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架心桥,甘做点灯之人

2018-05-10 09:49胡明霞
关键词:心育架设心理健康

胡明霞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呢?拜读了王建宗老师的《架设心桥》,更加深了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向往,我力争把王建宗老师的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加强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尊重、理解学生,接纳、欣赏学生,注重倾听与沟通,用灿烂的微笑和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随时点亮学生的心灯,架起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架设心桥;心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培养出来的应是既能从容地面对新科技的挑战,也能经得起人生风雨磨砺的跨世纪人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生命质量的爱护。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这个没有心理学知识的班主任由此陷入了困境。

我校是全日制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几乎都来自农民家庭,甚至贫困的东部山区,由于地理劣势所致,学生智商水平、学习技能水平普遍居于中下等水平,以此水平要与县城学生相比,要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肯于下功夫,敢于承受挫折,可同学们的耐挫折能力和意志能力脆弱,如何埋頭苦读?既无经验又没有朋友,要学到本领,简直太难。背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走向社会,毁了一代人,教育者的责任啊!帮助学生卸掉心理包袱教育者重任在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王建宗老师的《架设心桥》像一场及时雨,使饥渴的我获得甘露,获得点亮学生每一盏心灯的启迪,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读了王建宗老师的《架设心桥》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王建宗老师的这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们这些班主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尝试用书中所指点的方法去做,颇见成效。《架设心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为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架设心桥》,使我“心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这本书,从理论的高度,阐明了现代人的健康观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的多样性,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它是指:以心理学及其支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运用心理学技术了解教育对象为亲提,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和运用心理调节技术为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协助学生发展健全个性,防止心理偏差,调节心理潜能,增强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 继而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本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鉴定,指出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这些,不仅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为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架设心桥》,引我踏上“心育”实践之路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指导法、心灵陶冶法、心理激励法、反马太效应的方法、心理控制法、面谈咨询法、心理训练法等。对每种方法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分析过程中,都有作者的“咨询手记”,有理有据,通俗易懂,便于人们学习、掌握、运用。

在这些方法和案例的感召下,我逐渐摸索走上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路。我先对每个方法进行分析、理解,找类似的事例,用类似的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常用的方法有心理指导法、心理激励法、反马太效应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我成功的帮学生解决了一些心理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心理指导法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心理指导法:心理指导法是以心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指导者进行说理教育。类似于德育教育中的说理教育,只是它突出了心理理论指导的特点,强调论心理之理,通过心理理论的科普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水平,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班有一位男生,他语文、数学、物理成绩都很好,可就是学不好英语,尤其是背单词,背完一会就忘,特别生气,就想放弃这门学科,可期中考试过后,一看自己的总成绩又下降了,他非常着急,在这种情绪下,他又赶紧去记忆,可是,更记不住了,就写纸条问我怎么办?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他讲解记忆的规律,告诉他遗忘是正常现象,每个人(特异功能除外)都不会过目不忘,学过的知识只有及时复习、反复复习才能避免遗忘。并且要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切忌死记硬背,同时,在记忆的过程中,情绪也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所以,不能因为学过的知识忘了,就赌气不记,不去学习。经过几次教育,他改变了原有的错误想法,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指导法,要注意:要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论心理理论之理要少而精,不能泛泛而谈,论理过深,要追求深入浅出的效果,多给能理解的观点,少说深奥费解的概念,使学生听得明白,听得入耳。在论理形式上下功夫,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融为一体,不能简单生硬,强迫人家接受,也不能像白开水,使人感到无味。我们要善用幽默育人的功夫。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注意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知行脱节,缺乏自制力,行为的稳定性不强。因此教师要在心理指导和行为要求上齐下功夫。

三、《架设心桥》,让我体验到“心育”的乐趣

王建宗老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时刻感染、鼓舞着我。我深知,一切教育都有方法,但又没有固定的方法,每个学生的问题和情境都各有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要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去创新和开拓。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成绩。一名叫郑昆的同学,初二年级时,学习轻松且成绩优秀,但升入初三年级后,情况反常,人经常无精打采,学习力不从心,成绩急剧下降,谈话后发现:上初三后,她因学习紧张,经常不吃早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我告诉她,不但要吃早饭,而且要吃好,一方面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足够营养供给大脑,只有这样才可保证你的大脑机能的正常发挥。“吃早饭有那么重要啊!看来我得改。”她恍然大悟。经过一段时间,她走出低谷,找回了自信,提高了成绩。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知心信箱”曾经收到一封初一学生的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伤感,她和同学们共同生活一年,仍没交上个朋友,心里十分难过,询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的同学喜欢,让她交几个朋友。看完信,我介绍给她交友的几条原则,告知“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过了二个月,她回信说:“我按您要求去做了,现在我已经有了几个知心朋友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感谢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我曾经接待了一位叫亮亮的同学。他说他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经常和父母吵架,不管谁是谁非,家中挨打已是家常便饭,心中非常苦恼,甚至想过自杀。我安抚他后,给他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反省自己;其次,要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第三,请老师出面做工作,亮亮照办了。后来,他父母对班主任说:“我差点耽误了孩子,孩子大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行不通了!”看着自己辅导的学生个个展露笑容,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总之,《架设心桥》这本书为我的“心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班主任心理工作的良师益友,我会与《丛书》为伴,汲名师思想,搭时代航船,扬事业劲帆,继续探索“心育”新天地。在认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帮助、指导学生,给予学生发挥能力的机会,促进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健康心理和人格,成为集知识、健康和灵性于一体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参考资料

[1]《延庆教育》.2001年第4期.《初中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科研室.

[2]《架设心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王建宗.

[3]《大众心理学》.2001年第4期.

[4]《班主任》.2002年第9期.《心理咨询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5]《高教研究》.首师大高教研究室.

猜你喜欢
心育架设心理健康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
如何在高校架设学生洗衣服务系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