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县九溪古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简报

2018-04-23 07:37湖南慈利县文物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系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门道滴水城墙

湖南慈利县文物局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系

九溪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西北约40公里的江垭镇九溪村及其邻近村落,由九溪古城、北山明清墓群、江垭老街及古建筑群、莲坪村遗存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九溪古城是遗址的核心部分,位于江垭镇九溪村,地处澧水一级支流漤水中游河流拐弯处北岸的河谷漫滩(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602.18”、北纬29°3037.47”。古城依山傍水,北邻北山,即今江垭林场,该林场为全国最大的杜仲种植基地,林场内发现大量明清墓葬。古城西、南、东三面滨临漤水,漤水干流与其支流索溪汇于古城西侧,而后南行环城向东流去。自古城西侧沿漤水干流西北上行约4公里为江垭水库.沿索溪西南而去30余公里即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古城南侧漤水南岸即是江垭老街,老街两侧现存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的古建筑数十栋。古城东南约2公里处即是莲坪村,该村现存古堰塘、古建筑残墙、古墓葬等明清时期遗存。2011年,九溪古城作为“九溪卫城及江垭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月6日至2018年1月29日,为了更好地了解九溪古城遗址的保存现状、文化内涵和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慈利县文物局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系组成联合调查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工作。春节过后,又于2018年3月下旬对古城内三星台地点进行了补充性地清理与试掘。此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清理古城城墙上的杂草、护城河及城内重点区域的钻探与试掘、城内古建筑和相关遗物的调查测绘、北山明清墓群和莲坪村遗存的调查测绘等。其中,钻探面积约30万平方米,试掘面积约191.1平方米,包括探方一个(编号2017CTT1)、探沟12条(编号2017CTTG1-12),具体规格分别为3x3米(T1)、32x1米(TGl)、26x1米(TG2)、15x2米(TG3)、17x1米(TG4)、8×2米(TG5)、7X1.5米(TG6)、7x2米(TG7)、20x1米(TG8)、4.6x1米(TG9)、4x1米(TG10-12)。

根据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情况可知,九溪古城平面形制大体呈不规则弓形或半椭圆形(图二),面积约74.4万平方米,地面可见遗存有护城河、城墙、城门、主街、排水设施、水井、古建筑及零星散落的建筑构件与石碑等,地下经钻探、试掘后发现有房址、灰沟、灰坑、道路等遗迹和一定数量的陶瓷器残片等。此外,在北山发现了墓碑尚存的明清时期墓葬至少有130座,在莲坪村则发现了古堰塘50余口、古建筑残石墙两处、古巷残土墙一处、明清时期古墓葬数座。限于篇幅,兹选取九溪古城护城河、城墙、城门、房址、灰沟、灰坑、道路等重要遗迹及相关遗物进行分类简介。

一、九溪古城护城河、城墙、城门

(一)护城河

古城外西、南两面均以漤水为濠,东面除了最北部为人工开挖的护城濠以外,其中南部亦以漤水为濠,北面均为人工开挖的护城濠,北濠南距北城墙约5~15米不等。其中,西、南、东三面以水为濠的总长度约2600米,东、北两面人工城濠的总长约1600米(350米+1250米),合计约4200米。人工护城濠现存宽度约12-16米不等,现存深度约0-3米不等,濠内除部分区域建有现代民居,大部分区域种植桔树和柚树。根据濠内初步钻探结果可知,地表下濠宽约4-7米不等、深约1.2-5.5米不等。为验证钻探结果,故于北城墙外侧保存较好区域布置探沟2条(2017CJTG3、TG7)进行试掘。具体堆积情况,以探沟TG3西壁(图三)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a层:棕褐色沙土。厚0-35厘米。无包含物。

第①b层:黄褐色粘土。厚0-28厘米。无包含物。

第①c层:灰褐色粘土。厚10-45厘米。含数片青花瓷片。该层下开口遗迹有扰坑1座和墓葬一座,即M2。

第①d层:黄褐色粘土。厚0-50厘米。无包含物。

第②层:棕黄色粘土。厚0-110厘米。含数片细小的青花瓷片和白瓷片。该层下探沟北侧发现柱洞两个。

第③层:灰白色夹红褐色粘土。厚0-215厘米。无包含物。自此层起,探沟内南北两侧始见较为光滑的人工濠壁面。

第④层:青灰色淤泥夹棕褐色粘土。230-270厘米。含数块砖块。

第⑤层:黄绿色粘土。厚5-75厘米。无包含物。

第⑥层:红褐色粘土。厚约0-180厘米。无包含物。

以下生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探沟深度超过4米,出于安全考虑,探沟未能清理至生土,故第④层和第⑥层的厚度为钻探所得。

