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掌握沟通艺术,创建良好人际关系

2018-05-10 09:49程思雨
关键词:良好人际交往沟通艺术

程思雨

摘要:中学阶段学生对归属的需要日益增长,如果学生在班集体和团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感,很容易产生焦虑。现如今的初中生,常常是缺乏沟通。因此,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进而缓和与他人之间紧张尴尬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培养;沟通艺术;良好;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创立。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2、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二、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教育背景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有研究者认为,终身教育的实现就是四大目标的实践,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与发展)[1]。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仅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身体的发育,还包括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很多方面。

学者认为,当前的教育中,过度的竞争不适当地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并使得相当多的孩子不断面对失败,损害了孩子应有的自尊、自信,从而产生社会化方面的困难[2]。“学会交往”是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是青少年整体素质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合作中需要学会交往,只有学会与他人健康交往,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4]。

(二)心理需求

根据已有的研究与文献资料和初中生发展的现状,初中生的诸多心理困扰中,人际关系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初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在人际关系中突出地表现为异性交往、性别差异心理、友谊关系……较多地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自卑、敌对、生活兴趣减退,活动愿望缺乏、内疚等不良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在社会心理的发展中,人际交往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中学阶段学生对归属的需要日益增长,如果学生在班集体团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感,很容易产生焦虑。

(三)学校现状

初中生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在经过“入学适应”、“自我认识”的课程后,同学之间相互熟悉。但随之而来的是同学之间的矛盾也逐渐产生。初中生,常常是缺乏沟通,男生甚至擅长武力解决问题。

就我校初一学生而言:新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同校学生虽然多数都是小学同学,但班级打乱,需重新认识的同学居多。初中与小学相比,需要团队协作的任务变多,所以对于初中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更甚。但初一年级学生因缺乏对沟通的认识和技巧的掌握,在班内容易出现矛盾冲突,在遇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容易产生分歧并不能妥善解决,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开始。

三、培养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通过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沟通艺术,帮助学生创建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沟通的正确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人际交往——学会倾听

首先通过《花朵和雨滴》活动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后为学生读一篇名为《花雨》的文章。学生认真倾听规则,按照规则积极参与活动:听到“花朵”时,女生起立,聽到“雨滴”时,男生起立。如果连续听到两个相同的名词,则站立不动。站立的学生要等另一组学生起立后才可坐下。使学生体验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在人际沟通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二)人际交往——双向沟通

然后通过折纸游戏动手操作,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亲身感受,通过两次对比的活动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同学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折纸、撕纸。第一个环节的要求是不可以讲话。第二个环节可以向老师提问题。对比撕纸结果,认真思考,让学生明白在人际沟通中,倾听只是第一步,有效沟通同时也是双向沟通的过程。由于不能实现双向、多向沟通,作品自然千差万别。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理解交流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产生误解,人际关系紧张等。常常是因为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

(三)人际交往——尊重

最后通过讲故事大赛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三名亲身经历的学生分享感受,三个自愿参加讲故事大赛的同学,拿着相同的故事,在教室外面准备三分钟。在教室中的学生倾听老师的规则,积极配合。教会学生在人际沟通中,除了倾听,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理解对方的意见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1.第一步是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2.第二步是双向沟通;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

3.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尊重对方。

做到以上三点才能更好的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不断进取,爱岗敬业,厚德爱生,把自己的一腔热诚投入到工作中去;把自己的一片爱心奉献给学生,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华. 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发展[M]. 台湾:心理出 版社,2006:37.

[2]劳凯声. 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 教育研究,2002,2:30-37.

[3]陈旭,张大均. 心理素质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02,1:71- 75.

[4]王磊.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4,4:916-919.

猜你喜欢
良好人际交往沟通艺术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沟通艺术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沟通艺术研究
浅谈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创新