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经济新信号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8-04-25 05:34钟延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8年1期
关键词:试验区改革经济

■钟延

2017年12月20日,为期3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十九大后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年度经济会议,不仅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还部署了2018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

对此,多位专家进行了权威解读。

稳健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

中国银行主管研究员周景彤:从经济运行和防范风险两个方面综合考虑,2018年货币政策还应该保持稳健基调不变。另外,货币政策要加强和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通过工具完善来提高调节市场的精准性。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稳健中性是个被动选项,因为它既不能放松,也不能收紧,如果一旦放松,现在的去杠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目标可能就是前功尽弃了,而且全球各大央行都在收紧,中国央行也不会逆全球大潮去做货币宽松。同时也不能收紧,中国经济增长处于换挡期,改革处于深水区,货币环境过紧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2018年,从整体上说,央行是要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要打赢防范风险攻坚战的话,央行在降低资产价格波动性方面会更加关注,过大的波动容易引发了金融风险。

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金融的本质是甄别风险。从监管角度来说极其考验智慧,因为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同时又要控制风险。金融监管的关键还是以风险为本,根据风险本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同时设立适当的准入门槛,将监管与创新结合起来。要鼓励做得好的企业机构去创新更多,使其更早合规,减少波动成本,而对以金融名义进行欺诈的违法违规行则为要严加规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金融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一旦宏观杠杆超过一定限度,全社会利息支出总额大于当年新增GDP,经济就会陷入不可持续状态。但去杠杆恐怕是一个中期的事情,三五年才能实现,步伐太快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等障碍。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云昌:房地产领域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货币金融,财税和土地三个方面,部分领域的改革实际上今年已经启动。

货币金融方面的改革重点在于减少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加大债券、基金、股票等直接融资比例。这样能为普通人提供投资房地产的机会,而非让资金流入 “炒房”领域。财税方面即:加快房地产税开征。土地领域则包括解决城市之间的土地供给不平稳、城市内部居住用地占比偏少、工矿仓储用地占比偏多;以及推动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等。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此次会议继续关注租赁市场,说明政策层面高度重视。尤其是提到长期租赁概念,预计后续会有各类支持性政策出现。另外租赁市场发展无疑成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2018年值得关注和期待。此次会议,为2018年租赁市场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利好不断,尤其利好商业银行和有部分国企。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在租售并举,房住不炒等环节开始快速落地,预计2018年后续将有更多制度性政策发布。从政策预期看,下一步应加快住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税收、租赁等制度建设,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公报中 “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的新提法,其实就包含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提混改不是停下或放慢脚步,而是要把混改搞得更稳妥、更好。这应是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的要义之一。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央企、地方国企已经出台了方案或仍将出台方案,下一步需要将这些方案做好,不断总结经验。

接下来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应放在一级法人层面,国资委要充分挥发作用,对质量不高的资产进行果断剥离,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国资委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公司的国有股份交给该机构管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农业农村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发展种养业,还要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提高农民收入,还要让农民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老有所养,同时要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到宜居、宜业,能够吸引人们到农村创业,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度假、养生。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云长:要推进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不仅是要解决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更是解决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弱化的问题。在现在的条件下,必须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包括政府政策的转型,支持促进收入调整,引导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更好的支持 “三农”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结构是根基,需要推进产权制度或者要素市场建设来推进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的配置为重点。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钢:本届政府改革决心相当坚定,但囿于部门、地方或利益集团掣肘,部分开放举措并未落到实处,这让外企没有获得足够改革红利。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是双向开放。中国要真正引领经济全球化,必须首先下好国内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盘棋;要扩大对外开放,打破国内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的种种藩篱,调整不适应改革的各项规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刚刚结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这是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落实。

近期,我们需要盯紧四大抓手:一是继续找遴选新的试验区,毕竟要做到推广复制。二是有些试验区需要扩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试验区相比所能够集聚的资源显得小了些,目前只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走过扩区的先例,东部与中西部不适宜用一个标准。三是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港,上海和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一开始就聚焦自由贸易港。四是自贸试验区经验可有选择地在国家级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其它园区或者特定领域尝试。

打赢蓝天保卫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大气污染防治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环境质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表明中央心系人民,着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在有工作基础了,也有思路、有方法,大气污染防治在治 “标”基础上,治 “本”的进度会加快,治标就是通过管控,治本就是能力提升。三年之后,治“标”和治“本”都能发挥很大作用。

要高质量发展经济,各个地方要遵守这个准则,其次要加强能力建设,中央各级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各级的辅导和支持,监督和扶持并举。同时,打好蓝天保卫战,还要在交通结构和运输结构做好文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京津冀地区能否加大轨道交通作用,减少污染。■

猜你喜欢
试验区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18个自贸试验区
改革之路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