从探沟TG3发掘情况来看,探沟②层下始见明显的人工濠壁面,且该层下人工壁面的北侧发现柱洞两个,或为护城濠边缘护栏,故推测②层及以上地层和地面可见沟濠现状,均可能是后期坍塌或者整改后的面貌,而护城濠原始形制可能为②层下的沟槽,其深度约5.45米,宽度约9.35米,其中濠内南北两侧斜坡状濠堤宽度分别约为1.75米和3米,城濠主体宽度约4.6米。

(二)城墙

古城城墙周长约3.56千米,残高最高处约5.5米,现存宽度在2-8米左右。在四面城墙中,北城墙保存较好,其他三面城墙保存状况不一,但其基本走向有迹可循。

北城墙依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除了局部地区城墙残断无存之外,绝大部分地区均可见北城墙遗迹。整体长约1100米,现存宽度在2-8米左右,残存最高处可到5.5米左右。墙体系土石结构,即中间填土,内外两侧筑砌石保坎(图四)。墙内填土为黄色粘土,無明显夯筑痕迹。城墙内侧仅存一处长约3米、高约1米的石保坎,城墙外侧石保坎保存较好(图五),局部地区可见向外侈出约0.1-0.2米的基石(图六),现存高度超过1米者计有15处,多用长0.4-1米左右的红褐色砂岩条石平行错缝砌筑而成,也有个别条石长达2.5米左右,条石外侧多见人工修凿痕迹,有三处条石表面可见“王”(图七:1)、“百户陈工”(图七:2)、“永乐七年七月初八日置”(图七:3-4)等石刻文字。

西、南、东三面城墙保存较差,大部分地区城墙内侧已被破坏殆尽,城墙外侧也仅见高出地面的土坎或经过扰动的石保坎,但其大体走向基本有迹可循,三者长度分别约为660米、700米、1100米,并且三面城墙都有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墙段。如:西城墙中与北墙相接的西北段城墙仍可见保存较好的外保坎(图八:1),西城墙中北部内外两侧均可见高出地表的墙体,并且其外侧石保坎也依稀尚存(图八:2);南城墙西半部某些墙段内外两侧也可见高出地表的墙体,且有保存较好的外保坎(图八:3);东城墙南半部分多被现代公路覆盖,局部地区可见保存较好的外保坎(图八:4),北半部保存相对略好,多见高出地表的墙体,部分墙段还保留有较好的外保坎(图八:5)。

(三)城门

古城郭城现存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缺口.东门基墙无存.西门残存北基,南、北城门保存较好。其中,北城门保存最好(图九、图一〇:1),虽然有部分坍塌,但经过局部修缮(图一〇:2)之后,其基本形制保存完好。门道平面呈“凸”字形,有内外两层门道,门道两侧均为红褐色砂岩条石平行错缝砌筑而成。内门道面阔约4.1米、进深7米,在距离地表3.3米处开始用青砖砌筑拱形券顶,两壁可见门栓孔及固定门梁的壁孔(图一〇:3)。外门道面阔约3.4米、进深约2.5米.在距离地表2.2米处开始用青砖砌筑拱形券顶。内拱总高约5.65米,砖券厚约0.8米,拱顶底缘距离地表4.85米。外拱总高约4.56米,砖券厚约0.80米,拱顶底缘距离地表3.76米。内外券顶均为五层,即三层纵向青砖夹两层横向青砖。内拱进深小于内门道,外拱进深与外门道相同,使得内外拱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的小天井,天井宽约4.1米、进深2.2米。

相对于北城门来说,南城门(图一一、图一二)保存略差。南城门门道平面亦呈“凸”字形,不过内门道面阔小于外门道,其中内门道面阔约3米、进深约8.5米,外门道面阔约3.65米、进深约4.45米。内外门道也均有拱形券顶。内拱在距离地表2.17米处开始用青砖起券,券顶形制同于北城门,拱高总计约4.67米,砖券厚约0.8米,拱顶底缘距离地表约3.87米。其外拱已经坍塌无存,仅在西侧墙面距离门道地表约1.75米处可见部分外拱痕迹。南城门曾坍塌较为严重,外门道西墙外保坎除了起券附近为现代修缮以外,西墙外保坎基本保存完好,外门道东侧的外保坎曾坍塌严重,目前所见基本为现代修缮的墙面。值得说明的是,现存南城门内拱上方“迎熏门”门额部分系现代雕刻与维修所留,原门额遗失,且其原始位置应在外拱顶部。

