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不添加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健康和福利的影响

2018-04-16 08:39席晓华李新国伍佰鑫编译
猪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猪栏断奶尾巴

席晓华 ,李新国 ,伍佰鑫 *,编译

(1.湖南省双峰县畜牧水产局,湖南 娄底 417700;2.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

集约化工厂化高密度养猪容易导致病原菌的传播,一般采用抗生素控制和治疗传染病。但养猪者对其过分依赖,通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久而久之,病原菌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并不是针对有病的个体,而是有病和无病的猪只都摄入了抗生素,有病的个体摄入抗生素的剂量不够,就可能多次增加剂量到饲料中,造成药物残留猪体,影响猪体及人类健康。最近,英国爱尔兰的猪业研究者取消饲料中的抗生素添加(肠道内预防),改为只对发病个体打针(肠道外治疗),针对猪的健康、福利、恶习行为等进行了科学试验,其研究内容对中国猪业工作者探索取缔抗生素添加、推广满足动物福利的创新生态养猪模式、制定猪的福利标准,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同时,研究过程中英国养猪运用了食槽-液体饲喂系统等先进技术,这也是中国猪业发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需要。

1 研究过程

在一个有高抗生素使用史、300头基础母猪、从产仔至上市的商品猪场,仔猪(28±2)d断奶后,分别转至第1阶段(28~60 d)、第2阶段(60~91d)保育,最后进入育肥阶段。该猪场对猪蓝耳病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和猪流感病毒呈阳性,往年有发病临床史,包括有规律性的第1阶段(28~60 d)脑膜炎和腹泻、第2阶段(60~91 d)和育肥阶段都有的呼吸道疾病。预防发病的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和氧化锌。

1.1 前期准备

6批杂交猪(大白猪×长白猪),每批140头,总共840头(=6×140),出生后断尾,断奶日龄从以往的(28±2)d延长至42 d以上。断奶时,每头仔猪耳标编号、称重。每批试验猪根据体重(9.2±0.6)kg但不论公母,笼统分成4组,每组35头(4×35=140/批)。断奶后第1阶段(简称A段,大约35 d)安置在4个猪栏(面积大小有2种,即长3 m×宽2.35 m和长3 m×宽1.92 m),其中2个猪栏在断奶后第2阶段(简称B段,大约28 d)还使用1次。B段猪(不论公母)安置在8个猪栏(有些猪栏的面积是长6 m×宽2.3 m),平均每栏15~17头。猪栏都有全漏缝塑料地板和硬塑料分隔栏板。每个栏内通过1根大约1 m长的塑料电缆悬挂1个橡胶直升机玩具和1个塑材袋子;有乳头式饮水器;有豆粕、小麦和大麦为主的日粮(粗蛋白19%,消化能14.4 MJ/kg),通过食槽-液体饲喂系统自由采食。自动控制猪舍环境温度为26 ℃(A段)或22.5 ℃(B段),人工光照时间每日08∶00-17∶00。

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在A段和B段的63 d期间,12个猪栏(按B段计)内的断奶仔猪(试验组)饲料不添加抗生素,另外一批12个猪栏内的断奶仔猪(对照组)按以往习惯,在饲料添加抗生素(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每天14.4 mg/kg体重,每周5 d),这是在试验开始前6个月由执业兽医规定的用药模式。当出现跛行、脑膜炎、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或腹泻的临床症状,无论属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无论是A段还是B段的断奶仔猪,都注射3 d的羟氨苄青霉素(15 mg/kg体重)。在每一批断奶的那周、每周2个栏(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个栏),累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个栏,选择70头仔猪(作为评分组)评定健康和福利。另外,根据仔猪体重接近所在栏所有仔猪体重的平均值,每周从评分组选择20头仔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共120头)重点关注,仔猪没有标签的另一只耳朵用另外一种颜色的标签标记,当分成2群进入B段时,每群有5头重点关注的仔猪,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数据采集需要的劳动量。

