成立的初衷。

(3) 寻求政策对创客活动的支持。“创客”大多源于草根,信息来源、资金等的缺乏是其“创客”成功的阻碍。鉴于此,作为公益性质的图书馆,更应对创客活动进行相应的扶持。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的若干意见》中有提到,“支持各区以示范创客空间为基地,开展创业创意比赛,提供创业技能培训等配套公共服务;支持市、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整合资源,组建长沙市创客空间服务联盟,建设创业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导师巡回指导、天使投资团巡回项目路演和创业创新大赛等创客空间公共服务活动[6]。市、区财政根据活动实际支出,每年给予公共服务项目一定的费用补贴。”笔者以为,这就是政府对创客活动支持的最佳范例。政策的细化让创客空间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6 移动创客空间的构建

图书馆创客空间能为读者带来新体验,但是固定的场所空间存在局限性,对于不能亲自造访图书馆的特殊读者群体提出创新服务就此衍生出移动创客空间,借鉴移动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让空间“动”起来[7]。移动的特性能扩大服务范围還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但是相对固定场所的大空间多设备,移动空间的承载力容纳量受限,所选择的工具设备都要小巧轻便易于安装,流动式的运作需要更合理的人员配备及管理。车载式是大多数移动创客空间的选择形式,比如TechShopInside[8]、BoxTruck、MakerBus、SparkTrunk[9]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对安全防范和风险控制也有较高要求;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提供的“盒子工作室”则是另一种移动模式,图书馆将各类工具和材料(含拼插模块、小型工具、零配件) 等打包出借给用户,创客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创作[10]。目前构建移动式创客空间大多只在创意层面,国内相关学术论文较少,开展相关服务的机构更是稀缺。国际上的主要相关机构有:美国蒙蒂塞洛高级中学(MHS)、芝加哥公共图书馆(CPL)、伊隆大学(EU)、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versity);加拿大数字人文创客巴士(DH-MakrBus);荷兰Frysklab[7]。移动创客空间的便捷性高、推广性强,但空间规模有限管理难;固定创客空间的综合全面可提供多样化选择,然时间空间都受限。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如能整合营运完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空间模式将提升一个新高度。

7 结语

“创客空间”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软硬件亟需跟上。自从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提出后,各种类型的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15~2016年呈爆发性地增长。然而,急于上马的后果就是质量参差不齐、空间实际利用率低,人们的创新意识也需要提高。《意见》 的最后也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5]。所以,发展“创客空间”的核心还是在于“人”,只要有了创新意识,那么,笔者相信,“创客空间”的质量和数量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创客空间[EB/OL].[2016-03-0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MdadYEESN24-VbYM4RW7xI0FqL2a1CxFjRkJlgK31gfpMyE-PbLwkh3ft87FZbqyrpr6kpbBEiTilXeOXOvO6S59BAsv64QqnWBTdwLY-99cxWa9ZsQRF0IAOdPEWIs.

曲藴.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探索:以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 2014(10): 42-44.

杨浦区图书馆[EB/OL].[2016-03-10]. http://www.yplib.org.cn/info/iList.jsp?cat_id=10047.

李卢一,郑燕林.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社区创客空间的发展动力、功用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5(5):41-48.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2016-06-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的若干意见[EB/OL]. [2016-10-29].http://www.changsha.gov.cn/xxgk/szfxxgkml/zfgb/2015n/201509_31015/201510/t20151029_825448.html.

刘丽敏,王晴.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及实践进展[J]. 图书馆论坛,2016(7):115-123.

TechShop与富士通合作发起移动式创客空间[EB/OL].[2014-12-30].http://www.mongcz.com/archives/16930.

SparkTrunk:车轮上的创客空间[EB/OL].[2016-10-09].

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406/sparktrunk-mobile-workshop.html.

广州市首个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创客空间成立[EB/OL].[2016-04-05].http://www.gz.gov.cn/gzgov/s5806/201604/1ddd23d13b084255bb1137e21480d63a.shtml.

杨士奇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上海,200235。

(收稿日期:2017-02-14 编校:谢艳秋)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公益性公共图书馆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