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莫会”本周末武汉举行

2018-04-23 07:37苑基荣陶短房青木倪浩陈一
环球时报 2018-04-23
关键词:中印关系莫迪两国

●本报驻印度、加拿大、德国记者 苑基荣 陶短房 青木 ●本报记者 倪浩 ●陈一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2日在北京与来华访问的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共同宣布:经中印双方商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将于4月27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近一段时间来,中印官方互动频繁,被认为是中印关系的“新气象”。这次印度领导人抛开外交常规在上合组织峰会前再次访问中国,中印领导人用新的方式加深互信,解决分歧,得到中印两国及国际舆论的赞叹。《印度时报》22日称,印中两国领导人将通过“最真诚的努力”,在顶层积累共识,弥合分歧……寻找两国关系“未来的新范式”。

寻找两国关系“未来新范式”

印度总理莫迪4月27日至28日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非正式会晤。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印度媒体一片赞扬。《印度快报》22日称,这将是2015年以来莫迪第四次中国之行。这次武汉之行是非正式会晤。中国外长王毅在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将确保非正式会晤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印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斯瓦拉吉表示,会晤将促进亚洲两个大国的双边关系。“非正式会晤将是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和国际事务交换意见的重要场合,将对两国增强相互交流产生深远和长期影响”。

印度《经济时报》称,莫迪即将访华是两国关系在2017年洞朗对峙中降到低点之后为改善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武汉非正式会晤后,莫迪还将于6月9日至10日再次来到中国,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报道称,自2015年以来,莫迪每年都会访问中国。在中印交往过程中,印度领导人这样连续访问中国还不多见,因此在推动双边关系方面显得意义重大。2015年莫迪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2016年他到中国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2017年9月,在洞朗危机过后不久,莫迪到厦门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与习近平举行了会谈。从那时起,印中举行了一系列会晤推动两国关系“向前看”。

在去年洞朗对峙危机后,中国和印度都提高了进行对话的调门以降低紧张关系,并在各个层面展开了一系列高层交流和会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4月13日在上海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会谈。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外交部常务秘书顾凯杰访问中国,两国还成功举行了中印经贸联合小组第11次会议和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日前表示,中印近来官方频繁互动表明,中印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边合作大有可为。

“习近平和莫迪这次非正式会晤表明两位领导人都在努力为陷入一系列争端和分歧的双边关系寻找未来的新范式。”《印度时报》称,这次会晤将是中印关系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印度也处于其发展和复兴的关键阶段,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决定举行非正式会晤。《印度时报》把双方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与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华进行破冰访问相提并论。当年拉吉夫·甘地与邓小平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会晤,重新设定了1962年战争以来的两国关系。

两国领导人将坦诚“交心”

“这是莫迪2014年以来第四次中国之行,特别是在中印洞朗对峙后,印度总理这么快访华,是十分罕见的。”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迪2015年已经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出于外交上的对等,应该是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但是莫迪再次来华访问,表现出印度政府对改善中印关系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从印度年初释放的一系列信号也能看出来,这次会晤打破了中印高层交往的惯例。

正式访问或正式会晤是指两国为加强官方关系,尤其是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面访问,表明访问性质、接待礼仪的一种高规格甚至最高规格国事访问的外交活动。非正式访问或会晤的礼仪活动一般从简。不过,非正式访问或会晤只是形式和礼仪上的非正式,双方领导人要谈论的问题同样重大,甚至谈论的话题可能是更加紧迫、更具实质性的问题。

钱峰认为,这次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选择在武汉而不是北京,也是为了稀释印度国内可能对莫迪再次访华的不满。“在批评莫迪的人眼中,来北京又是求和去了,而选择武汉,正式访问的意味则淡化了很多。”另外,避开北京这个国际交往中心,选择安静一些的武汉,有利于两国领导人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交流中印关系的重大问题。而且,选择武汉可能是领导人日程上安排的考虑。与北京相比,武汉距离新德里更近。

《印度时报》称,这次会晤将聚焦两国彼此十分敏感和关注的原则问题。预期双方将对“一带一路”展开坦诚会谈。在这次非正式会晤中,双方在预订地点只有几名官员,两国领导人计划花费大部分时间就双边关系和双方关注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两国领导人共同推动的会晤,为双方关系提供一个方向指引和一条通向更稳定关系的道路。报道称,由于是非正式会晤,届时不会达成正式协议,两国领导人主要是为了坦诚交换意见,比如“一带一路”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去年两国关系极度复杂和困难,产生了一系列分歧。两国领导人将在武汉非正式会晤中通过“最真诚的努力”,在顶层为两国关系未来积累理解和共识,弥合分歧,构建战略互信,从而引导两国关系良性发展。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是中国的安全投资地,与印度建立良好关系对中国和平崛起非常重要,同时中国对印度实现“印度制造”等国家发展战略也非常重要。在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坦诚“交心”,规划两国关系最大的蓝图。

“龙象再次接近”令美国担忧

“龙象再次接近”,德国新闻电视台22日称,虽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在最近几年一直很紧张,尤其是喜马拉雅山一带的边界争端,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之间,没有放弃寻求接近。

德国《经济新闻报》则担忧这次非正式会晤是“中国拉印度对抗美国”。报道称,在中美贸易战紧张加剧之际,美国在亚洲的准盟友印度总理却即将开始访问中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尽管中印两国没有向外界公布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但两国走到一起就是一种合作的象征。显然,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仅令中国强硬回应,也让其他大国担心。

“在21世纪第三个10年到来之前,印度和中国都需要合作来解决地区和国际挑战”。印度《星期天卫报》称,中印两国人口总和超过了26亿。两国都认为21世纪属于亚洲,这个大陆上的两个大国需要在众多事务上协调一致。但现实是两国之间存在的紧张和制约因素妨碍了合作的巨大潜力。报道引述一位高级官员的话称,“信任的氧气将通过两位领导人的会晤制造出来,气氛的改善将扩散到各个层面”,如此一来,妨碍两国合作的障碍就会被清除。报道称,四月最后一周在武汉的这场“史无前例的会晤”将成为印中关系“游戏规则改变的标志”。▲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莫迪两国
资讯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印度人拿莫迪做了上百个App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浅析“莫迪时代”中印关系的机遇与挑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