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茶碱缓释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抗炎作用及疗效观察

2018-04-23 05:35刘琼霞陈琳孙雪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霉素缓释片稳定期

刘琼霞 陈琳 孙雪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肺功能下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等,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该病病情会因为慢性、持续性炎症损伤而不断加重, 所以COPD防治的关键是开展有效抗炎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炎症反应, 减少致炎因子, 进而显著减轻COPD患者肺功能和症状[1-3]。基于此, 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 对其中50例联合应用小剂量红霉素与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满足COPDⅡ~Ⅲ稳定期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排除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结核、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大环内酯类过敏史、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每组50例。常规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2.44±5.45)岁。实验组女22例、男28例;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62.76±5.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戒烟等常规治疗。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茶碱缓释片治疗, 1次/d, 0.2 g/次。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 茶碱缓释片1次/d, 0.2 g/次;红霉素肠溶片1次/d,0.25 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通过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 分别为FEV1、FEV1%、FEV1/FVC, 检测前保持坐卧位静息10 min, 最终结果为测量3次数据平均值。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 ml静脉血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8、TNF-α,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666、5.1154、5.6395,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常规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0 1.12±0.27 1.61±0.39a 43.15±4.21 48.34±3.98a 38.66±3.88 43.77±3.97a常规组 50 1.10±0.25 1.21±0.34 42.96±3.95 44.08±4.34 37.99±3.68 39.12±4.27 t 0.3843 5.4666 0.2327 5.1154 0.8731 5.639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IL-8、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33、6.3214、6.4956,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常规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IL-8(pg/ml) TNF-α(pg/ml) CRP(p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0 18.34±3.12 10.66±3.67a 36.15±4.27 28.47±4.18a 6.24±2.09 4.07±1.47a常规组 50 19.22±3.99 18.32±3.45 35.30±4.45 33.78±4.22 6.19±1.77 6.10±1.65 t 1.2285 10.7533 0.9746 6.3214 0.1291 6.495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COPD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肺功能下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等, 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 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患者死亡的第四大疾病。该病病情会因为慢性、持续性炎症损伤而不断加重, 所以COPD防治的关键是开展有效抗炎治疗[5-7]。大环内酯类药物提取自链霉素, 其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显著, 可有效治疗气道慢性炎症。该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稳定细胞脱颗粒, 减少中性粒细胞引发的损伤;降低TNF-α、IL-8释放, 显著缓解气道炎症反应;抑制亚硝基合成酶、氧化物阴离子, 降低氧化物生成[8,9]。相关研究[4]显示, 应用小剂量红霉素的COPD患者, 虽然全身药物浓度比普通呼吸道病原体最小抑菌浓度低, 但COPD相关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可见, 相对于抗菌作用, COPD治疗中红霉素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更加重要。

本研究中, 治疗后, 实验组FEV1(1.61±0.39)L、FEV1%(48.34±3.98)%、FEV1/FVC(43.77±3.9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21±0.34)L、(44.08±4.34)%、(39.12±4.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 实验组 IL-8(10.66±3.67)pg/ml、TNF-α(28.47±4.18)pg/ml、CRP(4.07±1.47)pg/L显著低于常规组的 (18.32±3.45)pg/ml、(33.78±4.22)pg/ml、(6.10±1.65)p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COPD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茶碱缓释片, 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抗炎作用, 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1] 潘宝璇, 曾蕴湘, 陈友荣, 等.小剂量红霉素长期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国老年学, 2010, 30(2):167-169.

[2] 雷蕾.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中国老年学, 2013,33(11):2674-2675.

[3] 徐永芳.长期小剂量红霉素对中重度COPD的影响.海峡药学,2016, 22(7):119-122.

[4] 陈红梅.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1(9):702-703.

[5] 黄爱霞, 郑则广.茶碱缓释片联合噻托溴铵干粉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6):623-626.

[6] 郑小珍, 刘积锋, 钟蔚, 等.小剂量罗红霉素对舒利迭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2):180-182.

[7] 凤婧, 汤小菊, 陈一帆, 等 .长期小剂量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作用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2):191-196.

[8] 唐勇, 张淑玉, 陈珍旭, 等 .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5):863-865.

[9] 吴海桂, 高洁, 朱志玲.茶碱缓释片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 14(2):217-218.

猜你喜欢
红霉素缓释片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