1.3 数据采集

断奶后第1阶段(A段)和第2阶段(B段)开始时,仔猪称重、计算平均值,猪的日采食量由液体饲喂系统自动记录,给料量由每个阀门记录(每个阀门控制给料到2个猪栏),注射抗生素(治病)期间,仔猪死亡数由饲养员每天记录,每周根据仔猪数/m2计算饲养密度,另外也要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每周的同一天,对每个猪群观察10 min的动物福利和健康,观察员站在猪栏外根据下列参数记录受影响猪的头数:热舒适度(发抖、喘气),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直肠脱垂,疝气,腹泻,神经障碍,肢体肿胀,尾巴、耳朵、侧腹损伤,残疾。计算每个栏受影响猪的比率。每周的同1天09∶00-14∶00期间,记录咬尾巴、咬耳朵、咬侧腹和攻击行为(打架和拱头)。观察A段猪3~5 min、观察B段猪2.5 min。

1.4 动物福利和健康评分标准

对于重点关注的猪,每周记录1次动物福利和健康。在合群进入A段之前断奶时,在产仔房给重点关注的猪打分,合群后1~2 d、A段至B段期间的每周再次打分。断奶时、进入B段前后称重。由一个受过培训的观察员记录因攻击行为造成的皮肤损伤(刮擦),观察背部、后腿、侧腹、肩部、颈部和耳朵损伤程度,根据(欧盟)动物福利和健康7级制评分:0分表示无损伤、1分表示小损伤(未到真皮层的刮擦)、2分表示1个红色较深的损伤、3分表示多于1个红色较深的损伤、4分表示1个深红色(黑色)损伤、5分表示多于1个深红色(黑色)损伤或有1个扩展性损伤、6分表示多于1个扩展性损伤(严重刮破皮肤并有感染或黑色刮痕)。

1)尾巴损伤评分标准。采用6级制:0-无咬尾迹象、1-愈合了的或轻微损伤、2-有啃咬伤痕但无肿胀迹象、3-有啃咬伤痕、肿胀和可能感染的迹象、4-尾巴长度减短、5-整个尾巴没有了。

2)耳朵损伤评分标准。采用4级制:0-无损伤、1-轻微伤(表皮被咬但未出血)、2-中等伤(有牙齿印、鲜血或感染)、3-部分或整个耳朵不见了。每次观察时,左、右耳朵单独评分。

3)侧腹损伤评分标准。采用4级制:0-无损伤、1-有红色/轻微伤/出血的迹象(<1 cm2)、2-有大损伤/出血/感染的迹象(>1 cm2)、3-有扩展性或深层次损伤/出血/感染的迹象(>2 cm2),腹部左侧和右侧单独观察并打分。

4)肢体损伤评分标准。采用6级制:0-正常、1-红色、毛脱落或结痂、2-结痂时间久、3-创伤、肿胀或有滑液囊炎、4-严重创伤或肿胀、5-严重创伤、严重发炎肿胀。

每周1次,运用手提式传感器测定猪舍内的室温和CO2浓度,同时记录每栏猪的数量。

2 研究结果

断奶后第1阶段(A段,大约35 d),对照组(饲料中有抗生素)仔猪的日增重(P=0.02)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比试验组(饲料中无抗生素)的高,但在断奶后第2阶段(B段,大约28d )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无论A段还是B段,饲料转化率都无显著差异(P>0.05)。B段结束时,对照组仔猪体重(43.3±1.40)kg和试验 组(41.4±1.36)kg无 显 著 差 异(P=0.218>0.05)。整个A段和B段,对照组仔猪死亡率(1.90%)和试验组(2.14%)无显著差异(P=0.806>0.05)。整个A段和B段,对照组总数13.8%的仔猪(个体)注射抗生素的总剂量是58 mg/kg,试验组总数25%的仔猪(个体)注射抗生素的总剂量是105 mg/kg,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

