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2018-04-25 06:33黄欣邓峥何祖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大肠

黄欣,邓峥,何祖光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它不仅对三、四代头孢类和氨曲南类抗生素耐药,而且扩展至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交叉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产ESBLs菌株可以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菌株间扩散[1,2],进一步导致产ESBLs耐药菌株的流行。为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菌治疗依据,笔者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所有菌株均来自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有感染症状的各种合格标本,包括痰、尿、分泌物、血液等,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菌株只按1株计算,删除重复计数株。

1.2 菌株分离与鉴定 对各种标本接种、分离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3]。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均采用珠海迪尔生产的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测试。

1.3 质控菌株 ATCC:25922、ATCC:700603 来源于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2 结果

2.1 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共分离病原菌2548株,大肠埃希菌482株,分离率18.9%;肺炎克雷伯菌240株,分离率9.4%。两者临床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构成比(%)

2.2 2014年-2016年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见表2。

2.3 2014年-2016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见表3。

表2 3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表3 3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2.4 在分离的48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156株,分离率64.7%,240株肺炎克雷伯菌78株,分离率32.5%。2014、2015、2016年大肠埃希菌ESBLs比率分别是60%、63.4%、70.5%,呈逐年上升。肺炎克雷伯菌ESBLs比率分别是34.2%、35.7%、29.6%。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肠埃希菌分离株282株占全部分离株2548株的18.9%,排列第1位,说明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相关报道一致[4];主要分离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在标本中主要是来自尿标本占47.7%,说明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的感染是尿路感染,与相关报道相符[5];大肠埃希菌在血液标本中分离比例为16.6%,证明大肠埃希菌仍是引起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痰标本中比例为8.7%,说明大肠埃希菌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240株,占全部分离株的9.4%排列第4位,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呼吸看内科、神经外科,标本中主要分离自痰标本,比率为66.7%,证明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与重症监护患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以及呼吸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相关,与相关报道一致[6],提示临床医师应关注这些易感部位,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7]。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升高,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急需解决的医学难题[8]。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科室的耐药分布均有所不同,质粒介导的ESBLs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耐药机制之一,也是耐药性菌株传播的主要原因[9]。本次调查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率为64.7%,肺炎克雷伯菌ESBLs比率为32.5%,与文献报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4.8%-7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9.3%-43.6%相符[10],但高于王海等报道[11]的36.8%、27.7%,说明存在区域性差异。本报道中大肠埃希菌ESBLs比率逐年升高,耐药性也呈逐年升高趋势,主要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70%以上。3年间耐药性变化最为明显主要有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等,各自比例为41.4%、47.3%、56.4%和40%、49.5%、65.4%,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均低于2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与相关报道一致[12],说明阿米卡星、β-内酰胺酶复合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大肠埃希菌良好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作为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使用。肺炎克雷伯菌3年间总体变化是2014年至2015年耐药水平略有上升,2016年耐药性呈下降趋势。该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性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性相对较低。3年间出现了耐亚胺培南菌株,但耐药性均小于7%,与目前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各大医院总耐药率≤7%相符[13],提示临床医师最好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总之,为减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产生,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加强耐药性监测,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防止耐药性产生和蔓延。

[1]Alessandre C Resiatance.Plamid Families in Entembacleriaceae[J].Antimicrob Agentach,2009,53(6):2227-2228.

[2]Fan QL,Yao ZC,Guo HG,et al.Drugreaistance of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 Producing Eacherichia Coli[J].Chin J NoSocomial,2008,18(6):859-861.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753.

[4]胡雪飞,廖晚珍,孙爱娣,等.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6):555-556.

[5]唐蔓莉,罗庆,贺澄艳.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307.

[6]梁丽霞,岑丽莲.311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6):375-376.

[7]周秀珍,李强,卢岩,等.连续12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2):157-164.

[8]张丽琴,肖九长,吴天恩.伤口分泌物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2):289-290.

[9]沈定霞,罗燕萍,曹敬荣,等.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编码的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6):639-642.

[10]肖永红,沈萍,魏泽庆,等.Mohnarin 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6-4952.

[11]王海,汪宏良,程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5):653-655.

[12]黄海燕.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5):648-650.

[13]胡付品,朱德姝,汪复,等.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5-375.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大肠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