二、九溪古城地下建筑及其他遗存

根据钻探结果可知,古城西北部地下遗存较为丰富,存在疑似房址和灰坑一类遗迹现象。为了进一步验证钻探结果,于是在城内小地名为“三星台”和“火药局”的两个区域附近共布置探方1个、探沟10条,编号为2017CJT1、2017CJTG1~2、TG4-6、TG8~12,发现遗迹有房址3座、灰坑2座、灰沟1条、道路1条。此将其地层堆积情况和遗迹现象分别简介如下:

(一)地层堆积

九溪古城地层堆积虽然相对简单,但各区域间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不尽相同,加之此次发掘面积比较有限,文化堆积很难统一分层。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古城地层堆积情况,下文将分别对“火药局”区域和“三星台”区域的地层堆积进行简单介绍。

1.“火药局”区域

该区域共布置探沟四条,即探沟TG4-6与探沟TG8。其中探沟TG4、TG5、TG6三者彼此相邻且地层堆积相对统一,TG8与前三者略有区别,故分别以探沟TG5和TG8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1)探沟TG5地层堆积

探沟TG5内部地层堆积相对统一,故以其西壁(图一三:1)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灰褐色粘土。厚10-20厘米。含少量青花瓷片和现代垃圾。该层下开口遗迹为房址F1。

第②层:深灰色夹灰褐色粘土。厚0-30厘米。含少量青花瓷片和瓦片等。

第③层:灰黑色粘土。厚10-45厘米。含较多青花瓷片和瓦片。该层下开口遗迹有房址F2、F3。

由于F3底部为卵石铺就,为保存房址现状,未继续向下发掘。

(2)探沟TG8地层堆积

探沟TG8内部地层堆积相对统一,故以其北壁(图一三:2)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灰褐色粘土。厚5-30厘米。含数片瓷片和现代垃圾。

第②层:棕褐色粘土。厚0-40厘米。含数片瓷片。

第③层:灰褐色粘土。厚35-70厘米。含少量青花瓷片和瓦片,个别器底有“大明年造”底款。

③层下为河卵石层,未见遗物,从探沟TG2的卵石层(见下文)来看,探沟TG8河石层应无遗物出土,加之工期有限,故未继续往下发掘。

2.“三星台”区域

该区域共有1个探方和6条探沟,分布为T1、TGl、TG2、TG9-12。探方T1和探沟TG2、TG9-12位于三星台顶部,其地层堆积基本一致,探沟TG1位于三星台边缘的北门附近,与前述地层相差较大。故此选择以TG1和TG2为例对该区域地层堆积进行简单介绍。

(1)探沟TG1地层堆积

探沟TG1内地层堆积相对统一,故以其西壁(图一四:1)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灰褐色。厚10-30厘米。含瓦片和少量現代垃圾。该层下开口遗迹有墓葬1座,即M1。

第②层:黄褐色。厚10-40厘米。含少量瓦片、青花瓷片等,个别器底有“明万历制”款识。该层下开口遗迹有灰沟1条(G1),灰坑1座(H1)。

第③层:灰黑色。厚0-35厘米。含少量滴水、瓦当和较多青花瓷片等,个别器底有“大明年造”款识。该层下开口遗迹有灰坑1座(H2)、道路1条(L1)。

以下为生土。

(2)探沟TG2地层堆积

探沟TG2内地层堆积相对统一,故以其西壁(图一四:2)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棕褐色。厚0-25厘米。含少量现代垃圾。

第②层:黄褐色。从探沟南部的断崖观察,厚约2米。含大量粗细不一的河石。

需要说明的是,因第②层石子较多且未见人类活动遗物,故未继续下挖。此外,从探沟TG2南侧的断崖剖面(图一五)来看,该卵石层应是地质学中的河流冲积相,这种冲积相不仅存在于城内,在古城西墙外侧亦有发现。因此,有理由认为现存“三星台”并非人工堆积,而是自然形成。

(二)遗迹现象

此次试掘发现遗迹有房址3座、灰坑2座、灰沟1条、道路1条,分别简介如下:

