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TP方案对卵巢癌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

2018-04-27 09:29侯秀红吴小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方剂卵巢癌生存率

侯秀红 吴小肄

卵巢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 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5%左右, 是女性第四位致死性病因。目前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 可能与患者年龄、生育情况、盆腔疾病、环境因素等有关。由于卵巢位置较深,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待肿瘤体积增大、患者出现不适时,往往已至疾病晚期[1,2]。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对患者及其家庭具有重要意义。西医采用的化疗是通过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但由此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卵巢癌在中医学中属肠蕈、癥瘕、积聚范畴, 传统中医文献对卵巢癌相关治疗研究源远流长[3], 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方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观察了自拟中药方剂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卵巢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①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及病理学、肿瘤标志物、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结果确诊为卵巢癌。②癌症分期为Ⅲ~Ⅳ期;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年老体衰或并发严重恶病质者;②骨髓再生障碍者;③心、肝、肾功能衰竭或有感染发热及出血倾向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62岁, 平均年龄(53.69±7.67)岁;癌症分期:ⅢA期16例, ⅢB期7例, Ⅳ期9例;癌症类型:黏液性囊腺癌11例, 颗粒细胞癌6例, 浆液性囊腺癌10例, 胚胎癌3例, 未分化细胞癌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52.27±7.50)岁;癌症分期:ⅢA期17例, ⅢB期8例,Ⅳ期13例;癌症类型:黏液性囊腺癌14例, 颗粒细胞癌7例,浆液性囊腺癌12例, 胚胎癌4例, 未分化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年龄、癌症分期、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开展。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化疗前给予患者维生素B6、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药物口服;化疗开始第1~3天给予患者紫杉醇静脉滴注, 剂量为120~150 mg/m2;间隔1 h给予顺铂静脉滴注, 剂量为50 mg/m2;静脉滴注化疗后, 腹腔灌注顺铂60 mg/m2、紫杉醇90 mg/m2。治疗期间常规进行心电监护,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间隔 3周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3个疗程。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组成:党参20 g、薏米仁20 g、茯苓20 g、白术20 g、甘草15 g、蛇舌草15 g、鸡内金15 g、瓜蒌皮10 g、半枝莲10 g、猫爪草10 g、八月札10 g;加水500 ml, 常规煎煮至200 ml后服用, 1次/d, 1剂/次, 3周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 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情况。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32 治疗前 51.26±3.06 36.06±3.52 30.22±0.68 1.45±0.12治疗后 37.24±3.78a 27.10±1.78a 28.95±2.01a 1.02±0.03a研究组 38 治疗前 50.97±3.15 36.21±2.51 30.74±0.84 1.41±0.15治疗后 46.31±3.19ab 31.80±2.33ab 26.78±0.81ab 1.13±0.04ab

2.2 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68.75%(22/32), 研究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89.47%(34/38),研究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卵巢位置较深, 故早期症状不明显, 通常在卵巢肿瘤体积增大, 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出现不适症状时才被发现,确诊时往往已至晚期, 并可能发生转移或扩散, 是预后最差的妇科肿瘤。卵巢癌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女性群体, 一般情况下, 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最多见于更年期与绝经期妇女[4,5]。

卵巢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 西医化疗广泛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确定, 80%的初治卵巢癌患者对此治疗方案敏感。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实行无差别攻击, 导致患者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对患者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且其中初治患者中的50%~80%会在2~3年内复发, 并产生耐药性[6]。

本次研究在TP方案治疗卵巢癌的基础上采用本院自拟中药方剂以辅助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 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均受到影响, T细胞水平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CD8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自拟中药方剂能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但也可能存在方剂降低了化疗效果的可能性。对照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68.75%(22/32), 研究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89.47%(34/38), 研究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卵巢癌具有积极效果, 利于患者预后, 延长患者生存期。该方剂中党参、薏米仁、茯苓、白术除湿益燥, 和中益气, 具有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7], 降低卵巢癌复发与转移的风险;蛇舌草、鸡内金、瓜蒌皮、半枝莲利气散结, 在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还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延缓疾病发展[8,9];猫爪草、八月札益气健脾, 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扶正养血、益气补阴之效。

综上所述,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TP方案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缓解疾病发展, 延长生存期, 利于患者预后。

[1] 陈慧, 周思园, 孙振球, 等.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6):108-112.

[2] 邵婷, 陈秀玮.卵巢癌的病因假说及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19):8894-8897.

[3] 周衍伍, 李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研究现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13):152-154.

[4] 李小攀, 孙乔, 杨黎明, 等.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卵巢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11):823-826.

[5] 刘云, 杜成, 刘文超, 等.卵巢癌治疗新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15, 23(4):553-556.

[6] 纪云飞, 王瑞君, 李晓波, 等.复方四君子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 2016, 47(5):837-843.

[7] 刘婷, 王晓妍, 曹志群, 等.半枝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河南中医, 2013, 33(3):424-426.

[8] 李波.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16, 28(5):75-78.

[9] 张晶晶.自拟中药汤剂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7):2691-2694.

猜你喜欢
方剂卵巢癌生存率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