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018-04-27 09:29马海兰张心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因素

马海兰 张心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宣泄途径等多方面问题导致了以抑郁症为代表的心理疾病相对高发。根据我国心理健康协会的相关统计, 抑郁症的综合病发率为(420±190)人/万人。更有研究预测, 其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虽然自身不具备致死病灶, 且对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影响也存在争议, 但是该病容易引发患者的异常与过激行为, 造成自杀等不良后果,故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究不同因素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关系, 希望为其治疗介入与引导提供必要理论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分析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3岁, 平均年龄(32.6±7.8)岁;男女比例为79∶41;抑郁程度:可能抑郁症患者22例, 抑郁症患者85例, 严重抑郁症患者13例。排除疾病获得、特殊职业以及既往病史等患者。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患者的停药时间, 同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分布情况。以停药时间与医嘱时间的差值作为患者治疗依从度评定指标, 差值越大则代表依从性越差。通过药物依从问卷对120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药物副作用(A)、对诊断的认可程度(B)、患病严重程度(C)、服药经历(D)、医患交流(E)、医疗护理特点(F)、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G)、性别(H)、年龄(I)及文化程度(J)等10项。为了进一步了解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影响指标的大小关系, 本文基于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权重分析。应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依从性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0例患者抑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度分析 120例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2.0±4.6)分。其中总分<8分的29例, 占比为24.17%;评分8~20分的37例, 占比为30.83%;评分21~35分的54例, 占比为45.00%;评分>35分的0例, 占比为0。91例抑郁评分≥8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为(-42.96±17.31)d。

2.2 12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12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显示, 药物副作用(0.21)、医疗护理特点(0.19)、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0.13)为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共占总体影响因素的53%。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其他影响因素按照权重大小排列为:对诊断的认可程度(0.10)>患病严重程度(0.09)>文化程度(0.08)>医患交流(0.06)>服药经历(0.05)=年龄(0.05)>性别(0.04)。见表1。

表1 12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2.3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Logisitic回归分析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医患交流、医疗护理特点、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年龄为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3.46、2.13、2.42、2.11,95%CI=0.009、0.004、0.007、0.013, P=0.009、0.004、0.007、0.013<0.05)。见表 2。

表2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Logisi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 如何判断依从性问题并获得准确的数据是难点之一, 本文借鉴了侯凯旋等[1]的研究所设计的量表体系形成有效的数据调研模式。本次研究发现, 药物副作用(0.21)、医疗护理特点(0.19)、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0.13)占总影响因素53%。从数据的获得来看, 普遍性非依从行为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一方面来源于抑郁症治疗周期较长, 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产生治疗依从性的不遵从;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较为显著的心理周期与患者抗拒。上述行为所导致的治疗中断会对抑郁症的治愈带来严重影响, 表现在临床层面则为总体治愈率不高。本文研究中29例患者的抑郁评分<8分, 占比为24.17%, 这与王金莲等[2]的研究结果类似。

而在患者产生非依从性的过程中, 不同影响要素的影响效力不同。以权重为代表, 本文发现药物副作用是其主要原因, 这与相关研究[3-5]所提供的背景资料相同。而后影响效果大小的排序结果也与相关研究[6-8]的结果类似。虽然在具体的权重计算方面与吕扬等[9]、赵振海等[10]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在基于不同患者群体中差异性是可以解释的。

另一方面 , 刘英洁[11]、胡启梅等[12]与钟海平等[13]的研究确定了护理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医患交流、健康教育等手段对依从性的有效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不同影响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为此, 本文以回归分析对该问题进行探究。认证了药物副作用的单一性, 这一结论与王淑云[14]获得的结论相同。同时证明了对于病症及药物的认知与患者及医生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这与李媛媛[15]的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 在抑郁症治疗的过程中提高其宣传与沟通比重, 并配合适当的随访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1] 侯凯旋, 闫素英.慢病患者药物依从性量表的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22):1-4.

[2] 王金莲, 高惠华.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 2017(9):87-89.

[3] 吴倩.针灸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4] 古贱秀, 罗秋兰, 黄月红.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程序的应用解析.哈尔滨医药, 2015, 35(6):499-500.

[5] 马玉娟, 鲁陆.抑郁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复发情况研究.健康之路, 2017(7):7.

[6] 程勇, 郑雷, 孙宁华, 等.抑郁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复发的影响.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4):587-588.

[7] 罗亮, 樊爱珍.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护理体会.当代护士, 2016(4):142-143.

[8] 单颖.纽曼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现代医学, 2016, 44(3):388-392.

[9] 吕扬, 李峥, 韩美英, 等.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10):1203-1206.

[10] 赵振海, 刘民.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12):870-873.

[11] 刘英洁.优质护理服务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功能改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研究, 2015, 28(9):1251-1253.

[12] 胡启梅, 谢红芬, 王华云, 等.抑郁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全科护理, 2015, 13(6):532-533.

[13] 钟海平, 陈迪锋, 吴桂红.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健康研究, 2015, 35(1):54-56.

[14] 王淑云.动机性访谈对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郑州大学, 2016.

[15] 李媛媛.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昆明医学院, 2009.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因素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解石三大因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