1.房址

在探沟TG4、TG5、TG6内发现房址三座,且F1叠压F2,F2叠压F3(图一六),分别简介如下。

房址F1(图一七)开口于TG4-6①层下,叠压于②层上,被耕作活动破坏严重,在TG4西端、中部、东部,TG5北端,TG6北端均有残留。房址残存长度为13.7米、宽为2.9-5.3米。房址西北角保存较好,现存墙基系青石块铺就,宽约0.75米、高约O.15米,房址居住面为“人”字形铺就的卵石,卵石大小为O.10-0.15米不等。由于发掘面积有限,其整体布局不清。

房址F2(图一八)叠压于F3上,被F1叠压,位于探沟TG5-6内,被耕作活动破坏严重,残存墙基1段,呈曲尺形,墙体系由较大的河石砌筑而成,西墙基残长约5.9米、宽约0.65米、高约0.25-0.35米,南墙基可见长度为1.2米、宽约0.55米、高约0.15米。由于發掘面积有限,其整体布局不清。

房址F3(图一九)叠压于生土上,被TG4-6③和F1、F2叠压,位于探沟TG4-6内,被耕作活动破坏严重,残存房址石保坎和地面。其中,石保坎呈东西向分布于整个探沟TG4.系由经过人为加工的石条平行错缝筑砌而成,保坎分东西两段,两段保坎之间为生土,探沟内未发现通连迹象,两段保坎南侧均以大小不等的卵石铺成地面。东段保坎在探沟内长约6.8米,向东延伸数米进入现代坟墓和建筑之下,残存高度约0.15-0.55米;东段保坎南侧的地面系由卵石呈东西向铺就,探沟内可见宽度约0.45米,探沟外宽度未知。西段保坎在探沟内的长度约8米,向西延伸至探沟外若干米,残存高度约0.15-0.65米;西段包坎南侧地面在探沟TG4与TG5内均有分布,探沟TG4内卵石呈东西向铺就,探沟TG5内卵石北端局部呈东西向铺就,探沟TG5内西侧为南北向铺就的卵石,其余部分为人字形铺就的卵石地面。

2.灰沟

灰沟G1位于探沟TGl内,根据钻探结果推测大体呈东西走向,长约10米左右,探沟内长度为1米,宽3.25米,沟内无出土遗物(图二〇:1)。

3.灰坑

灰坑H1位于探沟TG1中南部,开口于②层下,整体平面近似不规则圆形,一半在探沟内,一般伸入探沟西壁内,因坑内填土为较纯净的黄褐色粘土,一开始以为是扰动的地层.在清理完毕之后才发现疑似灰坑,故编号H1。根据探沟西壁残存剖面,推测H1的直径约0.9米,深约0.35米。

灰坑H2位于探沟TG1南部,开口于③层下,根据钻探情况推测其平面形状近似不规则椭圆形或圆形,底部呈不规则弧形,探沟内可见长度约10.25米,最深处约1.2米(图二〇:2)。出土较多青花瓷片,可辨器形以碗为主,也有少量酱油瓷片,另有大量瓦片和少量滴水。

4.道路

道路L1发现于TG1北部,叠压于生土上。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路面南北略低,中间略高,系单层路面,由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就而成,鹅卵石大体可分大小两种,略大的鹅卵石近似不规则圆形,略小的鹅卵石为长条形,前者铺排方向无明显规律,后者铺排方向大体呈东西向,经钻探初步推定道路残长在10米左右,位于探沟TG1内的长度为1米,宽约1米(图二〇:3)。

(三)重要遗物

出土遗物以瓷器为主,其次为瓦作建筑构件,也有少量金属器。此外,亦发现较为精美的传世瓷器三件,一并简介如下。

1.瓷器

出土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少量青瓷和白瓷等,器型以碗为主,也有盘、高足杯等,个别器底有“明万历制”(图二一:1)、“大明年造”(图二一:2、5)、“长命富贵”(图二一:3)、“福”(图二一:4)等汉字款识,器身和底心纹饰有折枝牡丹纹(图二一:6)、蕉叶纹、海螺纹、月华纹(图二一:7)等,也有部分器物以梵文为装饰(图二一:8)。以下仅对可修复器物做简要介绍。

