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以包头医学院为例

2018-05-02 07:17马淑一于敬达刘永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医学检验

高 芳,马淑一,于敬达,何 珊,刘永华

(包头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60)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而对医学检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医学检验专业由原来的五年制转变为现在的四年制,毕业生授予理学学位,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为了培养高素质、具有医学检验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包头医学院从2013年开始招收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当前形势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是基本操作技能要求高,而临床检验诊断逐渐淡弱。对此,包头医学院确立了“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以实践技能操作为基础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与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探索新形势下的因材施教策略,为此修订了2013、2017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加强实践实训部分,突出“检验技术”的属性[2],积极开展以基础医学、医学检验的理论和实训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改革,并对与此相关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教材建设。同时还召开专业论证会,邀请教学医院教师、专业教师、本专业学生讨论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探索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如应用案例教学法等与行业的对接,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

制订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摒弃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对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技能考核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建设方案如下:

(一)注重人才素质培养

培养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求开展综合素质教育,还应重视“两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人文素质综合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观。把综合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践之中。

(二)优化课程设置,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改变,优化了课程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对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向的转型,即五年制医学学位改为四年制的理学学位,培养技术型人才。通过“精简、重组”的方式,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目前,包头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完成了5门课程的课程组组建工作。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对一些临床理论课程做了一定的压缩和删减,新增了一门“病理检验技术”核心课程,并新开设了“检验医师启示录”和“染色体疾病的诊断”等专业选修课。

(三)突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申报课题

把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技术和脱落细胞、输血与输血技术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部分整合为一门课程——“医学检验综合实训”,总计180学时。根据实践技能结构的要求,设置实训项目,分两学期完成。“医学检验综合实训”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体,是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基础,采用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检验→设计性检验为主线的循序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具备基本检验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本门实践课程,学生在思想上应具备检验专业的整体观念,能够综合分析检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既避免了实验内容的交叉与重叠,又能较合理地、系统地安排实验顺序及实验内容、分配实验学时,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并鼓励学生参与申报科研课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详见表1。

表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人数、申报科研课题情况

以往检验专业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为最终成绩,而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回答问题等只作为参考,不纳入学生的最终总成绩中。这一方式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在实验中参与度不高:一个组只有个别学生操作,同组其他学生只在旁边观摩,大部分实验报告存在雷同现象。让本专业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来,实验教学的气氛得到了改善,学生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一举措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养成了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申请到结项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渐进式的科研训练中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在以后的岗位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强化医院、行业实习

早期了解行业要求,增加医院检验科的见习、实习时间。在专业开课前就安排学生到市疾控中心、一附院等教学医院进行见习。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期间延长在不同医院检验科的轮转时间。

(五)优化专业课程考试体系

在毕业前进行实践技能考试。连续三年组织了2015届、2016届、2017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校内实践技能考核。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每个站点都有3-5个考试项目(平行题),供学生随机抽题。实践技能考试以实习医院为单位,采用多站式竞赛,每轮完成7个站点的项目,最后得出个人成绩和医院平均成绩。考核涉及临检基础、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脱落细胞、输血等30多个检验技术项目。

(六)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内容,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师生多互动、由教师主导转化为教师引导。课程讲授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七)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模式[3]。从2016年开始包头医学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也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学生除进行日常的思想教育、专业课辅导之外,还对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科研项目的申报、专业实习、考研辅导以及就业方向给予建议及帮助。

总之,为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目前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今后仍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8-199.

[2]陈婷梅,尹一兵,冯文莉,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38-39.

[3]雷秀雅.大学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4(4):79-8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医学检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