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在美术馆中的运用

2018-05-05 07:57丁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展柜展品艺术作品

丁静

(赖少其艺术馆,合肥 230022)

一、前言

美术馆是集展览、收藏、研究、教育、交流和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缩影和重要标志。

美术馆展出的展品应经过美术馆相关设计和艺术设计装饰后展现给观众,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美术馆设计艺术,才能使展品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目前,艺术设计在美术馆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运用,因此,针对美术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艺术设计如何在美术馆中有效地运用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美术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美术馆如何应对外地游客的到来

当美术馆免费对外开放后,美术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因缺乏与展品相关的基础知识,仅以走马观花为目的,而真正来欣赏艺术作品的人并不多,美术馆很难让众多的外地游客故地重游。

(二)美术馆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许多美术爱好者及专业人士可以在工作室或家中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相关信息,并相互交流、品赏和领悟艺术作品中的精髓,使得一部分专业人士逐渐远离了美术馆或减少了去美术馆的次数。

(三)美术馆如何应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美术馆在室外环境、室内展品陈列、灯光设计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设计问题,许多展品展示的形式千篇一律,缺少特色,美术馆单调、枯燥的展览也使得许多当地居民很少进入美术馆。

美术馆如何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到来,将成为美术馆面临的新挑战,只有艺术设计之光才能照亮美术馆崭新的未来。

三、艺术设计与美术馆设计相互渗透的必然性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和美术馆设计相比具有不同的美感和艺术特点,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二者所面对的是相同的观众、经济和文化市场;美术馆在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技法方面和艺术设计一样,都是以实用价值和审美欣赏为主而进行设计的。

艺术设计与美术馆设计相互渗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设计与艺术由最初的一体化,逐渐形成不同的专业领域,而最终又走向融合一样,随着美术馆将面临的发展与挑战,两者之间必将形成新的融合体。

四、艺术设计融入美术馆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艺术设计穿插于美术馆相关设计的各个领域

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于美术馆相关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建筑、室内外环境、展品展示,以及主题思想和基本技法等。艺术设计在传承美术馆设计主题思想的同时,突出艺术设计的艺术特色和基本技法,并促进美术馆各专业设计在艺术上不断升华,不断创新,使其更具时代特色。艺术设计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有价值、更有品位的“美”的艺术品,给观众提供一种新的美好生活的享受。

(二)艺术设计贯穿于美术馆设计各个阶段

从美术馆的初始设计阶段开始,艺术设计就应融入其设计之中,始终突出艺术设计“美”的主题,赋予艺术作品新的“美颜”之术,开创美术馆设计艺术新的思路与方法,艺术设计犹如灵魂附体始终贯穿于美术馆设计的各个阶段,使美术馆设计艺术向着更美好的艺术境界而不断攀升。

五、艺术设计在美术馆中有效运用的方法

(一)艺术设计将单一的陈列方式演变成综合性艺术表现的形式

许多美术馆在展品陈列设计方面都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的老问题,展出形式大多以某某书法家展览、某某绘画作品展为主,如果能将围绕相同题材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给观众,必将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

中国艺术史上蔚为壮观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可谓是震古烁今、闻名遐迩。2015年北京故宫10年来首次全卷铺开展出《清明上河图》,为了能够亲眼目睹真迹,每天近万人排起长队,从上午一直排队到晚上,人们几乎都是趴在展柜上仔细观看,可见《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上海中华艺术宫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以原作为蓝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声像技术,将原作放大成约为原图30倍的大型画卷,动态还原了《清明上河图》的千古画境和城市昼夜循环风景,使观众透过画卷仿佛穿越到一千多年前那繁华的东京汴梁。

北京故宫和上海中华艺术宫展示出的是“静”与“动”两种不同的《清明上河图》,如果经过艺术设计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多媒体《清明上河图》的前面展示《清明上河图》真迹,同时表演歌舞“清明上河图”及播放李玉刚演唱的“清明上河图”。到那时,唯美的真迹使你流连忘返;声光音响让你身临其境;文艺演出又如此震撼,李玉刚演唱的主题曲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真迹、影像、歌舞共同演绎出《清明上河图》之千古绝唱,势必将上海中华艺术宫推向世界。