(1)碗

蕉叶纹青花瓷碗,2件。均为敞口,弧腹,圈足,纹饰均以蕉叶纹为主,蕉叶纹上方有疑似浪花的纹饰,器底内侧均饰海螺纹,底外侧无款识。其中一件(2017CJH2:1)口沿内侧饰两道弦纹,弧腹下部微鼓,蕉叶纹顶部较细,青花颜色较明亮,口径12.6厘米,圈足径5.6厘米,通高6厘米,壁厚0.2-0.5厘米(图二二:1)。另一件(2017qH2:2)口沿内侧仅一道弦纹,弧腹略直,蕉叶纹顶部略粗,青花颜色略深暗,口径14厘米,圈足径6厘米,通高6厘米,壁厚0.3-0.6厘米(图二二:2)。

折枝纹青花瓷碗(2017CJTG4②:2),1件。敞口微敛,弧腹,圈足,口沿内侧无弦纹、外侧饰两道弦纹,弦纹以下为较简单的折枝花卉纹,圈足无弦纹,青花颜色略深暗,口径12.1厘米,圈足径5.5厘米,通高5.5厘米(图二二:3)。

粉彩龙凤纹碗,1件。现藏当地村民家中。碗口平面形状呈亚腰形,即两头圆弧中间束腰,敞口略外撇,弧腹略直,亚腰形圈足斜直外张。内壁施青绿釉,无纹饰。腹外壁为黄釉底,其上饰彩色的龙凤纹,两条龙纹分别位于两侧的窄壁.两条凤纹分别位于两侧的长壁,龙凤纹周围还饰有白色祥云。圈足外侧饰一周青花缠枝纹,圈足内侧施青绿釉,釉上有红色方形底款,内容为“大清同治年制”。口径最长处为17厘米,亚腰两头最宽处为13厘米,亚腰最窄处为11厘米,底径最长处为12.2厘米,腹壁厚0.2-0.7厘米,底厚1.2厘米,通高7.5厘米(图二二:4、图二三:1~2)。

(2)盘

敞口折腹盘(2017qTG8③:1),1件。敞口,折腹,上腹斜直外侈,下腹弧形微鼓,矮圈足,上腹内、外壁均饰有花纹,内壁上下腹交界处饰两道弦纹,底内侧亦饰两圈弦纹,其余纹饰不明。口径18.5厘米,圈足径10.7厘米,通高2.5厘米(图二二:5)。

敞口直腹盘(器盖?)(2017qTG6②:1),1件。敞口,方唇微凹,斜直浅腹,平底。腹外壁上半部分及器物内壁、底部均为酱釉。口径12.4厘米,底径11厘米,通高2.5厘米,壁厚0.4-0.5厘米(图二二:6)。

敞口弧腹盘(器盖?)(2017qH2:3),1件。敞口微斂,弧腹,平底,通体酱釉。口径8厘米,底径5厘米,高2厘米,壁厚0.2-0.5厘米(图二二:7)。

粉彩四季花卉纹盘,2件。现藏当地村民家中。两件形制基本一致,敞口,弧腹,圈足(图二三:3)。白色釉底,盘底中间为寿桃,四周彩绘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其中一件有“同冶年制”底款(图二三:4)。

2.瓦作建筑构件

出土瓦作遗存以普通板瓦残片最多,其次为滴水和不明建筑构件。兹选取滴水和建筑构件介绍如下:

(1)滴水

滴水共有4件,滴水上缘均呈弧形,下部呈曲边三角形,边呈荷叶状。2017qH2:4,滴水正面与板瓦呈垂直相接,滴水正面残缺较多,纹饰似几何纹,残宽8.2厘米,高3.8厘米,厚0.9-1.6厘米(图二四:1)。2017CJH2:5,滴水正面与板瓦呈钝角相接,滴水正面残缺较多,缠枝(或折枝)纹较宽肥,边缘似无凸弦纹,残宽8.8厘米,高5.2厘米,厚1.1~1.5厘米(图二四:2)。2017CJTG1:1,滴水正面残缺较多,缠枝(或折枝)纹较瘦长,边缘有较细的凸弦纹,残宽7.2厘米,高4.5厘米,厚0.9-1.3厘米(图二四:3)。2017CJTG5②:1,滴水正面与板瓦呈钝角相接,滴水正面残缺较多,缠枝(或折枝)纹较瘦长,边缘有较细的凸弦纹,残宽9.8厘米,高5.5厘米,厚1-1.5厘米(图二四:4)。

