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脏层胸膜覆盖与胸膜固定对比分析

2018-04-23 05:35张名文邓江波吴家宝巫国海范奕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张名文 邓江波 吴家宝 巫国海 范奕送

自发性气胸多由肺大泡破裂所致。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复发性或保守治疗无效气胸患者的主要手段[1]。但实施单纯的肺楔形切除术治疗, 虽能改善患者病情, 但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2]。部分外科医师多在肺楔形切除术后采用部分胸膜切除、胸膜摩擦等手段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但上述手段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胸膜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3]。本研究选择本院接诊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 分析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脏层胸膜覆盖与胸膜固定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覆盖组与胸膜固定组, 各50例。覆盖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6~70岁, 平 均年龄(39.52±15.74)岁。胸膜固定组中男32例, 女 18例;年龄16~69岁, 平均年龄(39.51±15.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实施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 在患侧腋前线第4、5肋间(为观察孔)、侧腋中线第7、8肋间(为操作孔)、腋后线第5、6肋间(为操作孔)各做一切口,长约5 cm。将手术器械经操作孔置入, 游离粘连带, 经肺尖向下探查, 以肺尖、叶间裂处以及下叶背段为观察重点。确定肺大泡破裂漏气位置后, 采用内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直接将病损肺组织切除, 确认无漏气后, 将肺大泡缝合, 对胸腔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膜固定组对壁层胸膜行机械性胸膜摩擦, 采用电凝棒对壁层胸膜进行适度烧灼, 而后在干燥无菌医用纱布反复摩擦下剥离, 观察是否有出血点, 如有出血点可采用电凝止血, 随后在观察孔处放置1根胸腔引流管予以引流, 在VATS下关闭胸腔。覆盖组在切割闭合器处理并确认无漏气后对肺创面覆盖可吸收纤维网、喷洒生物胶。在观察孔处放置1根胸腔引流管引流, 在VATS下关闭胸腔。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胸腔包裹性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4]进行评估, 总分为 10分, 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覆盖组VAS评分、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胸膜固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术后并发症 覆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与胸膜固定组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胸膜固定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 术中出血量(ml) 胸管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覆盖组 50 2.63±1.08a 40.12±21.53a 1.54±1.08a 4.45±1.18a胸膜固定组 50 5.86±2.57 51.34±26.78 2.86±1.43 5.34±1.31 t 8.193 2.309 5.209 3.569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非外力因素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肺泡内压力升高, 可导致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而发生囊泡状改变, 肺泡破裂而形成气胸[5]。针对并发持续肺漏气患者、反复发作的气胸患者,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可靠, 但其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不足。随着微创技术和可视技术的快速发展, VATS手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观、对特殊设备要求低等优势。

本研究显示, 脏层胸膜覆盖和胸膜固定两种操作方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与胸膜固定术相比, 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实施脏层胸膜覆盖的手术效果更优,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缩短住院时间(P<0.05)。肺大泡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肺大泡, 将肺组织所受的压迫解除, 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肺组织[6-9]。胸膜固定术中会灼烧壁层胸膜,并对其反复摩擦, 需达到沿胸壁有渗血流下的程度, 会损伤腹膜正常组织, 对患者造成创伤, 增加术中出血量;反复摩擦会刺激胸膜, 使胸膜渗出增加, 增多引流量。此外, 因胸膜固定术对胸膜的刺激, 会增加患者疼痛感。而脏层胸膜覆盖术是在切除肺大泡后采用可吸收纤维网和生物胶覆盖手术切割缘, 能使切缘附近脏层胸膜厚度增加, 进而防止气胸复发。生物胶能避免术后切割缘发生漏气, 对肺组织的修复可起到促进作用[10]。虽生物胶和可吸收修补网片可能无法完全避免肺大泡复发, 但其造成的腹膜粘连能有效预防肺大泡破裂所致的气胸。脏层胸膜覆盖术中不会对胸膜正常组织造成影响, 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 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实施脏层胸膜覆盖疗效优于胸膜固定,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缩短住院时间。

[1] 石珂, 吴良洪.胸膜固定术在单纯性肺大泡性气胸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 7(4):70-71.

[2] 刘清仁, 张云慧, 王淼, 等 .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中国医师杂志,2015, 17(8):1247-1249.

[3] 马医农, 黄小军, 刘鹏.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不同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28):3157-3158.

[4] 付莲英, 段淑云, 万水珍.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9):68-69.

[5] 迟峰, 杨洪顶.胸腔镜下不同胸膜固定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4):666-669.

[6] 赵纯诚.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胸膜减张覆盖在老年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 2014, 34(3):648-649.

[7] 李艳, 李建华, 胡群, 等 .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中单腔气管导管和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5, 21(14):35-36.

[8] 肖仙丰, 赵悦, 卢波良.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探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56-57.

[9] 周志良.对行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患者实施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0):83-84.

[10] 王建军, 陈紹华, 李国明, 等 .胸腔镜手术联合管状奈维垫片对治疗中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16, 45(7):834-836.

猜你喜欢
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共享魅力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不可逆转的肺大泡该如何治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肺大泡并发血气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要点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