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副词“又、再”与蒙语“дахин、бас”对比分析

2018-05-09 11:14闫涵玉
报刊荟萃(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复

摘 要:频率副词“又”多表达已然动作或状态重复、交替重复,“再”则多用于重复未然的动作或状态。与否定副词“不/没”搭配时,“再”不受限而“又”只能在否定副词前。因此二者不可以随意替换,但蒙语中表重复义的дахин、бас可以互换或同时使用。让二语学习者了解“又、再”的语法区别与汉蒙语的对比,才能减少偏误。

关键词:又;再,重复;相继;蒙语

副词是汉语词类较为复杂的一类,尤其是对于母语非汉语的蒙古人来说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例如,蒙古国学生在学习频率副词“又、再”时就存在诸多困惑,蒙语中也有表达重复和持续的词дахин、бас。“又、再”的语义、语法有较大的差异,需要分析对比二者用法异同,汉蒙之间的差异,让蒙古学生减少学习偏误,更好地学习汉语。

一、副词“又、再”用法区别

(一)已然与未然

又: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两个动作(状态)相继发生或反复交替”[1];再: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不能表示交替重复。“又”表重复义时,常指已经发生的事情;“再”表重复义时,多是重复未然的事情,二者不能相互替换。

(1)这个人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2)这个人昨天来过,明天再来。

(3)他把衣服洗了又洗。

(4)他把衣服洗了再洗。×

(5)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试验。

(6)我们一次再一次地试验。×

如句(1)、(2)中“又”和“再”都表示动作“来”的重复,前者是过去时,后者表将来时。句(3)指衣服已经洗了很多次,句(4)是指衣服已经洗了还要重新洗,“再”后面的动作“洗”是待完成的。同样的例句(6)中的“又”不能换成“再”。

“又、再”都可以表示两个动作前后相继。但是“又”后面相继的动作是已经发生的,而“再”后面继续的动作是未发生的。

(7)看完了《西游记》上册,又去借下册。

(8)看完了《西游记》上册,再去借下册。

如句(7)(8)“看”这个动作结束后才有下一个动作借,⑻中的借是还没发生的动作,可能连前一个动作还没结束,仍在持续看。由此可见在表达动作、状态重复或继续时,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副词“又”多用于动作或状态的完成时,“再”则是多用于动作或状态的未完成时。

(二)“又”的周期性

“又”并不只能表达完成时,“‘又的重复是具有规律的,指经过一段时间后,动作行为又重复地出现。”[2]

(1)五一剛过完,又快放端午节假了。

(2)中秋节要到了,我们很快又可以吃月饼了。

如句(1)端午节还没有到;(2)中秋节还没到,吃月饼这个动作肯定是还没发生的。这些词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每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出现。如五一和端午都会放假;中国人每年都过中秋节,也一定会吃月饼,这就出现以年为周期的规律性。这类句子只能用“又”表达动作或状态重复,不能用“再”表达。

(三)与“没/不”的搭配区别

“又、再”与否定副词“没/不”的搭配形式也有区别,“又”只能放在否定副词的前面,但是“再”既可以放在否定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1)他今天没又来。×

(2)他今天又没来。

(3)他昨天没来,今天不又来。×

(4)他昨天没来,今天又不来。

(5)他走了以后没再来。

(6)他走了以后再没来过。

(7)我不再去那儿了。

(8)我再不去那儿了。

由于“又”表已然的重复,“又”前后动作应该是一样的,都是已然。句(1)(3)是昨天没来,今天也应是没来。“再”表示未然动作或状态重复,否定副词“不/没”与“再”的位置不受限。所以句(5)和(6)都是重复的动作“来”没发生过,句(7)(8)都是我不想第二次去那里。可见“不/没+再”和“再+不/没”的差别不大,都表示过去的情况停止了,没有再次出现,意思是永远否定,只是“再+不/没”语气更强。

二、与蒙语дахин、бас对比

蒙语中表达重复意义的词有两个,一是бас,二是дахин。如:

(1)这个人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Энэ х?н ?чигд?р ирсэн ?н??д?р бас л х?рээд ирлээ.

(2)学习,学习,再学习。

Сур сур бас дахин сур.

(3)他把衣服洗了又洗。

Тэр хувцсаа угаагаад,дахин угаасан.

(4)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试验。

Бид нэг удаа,дахин бас нэг удаа туршиж узсэн.

(5)去过了还可以再去。

Очсон,дахин бас очиж болно.

从上面的例句能看出,蒙语中的дахин、бас和汉语中“又、再”一样表达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和相继,且可以自由替换,既可以表达“又”的意思亦可以表达“再”的意思。如句(1)(3)都是“又”,可对应的蒙语分别是бас和дахин;句(2)(4)分别是“再、又”,两个蒙语词都用上了还不分前后。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动词没有态的变化,要借助不同的副词,如频率副词“又”常表示已完成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再”表示未然动作或状态的重复。蒙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动词有态的变化。比如例句(5)动词“去”是очиж,oчсон是очиж过去时“去过”,所以дахин бас只起到重复动作“去”的作用,态的变化则留给“去”自身。

бас除了有“又、再”的意思外,还有“也”的意思,比如:“我是老师,他也是老师。Би багш,тэр бас багш.”蒙语бас的前后是一样的就可以了,没有“又、再、也”的差别。

三、小结

蒙语中дахин、бас的用法较为自由,与汉语差别较大,因此很多蒙古学习者以为他们的用法是一样的。这就要教师了解“又、再”语法特点,让学习者明白“又、再”的蒙语意思后,重点学习“又、再”的用法异同才是会说会用的关键。有时学生不能马上理解或者一直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教师在加强蒙汉对比基础上,辅以多样化的练习题来巩固强化语法点。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33.

[2]Ariundolgor Bayanyur.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副词“又、还、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简介:闫涵玉,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重复
《逍遥游》中“汤之问棘”一节是重复还是有意为之?
托妮·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黑人音乐叙事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重复衍生间的变与不变
重复与对比:《活着》的叙事策略
创伤书写之“重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作为“重复”与“间隙”的图像记忆术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重复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