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枣疯病防治试验报告

2018-05-09 08:09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树枣园树势

韩 强

彬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多、品质好,特别是彬县大晋枣,以其果大、色艳、皮薄、肉厚、核小、质脆、营养丰富而驰名全国。近20年来,随着彬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彬县枣园面积受到严重挤压,由1995年的2万亩锐减到目前的0.2万亩,枣树较多的三大分布流域:水帘河流域、红岩河流域、泾河滩地(主要是彬县城关镇的管牌村芋家沟村、朱家湾村和彬县炭点镇的虎家湾村、林家堡村、水北村),已今非昔比,枣树栽植日见衰落,过去大片分布的百年以上的枣树园几乎丧失贻尽,残留的老枣园和近十年新建枣园大多因无人管理或疏于管理而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病虫害多发,枣疯病遍布。

2013年8月,我们对以上三大流域中目前还成片成园的枣疯病发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棚枣没有发现枣疯病,露地枣树枣疯病平均发病率达13%,个别园地达到了25%,枣疯病导致枣树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经营枣园的热情骤减。枣疯病已成为制约彬县枣园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彬县枣疯病多发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染病枣园的地理位置、空气状况、枣树品种、土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枣树感病率的综合分析,其原因有五。一是缺乏管理(见表1)。这是造成枣疯病漫延的根本原因。枣疯病感病率高的枣园共同之处是弃管或疏于管理,园内杂草丛生,土壤板结,树势衰弱,病虫害较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大棚枣却因管理精细,水肥充足,树势强,没有出现枣疯病病例,个别管理较好的大田枣枣疯病平均感病率也只有7%。二是与枣园空气状况有关。水帘河流域采煤多年,空气质量较差,流域内百年以上树龄枣疯病平均感病率22%,15~20年生的枣树平均感病率18%。而与之对面的泾河北边的红岩河流域因无煤矿,空气质量较好,流域内百年以上枣树枣疯病的感病率平均为4%,15~20年生的枣树枣疯病的感病率平均为2%。三是与树龄有关。树龄越大,树势越弱,百年以上枣树平均感病率25%,而15~20年生枣树平均感病率为15%。四是与品种有关。品种不同,自身抗病力不同。晋枣枣疯病的平均感病率为17%,疙瘩枣的平均感病率为6%,红平枣的平均感病率为22%。五是与苗木外调有关。近20年,彬县造林绿化力度很大,每年都要外调大量各种各样的苗木,这就为枣疯病的传播虫媒——叶蝉的侵入提供可能。叶蝉的寄主较多,很难防范。叶蝉的存在,加快了枣疯病的传播速度。

为了找到适合彬县枣疯病的有效防治方法,2014—2015年,我们开展了枣疯病防治试验。

表1 不同栽培方式和管理状况下枣疯病发病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彬县城关镇上沟村,该村处于彬县县城西边、泾河南岸,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5.0℃,≥10℃的活动积温为3 636.4℃,年降水量516.4㎜,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2.7%,年日照时数2 125小时,年无霜期177天。土壤为河淤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田栽植的枣树为彬县大晋枣,树龄14年,总面积0.8亩,总株数68株,枣园5年内没有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树势较弱,其中感病株数10株,感病率15%。园主告诉我们,感病树中,2011年出现病症的5株,2012年出现症状的2株,2013年出现病症的3株。

1.3 试验方法 首先对病树编号标记,建立档案,详细记录病树发病现状。其次,加强土肥水管理,春季基肥采用环状沟施入并一次性施入枣树全年所需的氮、磷、钾肥,浇透水1次,以后再根据土壤墒情和枣树物候特点浇1~2次透水。果实膨大期叶面喷肥2次,恢复树势,增强抗性。并结合修剪,及时去除病枝。再次,在枣树萌动期、展叶期、第1茬枣花盛花期、果实膨大期、落叶后期采取积温树干输液的方式分别用药1次,每次输液130~170 mg/kg的农用链霉素1L。

1.4 观察记录 每次输液后,详细观察记录枣树症状变化情况,包括症状的急缓、轻重和叶色变化及有无新的症状出现等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表2 枣疯病防治记录

从表2可以看出,枣疯病发病时间短的枣树用药后症状消失的较快,用药效果明显。1、3、9号病树2013年出现症状,症状较轻,2014年5月、7月两次用药后症状消失,2015年4、5月两次用药巩固,至年底症状没有反复。6、8号病树2012年出现症状,症状较轻,2014年5、7月两次用药后症状消失,2015年4、5、7月三次用药巩固,至年底症状没有反复。 2、4、5、7、10 号病树2011年出现症状,症状较重,2014—2015年连续用药最多达6次,症状不减反而加重,用药无效,只好挖除。

3 结论

使用72%可溶性农用链霉素粉剂配制成的130~170 mg/kg药液防治枣疯病是有效的,特别是对发病1~2年且症状较轻的枣树,效果较好。

枣疯病防治采取树干输液效果较好,具体的输液时间应该选在树液萌动期、第一茬花的盛期、果实膨大期、落叶期,即每年至少用药4次,连续用药2年。

枣疯病防治的关键是要加强土肥水管理,防止园地荒芜,培养健旺树势,其次是要做好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切断传染途径。

对发病3年或3年以上症状较重的枣树要及时挖除。

猜你喜欢
病树枣园树势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橘殇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