(二)艺术设计弥补灯光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

1. 美术馆灯光设计的不足之处

观众在观赏展品时都会将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用手机拍照并珍藏,但在观赏和拍摄展品的过程中,展柜及画框玻璃上的映像,严重影响到观众对展品的审美情趣,也使得精美的艺术品黯然失色。有的观众不得不用双手挡住玻璃上的反射光而扒在展柜上观看展品;有的观众为了能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而变换各种角度,以避免拍出的照片上出现其他物体的映像图案。图1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书法作品展”展会上所拍摄的一张照片,上面的许多白色斑点是屋顶的照明灯照射在展柜玻璃上所留下的光点,无论怎样改变拍摄角度都无法避开这些斑点,拍出的照片可谓是大煞风景。

2. 艺术设计弥补灯光设计不足的运用

在无法改变展品灯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弥补灯光设计的不足。以上述“毛泽东书法展”为例,可以在展柜上方设置一个半透明遮挡物,上面摆放各种鲜花,既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怀念,又美化环境,也能挡住照明灯的光线。另外还可悬挂毛泽东书法作品的简介,全面生动地介绍毛泽东书法作品的精髓。伟人、鲜花、书法作品达到了艺术上的完美结合,更能让观众拍到一张完美无瑕的毛泽东书法作品的照片。

图1 毛泽东书法作品

(三)视觉和听觉共同传递展品信息

美术馆传递展品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明牌上的文字,由于明牌尺寸上的局限性,观众很难全面深入地了解展品信息,也逐渐失去了参观其他展品的兴趣。二维码自助语音导览系统的推出,可以使观众便捷地了解展品信息,但较多的文字说明以及不停地观看手机上的内容,又容易分散观众对展品的注意力,导致观众视觉上的疲劳,并占用了观众较多的时间。通过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就可以从手机上听到解说展品的内容,会给本应该宁静的展厅带来噪音而更不可取。

观众通过视觉难以获得更多的展品信息,而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得展品信息的方法也不可取,那么完全可以采用语音导览机,让观众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数倍于同一时间所获得的信息。

当观众步入美术馆时,一边通过视觉欣赏展品,一边通过语音导览机上的耳机自动收听与展品相关的知识和展品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可收听到与展品相关的背景音乐。

视觉和听觉犹如两种乐器为你演奏一曲优美的交响乐,使观众在愉快的审美过程中享受到最美好的文化生活。

美术馆要求参展作品方提供展品所需的讲解内容,以音频为主,兼顾图片、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语音导览机设有多国语言,可为更加开放的美术馆带来更多的国际友人。

大量地配置语音导览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可采取企业冠名、赞助、合作等多种方式将企业广告贴在语音导览机上面,以及在语音导览机播放中插播企业广告等,由企业出资并免费提供给每一位观众使用。

六、结论

总之,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将受到美术馆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运用,在充分发挥美术馆自身优势的同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美术馆向前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馆最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到来。

到那时,无论是与当地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外部景观,还是具有创作性构思和造型特点的、优雅的、独特的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以及无处不在的艺术作品,会唤起人们视觉上更多的欲望,从而使观众与艺术作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对艺术作品会领悟得更加深刻与透彻,最终感悟到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真.试论艺术博物馆藏品陈列的“叙述”与传播——以卢浮宫、泰特、英国国立美术馆为例[J].中国美术馆,2015(1).

[2]张小鹭.现代美术馆教育与经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高爽.论艺术设计[J].包装工程,2004(6).

[4]景亭,许玮.浅谈高校美术馆的价值与建设[J].新美术,2013(9).

[5]陈荣义.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性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

猜你喜欢
展柜展品艺术作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展品被盗了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超越“展”与“藏”
购物商场装饰设计与展柜设计的关键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