(2)其他建筑构件

除了滴水之外,另发现两件建筑构件,暂不明其具体名称与所处部位。2017CJTG4②:3,整体近似长条形,正面有一道弧形凸棱,残长5.8-8.7厘米,残宽约6.7厘米(图二四:5)。2017CJTG5②:2,整体残存不规则长条形,弧形背,背上有钮,钮上及其附近有戳印纹,背面下端有波浪形凸弦纹,弦纹附近亦有戳印纹,弧背内侧有梯形槽,槽面较平,整体残长5 5-12.5厘米,残宽在10.4厘米左右(图二四:6)。

3.金属器

青铜刀,1件。2017CJTG8③:2,素面,弧背弧刃,素舌柄。通长5.7厘米,刀背厚0.4厘米,身长4.3厘米,身宽0.3-0.8厘米,柄长1.4厘米,宽约0.1厘米(图二二:8)。

铁斧,1件。2017CJTG4②:1,素面,整体近似长方形,直刃微弧。通长10.1厘米,宽5.7-6.1厘米,厚0.6-2.3厘米(图二二:9)。

铁球,1件。2017CJTG8②:1,整体近似不规则的椭球体,长径约3.2厘米,短径约2.5厘米(图二二:10)。

四、初步认识

(一)九溪古城郭城的年代与性质

关于九溪古城的年代和性质,大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唐城说,当地传说九溪古城系唐尉迟恭督建之城。第二种,唐武德时期复置的充城说,仅见于隆庆《岳州府志·职方考》:“充城,县西二百四十里,隶武陵,废,唐武德复置,即今九溪城”,首提“九溪城”为唐武德复置的汉代充县故城说。第三种,始筑于明洪武二十三年的明清九溪卫(营)城说,最具代表性者为隆庆《岳州府志·军政考》:“九溪卫城,旧编木为栅,洪武二十三年指挥吕成、韩忠等始筑甏之”;其次为嘉庆《慈利县志·卷二》:“九溪营城,在县治西北九十里二十一都……明洪武二十二年己巳东川侯胡海等讨夏德忠立栅守御,二十三年庚午设九溪卫,指挥吕成、韩忠等筑”。

要确定上述三种说法何种更为可信,关键在于弄清郭城城墙的始建年代。根据此次调查钻探和试掘可知,城内试掘的探沟中未发现明显早于明代的考古遗存,城墙上则发现了“百户陈工”、“永乐七年七月初八日置”等时代特征较明显的石刻文字。据康熙《九溪卫志》记载,清定鼎之后,旋即“裁昔边粮通判、指挥、干百户、经历等官”,并“设协镇一员、中军守备一员、两干、四把,统领官兵,驻防卫城”。这不仅表明了“百户陈工”、“永乐七年”两处文字均为明代所留,也说明了九溪古城应与明代的卫所密切相关。因此,唐尉迟恭建城说、唐复置充城说均不足取信,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始建卫城说常见于明清正史,且传承有序,相对来说更为可靠。不过,由于发现的纪年文字与文献所载的始建年代并不一致,故此需要做出如下三点说明。

首先,从城墙土墙与石保坎的同时性来看,嘉靖《湖广图经志》所载《指挥乐公祠堂记》中称指挥乐睿在明正统时期“墙垣则易土以石”,似乎说明先有土墙而后有石保坎。虽然石保坎上发现的“永乐七年”文字可以否定正统时期“易土以石”的观点,但仍不能说明土墙与石墙是否同时修建。不过,从考古调查结果来看,现存九溪古城城墙断面未见明显的夯筑痕迹,如若两者并非同时兴建,滨临漤水的土墙将形同虚设,而这也能得到文献方面的印证,如隆庆《岳州府志·军政考》载该城为“始筑甏”而成,万历《湖广总志》卷十四亦载该城系“筑砌”而成,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文献中使用“筑”者,材料既有土方也有砖石,使用“甏”、“砌”者基本为砖石。由此可知,九溪古城土墙与石保坎极有可能是同时筑砌。

其次,从城墙始筑年代与筑成年代来看,文献中载九溪卫城始建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前1390年.而此次发现的“永乐七年”为公元前1409年.两者相差近二十年,会否与城墙的筑成年代有关?揆诸明清时期的相关古籍,不乏涉及筑城耗时问题的史料,兹择要转录如下:

猜你喜欢
门道滴水城墙
让学生真正找到阅读的“门道”
滴水藏海
城墙边做游戏
城墙外边
小水滴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的三个“门道”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等你来挑战
苏幕遮(般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