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区近5年血液检测阳性率下降原因分析

2018-04-25 06:33李玉熊丽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筛献血者试剂

李玉,熊丽红

(江西省血液中心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052)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因其特殊性,尚未找到血液替代品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临床用血需要,只能依赖于健康公民的无偿捐献。因此,在血源紧张的当下,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为医院提供足够的质量合格的血液,是每个采供血机构人员需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本站2012年-2016近五年血液检测阳性率下降背后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为2012年至2016年5月期间本站无偿献血血液标本,包括全血和机采标本。献血者体检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所采血液均经过初复检。

1.2 仪器与试剂 试剂:HBsAg、抗-HIV、抗HCV、抗TP检测ELISA试剂由厦门英科新创和北京万泰公司提供;ALT初检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复检试剂由浙江东欧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提供;核酸检测试剂由罗氏公司提供,所有试剂均通过批批检,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采用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和FAME全自动酶联检测系统 (瑞士Hamilton公司);ALT采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NAT采用罗氏核酸检测分析仪。

1.3 检测方法 首先采用厦门新创公司酶免试剂进行HBV、HCV、HIV、TP检测,对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标本剪取血袋导管血,用同种试剂对原血样和血袋导管血分别进行双孔复试,有反应性判断标准:S/CO≥0.8,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测定,检测数值≥50U/L判定为阳性。

2 结果

见表 1,表 2,表 3。

3 讨论

从本次数据统计结果看,自2012年至2016年5月,无偿献血检测总阳性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13%,3.76%,3.17%,2.42%和 1.80%(2016年 1-5月),其中以ALT、HBV、HIV检测项目阳性比例持续下降最明显。

ALT是肝功能异常的非特异性指标,其检测结果不合格是引起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与以往其他人报道的结果相似[1],影响ALT异常因素很多,如献血者性别、体重、人群[2,3]、睡眠、运动、过度疲劳、饮酒、药物服用及病毒感染[4-6]等,从表3结果我们可以看出35~45岁献血人群比例逐年降低,一般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事业奋斗期,难免熬夜工作或喝酒应酬,极易造成其血液中ALT升高情况;另本站开展了街头献血ALT初筛检验,筛选出了大部分高ALT值意向献血者,并在献血前进行了严格的健康征询和HBsAg初筛工作,这些因素也成为检测总阳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表1 2012年-2016.5无偿献血血液检测项目复检淘汰情况百分比(%)

表2 2012年-2016.5无偿献血人群职业分类情况占采血总人次百分比(%)

表3 2012年-2016.5无偿献血年龄分类情况占采血总人次百分比(%)

从表2职业分组来看,学生群体献血比例逐年提升,成为最主要献血人群,从表3年龄分组来看,18~25岁年龄段献血人数所占采血总人数比例不断提高。不同年龄段HBV阳性率有差异,以18-3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最低,我国卫生部从1992年元月即开始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按照接种计划,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个月、出生后第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7-9],先城市后农村,疫苗免费,被接种者仅需承担注射费用,自2005年起,儿童乙肝疫苗注射改为全部免费,2009年起,我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因此,主要考虑学生群体与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均进行过计划免疫,注射过乙肝疫苗[10],才使得HBsAg检测阳性率逐年降低。

HIV复检淘汰人数逐年降低,这可能与本地区高危行为人群不再为检查身体而献血以及艾滋病等性传播知识在社会中的广泛宣传普及有关,提高了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另外,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一旦漏检将会对社会与血站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会选择高敏感性的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即使在检测试剂十分优秀的条件下,由于人群感染率的不同,ELISA试验检测阳性的结果中亦会出现较高比例的假阳性[11-13],从而影响了检测总阳性率的统计。因此,设置合适的灰区范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阳性漏检的问题,随着试剂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不断提高及灰区严格设置,使得测定结果的假阳性与假阴性发生率降低[14-16]。

综上所述,加强献血知识宣传,普及经血传播疾病知识和血液常识,按规定注射相关疫苗,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杜绝危险性行为,严格做好献血前体检征询及乙肝、ALT初筛工作,尽可能选择低危献血者,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对降低无偿献血检测阳性率有重要意义。

[1]刘燕飞,林荣,陈筱华,等.温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8-10.

[2]Caspari G,Gerlich WH,Beyer J,et al.Non-specific and specific anti-HCV results correlated to age,sex,transaminase, rhesus blood group and follow-up in blood donors[J].ArchVirol,1997,142(3):473-489.

[3]Prati D,Taioli E,Zanella A,et al.Updated definitions of healthy ranges fo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J].Ann Intern Med,2002,137(1):1-10.

[4]Deng X,Wang D.ALT cut-off value for blood donor screening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serviceman separately[J].Transfus Med,2013,23(4):281-282.

[5]王芳,熊丽红,傅颖媛.无偿献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肝炎病毒的关联性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6):898-900.

[6]Marjani A,Mehrpouya M,Pourhashem Z.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n Healthy Blood Donor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Gorgan[J].J Clin Diagn Res,2016,10(7):C4-C6.

[7]费亚涛,黄志森,王德文.东莞市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分布情况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73-1775.

[8]封秀红,王春香,郭雪,等.河南农村18岁以下乙型肝炎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 [J].中国计划免疫,2002,8(4):189-190.

[9]雷仁宇,罗耀星,谢莘,等.珠江三角地区1~6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现状调查分析 [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112-114.

[10]许友山,夏卫.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6):131-132.

[11]刘沛,史志旭,王灿南,高伟.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预测值与人群感染率关系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2):145-146.

[12]王明珠,路玮,姜桂娥.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803-2804.

[13]刘鹏,陈红.九江献血人群抗-HIV检测情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74-75,77.

[14]陈静,李帮芬,先秀,欧燕萍.酶联免疫四项检测结果灰区与窗口期感染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7):2554-2556.

[15]毛瑞.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灰区范围”浅谈[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85-287.

[16]庞栋.血站实验室质控物的制备和应用[J].医学文选,2001,12(3):351-352.

猜你喜欢
初筛献血者试剂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