对照组重点关注的仔猪的总身体损伤评分为(13.4±0.39)分、前躯损伤评分为(7.7±0.23)分、后躯损伤评分为(5.5±0.22)分,分别与试验组的(12.5±0.37)分、(7.3±0.22)分、(5.8±0.26)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仔猪的性别对上述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其他所有变量(皮肤温度、饲养密度、日龄、体重和试验开始时的损伤评分)都与总身体损伤、前躯损伤和后躯损伤显著相关。对照组重点关注的仔猪(及B段整群仔猪)的尾巴损伤风险趋向于比试验组的大,但在A段差异不显著(P>0.05);重点关注的仔猪和整群猪的其他所有变量都与尾巴损伤有关。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耳朵损伤在A段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B段对照组的耳朵损伤程度比试验组小;在A段,耳朵损伤随时间推移而增加(P<0.05),但在B段,日龄对耳朵损伤无影响(P>0.05);饲养密度、室温和体重与耳朵损伤显著相关。2个组重点关注的仔猪肢体损伤(老茧或肿胀)差异不显著(P>0.05),但公仔猪肢体上的肿胀趋向于比母仔猪的少;2个组的总肢体损伤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公仔猪的(5.9±0.12)分与母仔猪的(5.5±0.13)分差异显著(P<0.05)。

图1 断奶仔猪(A段和B段)和环境变量对躯体/尾巴/耳朵损伤评分的影响

断奶后第1阶段(A段,大约3 5d)的室温变化幅度是23.5~29.5 ℃,断奶后第2阶段(B段,大约28 d)的是16.2~23.1℃。A段室内CO2浓度是880~3600 mg/kg,B段的是1100~3000 mg/kg;A段和B段室内CO2浓度的平均值是1867 mg/kg。

在A段,对照组斗架猪群的数量(6.9±0.91)群比试验组的(5.6±0.72)群的多(P=0.09);从第1周至第2周,斗架猪群的数量增加,随后几周减少(P<0.05);2个组和日龄对拱头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2个组对咬尾巴和咬侧腹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咬耳朵的猪群(21.4±2.15)群比试验组的(17.4±1.61)群的多(P<0.05);咬尾巴的次数随日龄增大而增加(P>0.01);日龄对咬耳朵和咬侧腹无显著影响(P>0.05);栏内仔猪因下列参数值增加(减少)导致咬侧腹的次数多(少):饲养密度(P<0.001)、室温(P<0.05)和CO2浓度(P<0.01)。

在B段,2个组斗架猪群的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拱头的猪群数(5.1±0.34)群趋向于比试验组的(4.3±0.31)多(P=0.08);斗架和拱头的猪群数随日龄增大而增加(P<0.05);2个组对咬尾巴、咬耳朵和咬侧腹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但从第1周至第3周,咬尾巴(P=0.07)、咬耳朵(P<0.05)和咬侧腹(P=0.09)趋向于增加和在最后1周减少;仔猪体重较轻(P<0.05)和室温较低(P<0.01)导致较多次数的咬耳朵;咬侧腹次数较多的仔猪体重比咬侧腹次数较少的重一些(P<0.05);当室温较高时,咬尾巴次数趋向于增多(P=0.06);饲养密度和CO2浓度对这些有害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

形象直观、简单明了的总体概括详见图1。

3 研究结论

断奶仔猪饲料不添加抗生素对仔猪福利、健康参数和恶习行为只有轻微影响,表明取缔抗生素添加不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福利。与饲料中有无抗生素相比,诸如日龄、环境影响因子、皮肤温度和体重的变量对猪的行为和福利影响更大。虽然饲料中没有添加抗生素饲喂的仔猪发病时的注射用药量,几乎是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饲喂的仔猪发病时用的2倍,但饲料中没有添加抗生素饲喂的仔猪用药总量减少95%,对猪肉品质和安全保障有不可估量的差异。

(原文作者Diana A,Manzanilla EG,Calderón Díaz JA,et al;原文 链 接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85622)

猜你喜欢
猪栏断奶尾巴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栏旧事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活动式发酵床产床的设计与建造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