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学习》教学设计

2018-05-10 09:49张颖

张颖

摘要:本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设计的一节心理辅导课,课程借助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

关键词: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根據学生的不同需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而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动机,增加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者学习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动因,它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动机是事物发展的起源和动力,该课以“自我决定论”为理论基础进行辅导。自我决定论认为“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当前,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学生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导致许多学生有厌学或者学习风气不足的现象,也有的同学仅仅为了奖励,为了父母的期望来学习,尽管他们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学习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愉悦和幸福,更有学生患上考试焦虑症。因此,在团体活动中我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深刻的剖析自己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共同寻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和他们一起寻求学习中的乐趣,帮助他们改变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建立新的归因方式。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决定,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背景分析】

我校地处首都南大门,是一所地道的农村校,属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拆迁带中,所在区域学生家庭居住地比较分散,有的幼年经历了2010年榆垡镇的拆迁,有的小学阶段经历了2015年新机场的拆迁腾退,有的目前正在经历新机场噪音搬迁,受拆迁影响,许多学生觉得家里有房、有钱了,不需要太多努力将来也能过得很好,正是这种心态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是非常大。对此我设计了关于学习动机的一系列辅导课程,本节课是其中的一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

【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动机与成绩息息相关,而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持久,对学习更能带来积极影响,而优秀的成绩能帮助自己未来过得更好。

【教学目标】

1、活动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与强弱,认识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行为目标:尝试结合实际情况,用转变认知的方式调整动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好的学习理由能给自己带来足够强劲而持久的动力,而带着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会为学习和未来带来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